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新格局繪就高質量發展「畫卷」——龍岩市紮實推進「五基地六產業七景區」建設

2020-01-02     閩西日報


2019年1月,市委五屆八次全會確立了「五基地六產業七景區」產業發展布局,大力建設金銅、數字經濟等五大基地,加快發展機械裝備、特色現代農業等六大產業,重點打造古田紅色文化旅遊區、客家土樓等七大旅遊景區,推動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速增效。

一年來,龍岩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全市上下形成了抓項目興產業,加快轉型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新氛圍,推動我市高質量發展。

工業發展穩步向前 轉型跨越新征程

近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漢陽專用汽車研究所龍岩實驗基地」在高陂正式揭牌。該實驗基地的落成,將縮短我市專用汽車上市的檢測時間、降低檢測成本,對我市專用汽車產業集聚發展、更高水平打造「中國專用汽車之城」有著重要的意義。

不久前,國內「製造+服務」的環衛企業代表龍馬環衛,與樂東黎族自治縣簽署約17.86億元的環衛一體化項目特許經營協議。

作為機械裝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專用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正是落實「五基地六產業」的一個縮影。

工業興則產業興。工業是「五基地六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為深化「五基地六產業」建設,我市通過制定實施工業十八條、建築業十條、軍民融合十條等政策,實行「四個一」協調推進機制,紮實開展產業園區建設升級等專項行動,提升產業發展載體,培育壯大主導產業、轉型提升傳統產業。

發展用數據說話:2019年1-11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4%,工業投資增長14.9%;有色金屬、機械裝備兩大工業主導產業產值分別達836億元、505億元,新材料新能源產業產值增長22.2%,網際網路經濟規模超過60億元;煙草產業實現稅收120億元,建築業產值達到1104億元;新增產值億元以上企業28家,市級60家重點培育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445億元、增長19.2%。圍繞「產業化、生態化、生活化」建設要求,探索創新「一基地多園區」「一園區多基地」發展模式,提升產業發展平台功能,今年以來實施省級以上工業園區配套設施項目45個、完成投資25.1億元,建成標準化廠房93.2萬平方米。

服務業快速崛起 打造增長新引擎

上周末,「來武平我氧你」森林旅遊節系列活動開展,其中第五屆梁野山自行車大賽吸引了眾多遊客和市民參與,現場熱鬧非凡。

「第一次來梁野山景區,不僅領略了美麗的風景,現場還一起觀看了自行車賽,感覺非常好,下次還想帶朋友來。」當天,來自廣東梅州的陳思珍女士興奮地說道。

圍繞打造「旅遊大市」,我市發揮紅色、生態、客家優勢,突出「一縣一特色」,組織實施全域旅遊項目,舉辦了龍岩市首屆文旅產業發展大會,「七景區」建設成果顯著。2019年截至11月,全市接待遊客5000多萬人次、增長19.5%,旅遊總收入532億元、增長27.4%,武平縣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為推動服務業快速發展,我市制定實施現代服務業十五條等政策措施,深入開展服務業「三比一看」競賽活動,加大力度培育服務業新增長點,加快推進一批服務業重點項目建設,做大「紅古田」紅色教育培訓品牌,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服務業成為我市增長的新引擎,現代物流、文化創意、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等現代服務業領域發展亮點頻現,商貿、旅遊、養老等生活服務業水平大幅提高,服務業結構不斷優化。預計全年文旅康養產業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可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32家、限上商貿企業78家。

優化營商環境 激發市場新活力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就是競爭力。

去年以來,我市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突出位置,出台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二十條措施,持續實施「一企一策」、成長型中小微工業企業培育計劃,開展千名幹部掛千企幫扶、「龍岩企業日」等活動,有效幫助企業解決融資、用地、審批等難題,推進企業降本減負、提質增效。2019年1~11月,百家成長型中小微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29.7億元、增長37.8%,卓越新能源、賽特新材在科創板成功上市。

為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我市繼續實施簡政放權,積極實施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舉措,設立「一站式」惠企政策兌現專區,企業申報優惠政策只進「一扇門」,已兌現資金1.76億元。深化市屬國有企業改革,優化重組「五大集團」,推進國企釋放活力、做強主業,更好發揮投融資和建設主體作用。2019年1~11月,市屬國企資產規模突破1300億元,實現營業收入96.2億元、增長21.6%,新增融資231億元。


記者 梁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j00ZW8BMH2_cNUg3ur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