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
戰國末期衛人,先世為齊人,喜好讀書擊劍。衛人稱之為「慶卿」,後遊歷到燕國,被當地稱為「荊卿」(或荊叔)。後來,由燕國智勇深沉的「節俠」田光推薦給太子丹,拜為上卿。後刺殺秦王不中,被殺。
(一)人物事略
1、結識高漸離:
荊軻到燕國之後,跟那裡一屠狗者和一位善於擊築的高漸離很投合。荊軻喜歡喝酒,每天都跟屠狗的人和高漸離在燕國街市上喝酒,喝到興頭上之後,高漸離擊築,荊軻隨著築曲在街市上唱歌,以此相樂。過後又相對哭泣,旁若無人。遂與高漸離成為知己。
2、田光識才:
荊軻到了燕後,與田光相識,田光知他並非一個平庸的人,非常欣賞他。恰逢燕太子丹在秦國當人質後逃回燕國,尋求報復秦王的人。鞠武推薦田光,田光推薦了荊卿。可是太子丹對田光並不信任,田光認為長者辦事,應該不讓人懷疑;一個人辦事卻讓人懷疑,就算不上是有節操的俠義之人了,於是自殺。
3、相遇燕丹:
燕太子丹為了刺殺秦王,委託荊軻以大任,並且懇請荊軻不要謙讓推辭,於是把荊卿尊為上卿,請他住上等賓館。太子每天都上門問候,準備最豐盛的酒席,隔不多久就獻上珍異物品,車騎之類,荊軻有感於太子丹的誠意,於是與之相謀。
4、謀計樊於期:
樊於期本為秦將,因事得罪於秦王而出逃到燕。只有得到樊將軍的首級和燕國督亢的地圖去奉獻給秦王,秦王才會樂於接見荊軻,這樣才有刺殺秦王的機會。荊軻知道太子於心不忍,便背著太子私下去見樊於期,用道理說服了他,樊於期自刎而死。
5、易水蕭蕭:
太子以及知道荊軻要去刺殺秦王這件事的賓客,部一身素裝來送別荊軻。至易水之上。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羽聲慷慨,士皆填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己不顧。
6、謀計於蒙嘉:
荊軻帶著價值千金的禮物,厚贈秦王寵幸的臣子中庶子蒙嘉。蒙嘉替荊軻先在秦王面前說:「燕王確實被大王的威嚴震懾得心驚膽戰,不敢出動軍隊抗拒大王的將士,情願全國上下做秦國的臣子,謹此砍下樊於期的首級並獻上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裝匣密封。燕王還在朝廷上舉行了拜送儀式,派出使臣把這種情況稟明大王,敬請大王指示。」秦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
7、智解危機:
秦王布置九賓的禮儀,在咸陽宮接見燕國的使者。荊軻捧著有樊將軍頭顱的匣子,秦舞陽捧著裝有地圖的匣子,依次走到台階下面。秦舞陽內心害怕,臉色突然變了,秦國的大臣對此都驚疑起來。荊軻回頭對秦舞陽笑了笑,上前對秦王謝罪說:「北方邊遠地區的粗俗人,不曾見過天子,所以害怕,望大王寬恕。」
8、圖窮匕見:
在秦殿上,荊軻取出地圖捧著它獻給秦王,地圖展完了,匕首忽然露了出來。荊軻乘勢用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用右手迅速拿起匕首向秦王胸口刺去。匕首沒有刺到秦王,秦王大驚,嚇得連連後退,繞著朝堂上的大銅柱子跑。荊軻緊緊地逼著。旁邊雖然有許多官員,但是都手無寸鐵;台階下的武士,按秦國的規矩,沒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秦王撥出了劍,砍斷了荊軻的左腿。荊軻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扔過去,卻沒有擊中。武士們這時衝上來,把荊軻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