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郭敬明的詭辯術,以及暗戳戳洗白大法

2020-10-12     八卦芒果

原標題:警惕郭敬明的詭辯術,以及暗戳戳洗白大法

八卦芒果推送原創的娛樂八卦和影視評(吐)論(槽)。

《演員請就位》第二季開播了,導師是 趙薇,爾冬升,陳凱歌,郭敬明。是的, 最沒底氣坐在這的那位又要通過興風作浪來找存在感了。

這季的賽制,一共40位演員,一開始就被分成三個級別,導演看過他們的表演之後會通過投票再分級,有人掉,有人升。

賽制細節不重要,大家只需要知道S級是最好的,可以得到好資源, 每個導演可以選出2個S級,所以40位演員競爭8個S級,這是背景。

第二期, 郭敬明的solo大戲來了。

雖然很多人知道他這個人就是愛搞事情,節目組也需要他炒熱度,但我還是想拎出來讓大家看看 他的套路,畢竟又一茬網民成長起來了,我怕他的巧言令色洗腦大法真把自己吹成大師了。

節目組安排了《陳情令》窮奇道一幕作為競演劇目, 何昶( chǎng)希 飾演魏無羨, 張逸傑飾演藍忘機。

演出效果差得顯而易見,一段悲情大戲被演成了兩個 台詞reader在雨中聊一聊,捅一捅,收工。形態也很差,魏無羨呆如木雞,藍忘機駝背縮頭,雅正全無。

總之,是個人都能看出的差。

但是這裡有郭敬明看中的人,要保的人,看看他是怎樣「強詞奪理」,「力挽狂瀾」的。

一開始,先正經點評一下,畢竟真的差到盲人都能看出來的水平。

其他三位導演都批評完了,也只能矮個裡拔高個,選好一點點的張逸傑, 可想而知何昶希有多差。如果說尖子生學到了微積分,普通生學到了三角函數,那何昶希就還停留在兩位數加減的水平。

郭敬明選了何昶希,但是3比1,意義不大,就當作安慰票,也無異議。然後他突然舉手, 要給一張S卡何昶希,保送他進最高級,大家都驚呆了。如果他是老師,就是給兩位數加減水平的人保研了。

董思怡 (也就是《二十不惑》里的大寶)也是人少膽子壯,在後台評論: 他是不是當這裡是《少年之名》來選的......(郭敬明之前是男團選秀 《少年之名》的導師)

倒是何昶希本人比較淡定。PS,即使郭敬明是想選帥哥,這帥嗎?

郭敬明自己當然也知道這個選擇會是全場焦點,他馬上就開始起范兒了,發表一通 「一石N鳥」的演說了。不得不說,這演說的起承轉合總分總,很像初高中作文。

第一步,偷換概念,改變S的定義。他說節目組或許覺得S代表「super」之類,但他心中的S,有三重定義。

他說, S的第一重定義,是student。他希望何昶希作為學生,可以真正上到他想上的那一課 (S等級的人資源好)。我翻白眼,其他39個不是學生嗎?差生才配得上好資源?

PS,上一期張大大說覺得賽制不公平,差的人選擇少,郭敬明還反駁說「市場就是這麼殘酷呀,就是越好的演員越多選擇」,雙標至極,真是「薛丁格的市場殘酷」呢。

他繼續義正言辭地鬼扯, S的第二重定義是seed,希望在何昶希心中種下演員的種子夢想,順帶拍了節目組馬屁, 歸根到底是暗捧他自己。是他,「力排眾議」給了這個S,是他,種下了「種子」。反正以後誰記得這節目哦,他先畫一個虛無的大餅,既保了想保的人,又給自己樹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人設,何昶希以後成不成才,他也不虧。

繼續鬼扯 S的第三重定義是——special,他希望何昶希是獨一無二的演員,又是虛無的餅,special還寫錯了,但是絲毫不慌,若無其事地滔滔不絕,他心理素質的確是可以。

他排山倒海地說了這三重定義,難道真的是為了解釋為什麼選給何昶希S卡嗎?那是表面意思,他的演說的深層意思永遠是 洗白他自己

他很善於借題發揮,把話題引到自己身上,想把他這些年的惡評(拍爛片、抄襲等等)合理化,順帶塑造一把勵志形象。你們可以留個心眼,他經常這樣。

三重定義後,他就聯繫到自己—— 「我為什麼做這個選擇,是因為我自己,最早做導演的時候,很多聲音說你不適合。」呵呵,又在篡改大眾記憶,說到好像他現在已經獲得專業認可了一樣。

他說,「我們的人生往往會遇到很多負面的批評......一個人在最開始踏上征途的時候,他需要更多的是相信的力量。」 表面意思是要鼓勵何昶希,核心是說自己這些年受了多大委屈,但是很堅強。

接著,結合何昶希,繼續偷換概念,用「老師」拔高自己的形象, 「什麼是老師,傳道受業解惑」,仿佛高中800字文章的最後一段。又叒在篡改大眾記憶,當年抄襲詭辯,被法院判輸之後拒不道歉的人也好意思說這句話哦。

聽完這通作文,爾冬升: 我希望他能跟郭敬明合作。哈哈哈這是「可別來招惹我」的意思嗎,畢竟何昶希連最基本的演技也沒有。

陳凱歌突然飈英文: it is such a big surprise......

後台董思怡又大膽發言: 好離譜。

這事還沒完,到了董思怡的劇目,表演完了後董思怡又叒大膽發言: 大家給S的標準是什麼呀?郭敬明此時臉已黑。

爾冬升補刀: 你們在後台不認同他給的S是嗎?董思怡說「 」,小姑娘,真有你的。郭敬明此時暗黑反擊醞釀中......

醞釀結束,發出一把鋒利的刀,郭敬明用一種嚴肅中帶著囂張的語氣說到, 「我給S的人,就是我想找他拍戲。」

他前後矛盾,前面明明說了「不會選擇他拍戲,要對觀眾負責」,現在又說想找他拍戲,而且他這神態語氣,讓人很不舒服,他內心也理虧吧,但氣勢得足,仿佛在說:「你看不慣又怎樣?我就是選他,看不上你。」 這樣急匆匆地 展示權力的方式來壓人,還是壓小嘍囉,越顯得他底氣不足。

陳凱歌接著回答董思怡的問題,暗搓搓地diss了郭敬明:

「既然我們是競賽類節目,請我們坐在這的目的,就是對台上的表演做出正確的、專業的判斷,這是我給S級的標準。至於說和演員們合作,可以私下裡說。

郭敬明一下子就聽出了他的意思,馬上反駁, 「我的意思是,這是我想要合作的類型,不是說我此刻就要找他拍戲」。

我暈,你倒是想不想找他拍戲,漏洞百出。不過他真的是寸土不讓,別人說他,他必要馬上反駁,即使邏輯不通也是斬釘截鐵,神態永遠是 「我沒錯,一定是你聽錯了」

陳凱歌也挺精的,通過cue 李誠儒來表達自己對郭敬明的「迷惘」,說 郭敬明應該 拓寬審美、趣味和愛好。言外之意就是說他狹隘唄。看看郭敬明對著大導演的臉跟對著董思怡的臉,嘖嘖~

李誠儒在上一季就跟郭敬明吵過架,這一季仍是死對頭。郭敬明在這一戰之前就好幾次暗暗槓他,李誠儒說啥他都「表示不同意見」。

李誠儒在郭敬明給S卡的時候就很想說話了,但沒給他機會,這次陳凱歌cue他,他就瘋狂輸出,但是不得不說,雖然他的核心觀點是對的,但是不太會吵架,容易被泥鰍般的郭敬明抓到漏洞。

他一上來就說不喜歡郭敬明 「翻手為雨覆手為雲的各種作法,一會說不想跟他合作,一會說想跟他合作」,郭敬明馬上想反駁:

李誠儒馬上打斷他:「你等我先說完,小小年紀要懂得尊重人」,這句話,是很不符合現代網友口味的,爹味重。

郭敬明低頭含笑,以他的敏銳度,怕是已經想好反擊的點了,他太懂現在年輕網友討厭聽什麼,喜歡聽什麼。

吵起來了,爾冬升吃瓜表情哈哈哈

李誠儒就說,一共就8張S卡,有40個演員,這是一個比賽,S卡理應有專業標準,這裡存在一個 公平公正的問題,不是你可以隨性而來的。

郭敬明又開始詭辯了,又是一通總分總小作文,我很佩服他在懟李誠儒之餘又能 再次暗搓搓洗一把自己,全場就他一個人這麼喜歡拐彎抹角夸自己,內心得多 自卑啊,總是 咬牙切齒要大眾承認他,一點都不從容。

首先又開始偷換概念了,拿去年郭俊辰金靖來舉例子。拜託,郭俊辰金靖沒這麼差吧,而且現在不是不給你選,而是S卡的問題。但他說這話的重點是突出自己 「能看見不一樣的地方」「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

然後,說自己也沒違反規則,導演就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心來給,接著上升到「 百花齊放」,用大詞來混淆重點,既拍了節目組馬屁,又顯得自己有大局觀。

我以為他「百花齊放」完了就演說結束了,還是太naive了,他最後還要再次 藉機拔高自己

「如果我今天是一個班上的老師,有特別好的學生,我很開心,但是差學生我就不教了嘛?我還是要教,也許付出的努力更多,也許這是作為老師的意義。」

呵!多麼光輝的人民教師形象!其實既偷換了概念,又誇了自己。你現在是教差學生嗎? 你現在是把本該屬於好學生的保研資格給了最後一名。這種老師是要被舉報的好吧?而且在場差生也挺多的,怎麼就給這一個?你再愛這位差生,關起門來一對一VIP輔導唄,非要給他保研資格來破壞公平?

最後,他還不忘kill一下李誠儒,用別人的漏洞來上價值,是他的常用技巧, 「你可以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他的存在。」 聽上去非常政治正確。

李誠儒被氣得嘴瓢,急匆匆又說錯了話,他覺得上面那句話的意思就是「存在就是合理」(好像也是啊),他想反駁這個理論,但郭敬明的原話不是「存在就是合理」,這就是漏洞,郭敬明還有 助攻大鵬

反正,郭敬明一方就是要緊扣這個漏洞,佯裝著委屈,反擊了一波,整得李誠儒像個頭腦混亂又固執的老頭。那麼,他也覺得給何昶希S卡說不上 合理咯?

李誠儒這回找准了落點, 「每個導演都有每個導演的判斷,是,沒錯,難道那三位導演就看不出一個寶劍扎到胸口,一塊死肉,連痛苦都沒有(的人)就被選擇,那你對其他39位演員怎麼交代。」

這段話就點到了一個核心問題,郭敬明的論點是覺得可以憑個人喜好來選,畢竟 表演經常被認為是一門「見仁見智」的項目,一個表演,有人說喜歡,有人說不喜歡,爭議是常有的事。

但是!BUT! 爭議該建立在一條專業底線之上,例如當年《風聲》,周迅和李冰冰誰能拿金馬影后是很大的懸念,水平都擺在那,決勝部分就是看投票者的個人喜好,這叫正常爭議。

現在郭敬明發S卡的是公認不行的人,不是有爭議的人。他這不叫按個人喜好,叫強詞奪理,擾亂公平,讓競賽失去標準和方向。

現場討論沒深入下去,不知道刪了什麼,倒是給了大鵬一段鏡頭,他作為主持人,拉偏架,拍郭敬明的馬屁,咋這樣呢,他是不是也以為自己很懂網絡輿論,以為現在年輕人愛聽這個,大家是不喜歡爹味,但更討厭毫無能力的人明著擠占資源吧。

在後台採訪,李誠儒像極了一個吵架沒發揮好的人,現在捋清楚了, 「你可以藉口說鼓勵那些差的,那你怎麼就打擊了那些演得好的呢,他讓後台的那些孩子們,是要演得好呢,還是努力讓他喜歡呢?」。對啊,就是這個理,這是個競賽節目。

陳凱歌也說,把S卡這樣搞,還有公平可言嗎。

上一期他批評施柏宇的台灣口音,但在場只有他最沒資格說這句話吧?《小時代》里多少台詞蹩腳的台灣人?他現在是以經典的姿態提起自己的《小時代》的,好像謊言說一百次就是真的了。

他可以在五分鐘內來回瘋狂打臉而依然面不改色,趙薇剛夸一下賀開朗,他馬上表示反對,真臉大,賀開朗是不好,但怎麼也比何昶希好,在街上隨便抓一個大叔培訓三天都有機會贏過何昶希。 郭敬明仿佛除了「我不能輸」之外,沒有其他原則

總結來說,他的套路就是首先語氣上要有不容反駁的堅定感,然後偷換概念移花接木,中間必然包裹著篡改大眾記憶的洗白句子,最後一連串的拔高自己的形象。

梗著脖子時而故作輕鬆、經常咬牙切齒地想讓大家信服「我也是大導,我也很牛掰,我們平起平坐,你們傷害了我但我很堅強」的樣子,本身就證明了他的德不配位。

感覺其他導演也沒打心底里認可他這個代表作就是《小時代》的人爾冬升叫差生跟郭敬明合作,陳凱歌叫他拓寬審美品位,趙薇:「她演的不是偶像劇,可能你沒看過」。

當然了,搞出這麼噁心人的一出,節目組的鍋也不小,如果真想公平公正,郭敬明怎麼有資格坐在上面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yOSHnUBeElxlkkaew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