當「炒冷飯」成為普遍現象,中國電影市場還熱乎嗎?

2019-07-11     新片場

前兩天王晶有點火……

一個依靠炒冷飯圈錢的「爛片之王」竟然在節目中說我們看過的經典電影許多都是為了撈錢而「擠出來」的?

其實當廠花看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內心是WTF?繼續看下去之後我發現我的WTF說的太早了。

他的觀點是「爛片可以賺錢,為什麼不拍呢?」意思就是:炒冷飯可以賺很多錢,我為什麼要創造經典呢?

還把電影當作撈錢工具還如此淡然的他,不愧為電影界的真小人了。越墮落越快樂的王胖子,逐漸淪為「爛片之王"別名「爛片批發戶」。

王晶這兩個輝煌稱號的來源,不是他沒有拍過高分電影,而是他對於炒冷飯的熱衷程度已經超越了新東方大廚,「前半生拍電影,後半生炒冷飯」說的就是他了。但他炒冷飯的技術也是一言難盡,最近他用《追龍2》再次明明白白告訴觀眾:不要對王晶有所期待

其實,電影界靠炒冷飯討生活的人不止王晶這一個,炒冷飯的姿勢也不止這一種,除了《追龍2》這種同片名同系列不同質量的,有用同一個配方炒出同一個味道的,以及碰瓷兒蹭熱點的,還有壓力更大翻拍經典的。

不知道這幫人的初衷是為了炒冷飯賣錢還是真的想試試冷飯的新做法。總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把飯炒糊。廠花今天特意盤點了他們炒冷飯的四大經典姿勢,讓還沒來得及吃的你懸崖勒馬!

姿勢一:明明是兩個菜系,非要叫同一道菜名

《追龍》的超常發揮,使得《追龍2》上映的時候,一大批被《追龍》激發起好奇心的觀眾帶著對王晶難以抑制的期待奔向了影院。看完之後只能默默嘆氣:早知道老王這次是正(又)常(拍)發(爛)揮(片),就不來了。

雖然是同一個片名,但是額……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一個爹生出的兩個兒子非要起同一個名兒

《追龍》講的是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阿豪和雷洛一黑一白獨霸香港的故事。

《追龍2》講的是香港賊王龍志強綁架富豪最終沒成功的故事。

王晶這次用料明顯缺斤少兩,說好了電影原型是香港悍匪張子強,但他的「輝煌」事跡並沒有被完整呈現。

張子強如果知道肯定會質問王晶為什麼沒有他綁富豪之子的故事,為什麼只說他被抓但是沒說他被當庭釋放!這明顯忽略了張子強的人生巔峰啊!

當然,電影允許與現實有出入。但是古天樂因為會造炸彈被招進梁家輝的團伙,造出來炸彈背心之後,梁家輝卻跟人家說:我做的比你好。那你為什麼要招會做炸彈的人,自己做不行嗎?

認真給老闆做炸彈的古天樂

當然,王晶肯定還會說:哪家的大哥自己動手做炸彈,當然要招小弟了!你這麼說肯定是可以,那片名為什麼不叫《追彈》、《炸龍》非要叫《追龍2》呢?

沒有與《追龍》劇情的前後銜接,沒有厚重的時代背景和民族風俗,沒有江湖氣息的九龍城寨。

僅憑監獄、荒野、大馬路和盜版邱淑貞把片名設為《追龍2》除了蹭口碑撈錢廠花實在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解釋。

《追龍2》女主邱意濃在吐槽大會還致敬邱淑貞,呵

老王這也不是第一次把《追龍》回鍋了,在17年《追龍》上映後,王晶為了不浪費資源,趁著熱乎勁兒在《追龍》的拍攝地炒出了一鍋讓人無法靠近的飯。它有個光輝的名字叫《大嫂》,主演是徐冬冬和張錦程。

很明顯這鍋飯不僅炒了《追龍》還炒了《餘罪》,不用想就知道這飯有毒

老王,這碗飯真的不適合回鍋再炒了,收手吧

姿勢二:換湯不換藥,炒到吃吐為止

既然你不喜歡吃王晶的怪味兒炒飯,那就讓葉問喂你吃一口十年前的原味兒飯,雖然有點長毛,但還是原來的味道啊!

接下來就由葉問來親自介紹一下這碗炒了十年的飯。

我叫葉問,出生在廣東佛山,由於我長年累月辛苦練習終於在十里八鄉有了知名度,後來有人不服來找我單挑,把人打趴下之後,知名度更上一層,在老婆和親戚朋友的鼓勵之下,我又打趴下一個更厲害的,於是我的名氣從十里八鄉延伸到了全國各地。

我就是葉問本人

後來有異族小子來犯,由於我的主角光環,居然也把他們給KO了,連我自己都覺得震驚,但我確實贏了。之後我想安度晚年,每天接送兒子上學,結果還是有人來找茬,於是我決定繼續打下去……

以上便是《葉問1》、《葉問2》、《葉問3》或許還有《葉問4》的劇情概括。雖然《葉問》的編劇遵守職業道德,沒有缺斤少兩,也沒胡亂加料。

但是大哥,都十年了這碗飯吃的我們有點膩,能不能換個套路

《葉問》仔細想了想,好像自己是換過套路的,比如《葉問1》打的是日本人。

《葉問2》打的是英國人

《葉問3》門派之爭打的是自己人

《葉問4》覺得在國內打過的人太多了,還是直接去國外打吧。改變如此「明顯」的劇情顯然是《葉問》有自信一直走到天涯海角海枯石爛的理由。

類似《葉問》系列這種換湯不換藥的電影有很多,包括《電鋸驚魂》在內幾乎所有的系列電影都有一個固定的套路,將它們全都歸於炒冷飯行列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並且在《葉問1》和《葉問2》上映時,由於其充滿看點的選題,確實也獲得了很好的口碑和觀眾的喜愛。但如今的《葉問》系列確實有炒冷飯實錘

《葉問1》與《葉問2》分別在08年和10年製作,兩部電影共同的精神內核就是宣揚至高無上的民族主義,這種主題的選擇在十年之前是非常吃香的。

時隔六年《葉問3》的創作團隊或許也意識到了繼續沿用以往的套路不能繼續收割觀眾的武打片情懷,開始在片中強行煽情。作為一代宗師葉問的扮演者,甄子丹竟然要在片中出演涕淚橫流這種場面,最後他用扭曲的五官向觀眾傳達了心聲:我葉問真的哭不出來!

《葉問3》隨處可見的敘事漏洞,強行凝練主題和強行煽情的行為實在有點尷尬,運用3D技術拍攝也著實沒有必要。在各種形式主義的雜糅之下《葉問3》變成了一部強行煽情的武打片、一部以武打為主的情感片。少了民族大義拔高片子的主題,僅僅通過點到為止的不成熟敘事作為串聯全篇的主要內容,整個影片也因此變得無聊空洞。

作為系列影片《葉問3》雖然已經有了炒冷飯實錘,但它還想繼續炒,想攔根本攔不住,只能默默希望這次在國外炒出來的《葉問4》能稍微好吃一點吧。

姿勢三:借別人家的菜名,炒自家的新飯

雖說王晶和《葉問》炒冷飯,但起碼人家炒的是自己的冷飯,有些電影不知道秉承著什麼樣的信念,想通過片名和主演蹭別人的冷飯炒,炒就炒吧,還想把別人的冷飯當成自己的炒。

用最簡單粗暴的一個詞概括這種行為就是:碰瓷兒

在電影界的碰瓷兒史上通常是國內的動畫片都喜歡碰瓷兒國外電影,比如人家有個《海底總動員》它就來個《潛艇總動員》。

海底總動員與潛艇總動員

沒想到曾經靠芒果和一首《體面》火遍全國的《前任》系列也能被碰瓷兒。

某天,廠花和朋友一起去看復聯四,從廁所一出來就看到對面牆上貼著《下一任·前任》的大海報,此時身邊路過一對情侶說要看《前任4》,當時廠花心中一驚《前任》系列不是已經終結了?難道田羽生想趁熱打鐵,再火一把?

於是廠花趕緊去田羽生微博看了一眼,人家早就就在微博澄清沒有《前任4》這回事兒。

可以說《下一任·前任》這碗冷飯炒的相當尷尬,自己假裝主廚給觀眾炒了一碗新飯,還沒炒熟,結果真正的主廚聲明自己早就不幹了。

這部電影蹭熱度炒冷飯的行為實在是沒什麼好辯解的。

證據一:《下一任·前任》原名叫《時間差》在上映之前改名還帶「前任」二字,行為可疑。

證據二:不僅片名有嫌疑,還用《前任》里的演員,作為客串戲份的鄭愷堂而皇之的成為海報男主!這行為充分驗證了即使沒有表現出炒冷飯的膽子,也有蹭熱度的心。

證據三:為了防止自己的熱度蹭的不夠狠,片方出聲明說自己真的不是《前任4》。

反正是不是的都已經騙你們買票了,出聲明並不是想挽回尊嚴,而是蹭的更徹底一點,票房更高一點。

雖然《前任》系列細究起來算不上上乘之作,但是影片中能夠引起大部分觀眾共鳴的情感細節,以及對於劇情排鋪的認真程度是可以得到肯定的。而《下一任·前任》情節狗血,邏輯不通,片中對於感情的態度更是詭異到正常人無法理解的地步。

無劇情邏輯、無畫面美感、無現實意義的三無電影蹭熱點式炒冷飯卻賺的盆滿缽滿,但這種冷飯已經糊透了,只能炒這一次,只能撈這一次錢。

姿勢四:剩飯回鍋,更容易炒糊

在炒冷飯的四大經典姿勢中,經典之最就是翻拍經典!翻拍經典總是與賣情懷和套路、爛梗等字眼聯繫在一起,這並不是觀眾對經典翻拍的偏見,而是確實有許多電影秉著明知無法超越經典的心,非要作死一試。

論19年的經典翻拍與「賣情懷」三個字最貼合的影片,星爺的《新喜劇之王》應當會被提上日程。

大年初一,《新喜劇之王》在前呼後擁中終於上映了,許多小影迷扛著大年三十晚上留下的黑眼圈,迷迷糊糊去了電影院,剛看了一會兒就被嚇醒了。

女主如夢確定是女版尹天仇而不是神經病患者?演技一直有限的馬可憑什麼就在片場讓導演對他低三下四?熱衷扮演富二代的李洋強行出現就是為了跟如夢說一句:「我養你啊」來實錘炒冷飯?

影片為了把炒冷飯的思想貫徹的更加徹底,於是以廣告為方針,以不接受任何反駁的植入為基本路線,將電影做成了廣告合集。

新氧美容、騰訊微視、58同城、華為榮耀……廣告只要給錢就上,而傳說中的星爺出鏡也不過成了一個可笑的噱頭,星爺確實出鏡了,在臆想出來的正片里。

所以這麼沒有誠意的情懷真的可以拿出來賣嗎?

片中所有高潮點的設置都透露著一股尷尬的氣息,或許星爺沒明白一件最重要的事,周星馳的梗,只有周星馳演出來,才是周星馳的風格,否則電影尷尬,觀眾也尷尬。

當「炒冷飯」成為普遍現象,中國電影市場還熱乎嗎?

當你被國產新版傷透了心,決定從此沉浸在國外大片中時,要明白一件事,外語片同樣不會放棄任何一個靠炒冷飯賺大錢的機會。

誰敢說《新喜劇之王》是冷飯王,那就是對《黑衣人:全球追緝》的大不敬!雖然前面有三部《黑衣人》鋪路,但是《全球追緝》(對不起,不好意思加黑衣人這三個字)依舊能夠摧毀你們的信念。

片中確實存在老梗,也依舊能夠看到不死小強外星人,紅色大按鈕以及銀光閃閃的高科技槍,But它們的存在並不是對前三部的致敬而是為了告訴觀眾,我還是黑衣人系列。就連片中想加又不敢多加的特效都能夠成為這片想要炒冷飯的驗證。

可能會有影迷不服,那可以battle一下。開頭M小時候目睹父母被黑衣人洗腦,然後就立志成為一個黑衣人(嗯?什麼鬼邏輯?)之後自學成才進入黑衣人機構之後一下就成為全場最佳(嗯?憑什麼?)可能其他人都弱爆了吧,但是這主角光環有點太大了。

最可笑的點可能就是連森變身大章魚只是為了摔男女主兩下,讓他們的主角光環不那麼耀眼,但是作為宇宙中最大的怪獸,你這樣真的有必要嗎?

不過作為觀眾來說如果你是錘哥的粉絲那麼恭喜你,《全球追緝》就是為你量身定製的錘哥流量大片。

反正作為《黑衣人》系列影迷,這碗冷飯有點難以下咽。

國內外這麼多人爭先恐後的炒冷飯,還把飯炒糊了……那麼冷飯到底能不能炒,值不值得炒?這要取決於怎麼炒!反正上面這四種炒冷飯姿勢,作為影迷的我是堅決反對的。

無論哪種類型的炒冷飯,想要炒的好吃,提升導演的創作能力才是關鍵,應當擺脫原有影片的口碑束縛,重新建立經得起推敲的故事架構,而不是不斷的老梗新用,更不是依靠老口碑肆無忌憚的圈錢

最重要的是要尊重觀眾的審美隨意把觀眾的情懷當做促進消費的賣點,遲早會被觀眾罵死。如果炒出來的飯毫無新意,那麼各位導演不如另闢蹊徑放棄這種毀經典的舉動。

因為比起炒冷飯,觀眾更希望看到一部誠意滿滿的新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FdBWwBmyVoG_1ZKB6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