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52歲的王爹爹一早來到醫院,諮詢做胃鏡的事情。
王爹爹說:最近總感覺胃反酸,食慾下降,並且伴隨著腹脹等症狀,所以想做個胃鏡檢查。
王爹爹又說:街坊鄰居讓我選無痛胃鏡,說普通胃鏡檢查很痛苦,但閨女怕做無痛胃鏡會有副作用。
聽完王爹爹的話,我院胃腸專科萬泉主任,就王爹爹的胃腸狀況和身體狀態進行了,進行了一個諮詢和初步檢查,說他兩種都可以選,最終王爹爹決定做無痛胃鏡。
很多人一聽到做胃鏡,腦海中就會浮現一根管子從口中伸進去,直達胃裡,隨後出現噁心嘔吐的畫面。有的患者,因為忍受不了這種翻雲覆雨般的痛苦,選擇中途拔管子逃之夭夭。
但這種情況一般只出現在普通胃鏡檢查中,正如萬主任所說,普通胃鏡,只要操作得當、患者配合,並不會出現太大的不適感。如果確實怕,身體沒啥特殊情況,那也可以選擇做無痛胃鏡,患者可以在睡眠中,幾分鐘,輕鬆做完檢查。
那麼,到底是選普通胃鏡,還是無痛胃鏡?無痛胃鏡會不會有後遺症?
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答案了。
01普通胃鏡真的很痛嗎
普通胃鏡檢查,本身並沒有什麼疼痛感,患者之所以會感到痛苦,其實是因為胃鏡在從口腔進入食管,而進到胃裡的過程中,會因為恐懼和咽喉部的反射,感到噁心,甚至是出現呼吸不暢。
如果能夠克服心理緊張,並且配合醫生護士的指令,就會順利完成檢查。
02普通胃鏡,也是有其優點的
首先,就是方便。
普通胃鏡,可以不需要家人陪同,也不需要什麼準備工作,只要沒吃早飯,一般都可以做。
其次,隨治隨走。普通胃鏡沒有什麼麻醉藥物注射,不會有術後反應,雖然做的時候會不舒服,但是做完之後,飲食出行等,不受影響。
03普通胃鏡的缺點
首先,對於有胃鏡心理恐懼的患者,會讓咽喉肌肉緊張,導致管子不好通過,阻攔醫生進一步檢查。
其次,患者會因為管子伸入,產生不適感,引發噁心和嘔吐。
最後,患者因為噁心不舒服,導致胃部緊張收縮,鏡子就很容易觸碰到胃黏膜,造成黏膜損傷,甚至出血。
01無痛胃鏡是啥
無痛胃鏡,是與醫學上麻醉技術發展相結合的產物。
通過給患者靜脈注射丙泊酚類麻醉藥物,讓患者失去疼痛、恐懼的感覺,進入睡眠狀態,從而讓檢查順利進行。
02無痛胃鏡優點
首先,無痛胃鏡,因為沒有痛苦感,患者也不會感覺到不適感,在情緒上更加配合,以此避免應激併發症,從而確保患者檢查安全順利進行。
其次,相比於普通胃鏡引發患者噁心嘔吐,進而引發胃黏膜出血,無痛胃鏡更容易讓患者配合,對患者造成的損傷小。
最後,無痛胃鏡檢查過程中,患者胃活動減慢,胃腸處於張開狀態,從而放大視覺效果,便於醫生更精確觀察,及早發現微小病變,進而接受相應治療。
03無痛胃鏡是否有後遺症
上面我們說到,無痛胃鏡是通過給靜脈注射麻藥的基礎上進行。很多人會覺得麻藥都會有一些副作用,影響記憶力。
完全不用擔心。
無痛胃鏡使用的麻醉藥物,屬於快速代謝型的,這種藥物,在兩個小時內就會完全代謝,通過尿液排出人體。而部分患者,在做完無痛胃鏡的5-10分鐘,就會醒過來。而目前,也沒有關於記憶力下降相關案例和報告。
04無痛胃鏡注意事項
做完無痛胃鏡後,需要到休息區休息,等到沒有頭暈症狀、四肢有力之後,在家屬的陪同下離開。
無痛胃鏡檢查前,需要麻醉科醫生提前評估,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這種無痛胃鏡,一定要醫生進行評估。一般來說,可耐受者才可使用。
一般來講,做完無痛胃鏡之後,需要在4個小時以後才能進食,以免因為過早進食,導致食物誤入氣管引發嗆咳,或發生吸入性肺炎等不良狀況。此外,對於取活檢、治療後的患者,術後需要遵從醫生囑咐飲水。
為避免鎮靜藥殘留影響,做完無痛胃鏡後,患者應一天之內不要單獨出行,不要騎車、開車,以及高空作業等。
做完無痛胃鏡後,不要馬上休息,最好是做完4小時之後再休息,以免麻醉藥物殘留,抑制正常呼吸。
萬主任介紹,患者選擇普通胃鏡還是無痛胃鏡,因人而異,衡量標準還是患者的身體狀況。
對於可以麻醉的群體,如果你的身體耐受度不好,容易緊張恐懼、吞服異物容易噁心嘔吐,那麼可以選擇無痛胃鏡。
對於不能配合的患者群體,比如小兒或者精神病患者,可以選擇無痛胃鏡。
這些群體不適合做無痛胃鏡:
1、預計麻醉後嚴重上呼吸道梗阻患者;
2、嚴重器質性疾病患者,如呼吸衰竭、哮喘急性發作、心臟瓣膜疾病、心肌梗死等;
3、賁門失弛緩症患者,表現為吞咽困難、胸骨後疼痛、食物反流,以及因食物反流誤吸入氣管所致咳嗽、肺部感染等症狀。
總之,選擇普通胃鏡,還是無痛胃鏡,要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在諮詢醫生之後,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