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少出門,這10種食物可以多買些,網友:宅家半個月不發慌

2020-02-16     潤心食憶

疫情還在繼續,經過長達將近一個月的努力,形勢開始好轉,不過疫情防控依然是我們每個人需要重視的。只要沒有收到可以出門自由活動的通知,我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繼續宅家為國做貢獻。特殊情況少出門,所以我們許久出門採購一次的情況下,就要多買些耐儲存的食物來維持日常的飲食起居。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波特殊時期最該多買些的食物,這樣即使宅家半個月不發慌,想必各位網友看完心裡一定會覺得這是靠譜之舉!

米麵

無論如何,就算家裡沒有菜,米麵也是必不可少的食物。只要有家裡米麵,那麼我們就永遠餓不著肚子。沒有菜我們可以熬粥喝,可以做饅頭吃,這些足以讓我們解決溫飽。大米和麵粉家裡可以稍微多囤些,只要不受潮一般都可以保存很久,不用擔心會變質。不過無需盲目過量囤積,想買隨時都能買到。

調味品

一道美味可口的菜肴永遠離不開調味品的「幫襯」,往常做菜的時候突然發現某種調味品用完了,下個樓馬上就能買到。不過特殊時期我們為了避免出門太多次,調味品可以適當多買一些。醬油、鹽、雞精、蚝油、醋,料酒等食材的保質期限都很長,一時半會兒吃不完也不用擔心造成浪費,因為它是生活必需消耗品,很快就能吃完。

豬肉

現在因為有了冰箱的存在,所以我們就不用太擔心食物久放變質,比如說豬肉。只要放在冰箱冷凍保存是完全不用發愁豬肉會壞掉。雖說最近豬肉價格一直穩定上升,五花肉都已經賣到40元一斤,不過我們依然需要吃豬肉獲取足夠的營養。除了豬肉,任何肉類也可以,只要冰箱裡的冷凍層夠你放食物就行。

粉面

平常家裡都不怎麼做飯的話,那麼這個時候你還能「依靠」的就是粉面之類的食物。家裡可以多買些粉干、麵條、泡麵等食物,這些食物吃著可比下廚炒菜簡單多了,煮一煮或者泡一泡就可以填腹充飢,總比餓肚子強多了。而且粉面在沒有外賣的特殊時期,夜宵也能指著它們。

乾貨

特殊時期,每天吃新鮮蔬菜的願望是難以實現了。不過飯桌上的菜總是必不可少,新鮮蔬菜不易保存,所以每次大家都不會過多買來囤家裡。這個時候,乾貨類的食材就成了我們的「好朋友」,比如香菇干、筍乾、腐竹、木耳等乾貨類食材我們都可以多備些,營養價值豐富,平常吃著也不錯。

水果

每天吃到不一樣的新鮮水果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是不現實的。不過為了日常補水水分和維生素,我們可以在家裡多囤點容易保存的水果。比如說橙子、蘋果、百香果這些可以保存稍微久一些的水果,價格也不貴。特殊時期增強免疫力是很有必要的,而多吃水果對增強免疫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至於草莓、芒果、櫻桃這些貴而且需要馬上吃完的水果,每次出去買食物的時候順帶買一點解解饞就好了。

蔬菜

為了減少出門的次數,每天吃新鮮的綠葉蔬菜基本是沒辦法實現的。不過我們可以在家裡囤些比較容易保存的蔬菜,這樣我們就可以確保每天都有果蔬的攝入,每餐吃肉或者乾貨食材終歸沒有葷素搭配來得健康。許久出門一次,可以多買點胡蘿蔔、土豆、白蘿蔔、芋頭等營養又相對容易保存的蔬菜。

乳製品

蛋白質是我們每日營養所需,而乳製品就是很好的「補給站」!不管是純奶還是酸奶,家裡都可以適當多買一些,尤其是保質期限的更長的乳製品。不要覺得宅家不能出門每天就應付式地吃吃喝喝,越是特殊時期,我們越要多元化地給身體攝入充足的營養,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保持健康體魄。

雞蛋

入春後的天氣依然保持著冬天的氣溫,所以我們可以多買些雞蛋或者鴨蛋放在家裡陰涼處存放著,這樣即使不占用冰箱空間,又可以多一種食物選擇。雞蛋、鴨蛋營養價值豐富,就算家裡食物所剩寥寥無幾,那麼煎個雞蛋也是能夠下飯的。而且早餐也可以蒸個雞蛋配一杯牛奶,比平常在外面小吃店吃得還要營養。

凍品

如果冰箱的冷凍層空間還比較充足的話,建議大家可以多買些凍品。凍品種類繁多,外面可以選擇自己平時喜歡,又相對健康的凍品。比如說凍雞翅、凍雞腿、魚丸、魚豆腐、火鍋丸子等等,這樣偶爾還能「奢侈」一把,吃頓小火鍋。然後針對一些平常自己不會做包子、饅頭的家庭,可以買些速凍饅頭、餃子、包子這些凍品,也不失為一種好選擇。

好了,這就是特殊時期為了減少出門,許久出門一次最該多買的10種食物了。多買並不是呼籲大家過量囤貨,而是相較之下我們可以稍微準備充足的食物。不會出現有錢買不到食物的現象,只不過為了安全起見,避免出門太多次,家裡應該儘可能多準備幾天的食物,這才是宅家的正確姿勢!咱們一起加油!

圖文內容均為潤心食憶原創,發現盜圖抄襲勢必會追責到底,請三思而後行。溫潤身心,食之記憶!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喜愛。請持續關注,每天更新不一樣的美食相關內容。諸位有什麼食材新吃法和特色美食也可以留言和我分享,祝大家每天都有一個好心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HTXHAB3uTiws8KJgT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