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在地攤看上一把奇劍,借170萬將其買下,現在可值10億

2020-08-16     老吳說文化

原標題:專家在地攤看上一把奇劍,借170萬將其買下,現在可值10億

有句話說得好,叫做「亂世黃金,盛世古董」,意思是像在今天這樣的太平盛世之中,古董文玩一類古代物品的價值要遠高過黃金。這從近些年來各地拍賣行上所拍下來的天價古董藝術品,便可以看出一切。實際上,這些天價古董在我國國內的定義很多都是古文物,因此具備極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難以直接用金錢來衡量。

上世紀的90年代初期,我國著名的青銅器專家馬承源,在香港深水埗一處古董地攤市場閒逛時,無意中發現了一把非比尋常的青銅短劍。這把劍在外形上像極了湖北江陵戰國墓出土的越王勾踐劍,該青銅劍的劍刃斜度極高,無比的鋒利,它表面雖有一定程度的銹跡,但青銅的質感極強。

馬承源,當時還有一個身份便是上海博物館的館長,經常去香港以及歐美一帶的古董交易市場上探察,遇到具有重大價值的古文物便會想方設法將其追回。此前,馬老便在美國的一個古董地攤上發現了晉侯蘇編鐘,當即籌措90萬人民幣將其買下收至了國內的博物館內。

此時的馬承源心裡暗誓一定要將這把青銅奇劍回購到祖國,便詢問了買主價格。哪知賣家居然獅子大開口要價300萬港幣,那時期國內普遍不富裕,這個價格無疑是個天文數字。

儘管如此,但馬老深知追回流失在外的古文物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於是求助上海商界,打算以募捐的方式「救回」這件國寶。沒多久,一位在滬經商的浙商知悉馬老口中的這把青銅劍極有可能是戰國吳越之地的古文物後,二話不說直接捐款慷慨解囊。最終,這名浙商花了146萬港元約合170萬人民幣的價格,買下了此劍。

後來,經過國內不少頂級的青銅器以及古兵器專家們一番仔細研究和分析後,得出了這把寶劍為越王勾踐之子鼫與的佩劍,因為青銅劍劍柄上刻有「越王者旨於賜」,「者旨」讀為「諸稽」,是越王的氏,而「於賜」則為名。而和這把青銅劍同銘器的古文物僅有3件,子鼫與佩劍卻僅有這一把「傳世」孤品,價值極高。如今,這把來自於戰國時期的子鼫與佩劍曾被鑒寶專家估出了十個億,而此時它已然存於浙江省博物館內,成為了無價的超級國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i0o9nMBLq-Ct6CZqx8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