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猥褻、強姦等性侵兒童的案件層出不窮,而且行為主體多為受害兒童的熟人,包括鄰居、老師、親屬,甚至是父母等監護人。熟人作案之所以屢見不鮮,皆是因為熟人作案隱蔽性高,犯罪成本低。犯罪嫌疑人利用熟人身份,更容易接近受害者並取得受害者信任,再加上自身力量及身份地位等優勢,使得性侵案件更易發生。所謂「防火防盜也難以防親戚熟人,千算萬算也算不出常人變態」。
——惡魔在身邊!熟人作案幾時休?
2020年2月24日,北流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涉嫌猥褻兒童罪的周某榮批准逮捕。根據案情了解,周某榮60歲,農民,北流市扶新鎮某村人,家中有妻兒。自2019年年底開始,為了尋求性慾刺激,周某榮均是以零食、零錢等為引誘,並告訴女童不可將事情告訴他人,否則將得不到「獎勵」,並趁鄰居女童監護人不注意之機,在女童家中、其本人家中房間、村裡小賣部等,用摳摸下體等令人難以啟齒的手段猥褻了3名女童,導致該3名女童的下體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傷。值得一提的是,該3名女童中,有2名女童的母親均已離家出走不知去向,其父親或父母均在廣東務工,均是隨爺爺奶奶在農村家中生活,由爺爺奶奶照顧,且周某榮家均離這3名女童家不遠。以上種種,給周某榮的邪念提供了可乘之機。
性侵兒童數據觸目驚心
公益組織「女童保護」對中國每年被曝光的性侵兒童的生效判決案例進行了統計,其中,從2013年到2017年,媒體曝光的性侵兒童的案例有1779起,受害的人數超過3174人。這只是冰山一角。這些數據還是已經報案,且證據確鑿,能判得下來的事件。那些冰山下更多的沒有暴露的就更多了。相關資料顯示,一起性侵兒童新聞的曝光,意味著7起案件已經發生。同時,根據案例數據看,男童案發率比女童低,但性侵男童隱蔽性更強,相關法律也存在缺失,維權難度大,更容易被忽視。性侵兒童早已是兒童最容易受到的違法犯罪侵害,這已經是司法數據多年來已證明的事實。
我國現有法律如何判罰兒童性侵者?
刑法第237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制猥褻婦女或者侮辱婦女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聚眾或者在公共場所當眾犯前款罪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猥褻兒童的,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民事法律方面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也就是說,如果青少年在未成年時期遭遇了性侵害,即便當時沒有主張自己獲得民事賠償的權利,追究侵害方的責任,年滿18周歲後仍可要求侵害方給予民事賠償。
雖然有法律規定,可是猥褻兒童案件近年來在我國仍多發。猥褻兒童的毒瘤,如何才能祛除?我們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孩子免受侵害呢?
我們該做什麼?永遠不要嫌性教育太早
保護兒童,當務之急是家長、學校、社會要加強性教育的力度,讓孩子們明白怎樣的行為是性侵,性侵的危害,以及在遭受性侵時應當怎樣保護自己的權益。
性教育的缺失,是我們的教育缺陷的一環。談性色變依然是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遭遇的羞澀和尷尬。從小我們就知道,當詢問一個孩子:「你問過你的父母你從哪裡來嗎?」得到的回答仍然是諸如:「從垃圾桶里撿來的,或從河裡撿來的。」再如,某一年的新聞報道了某家長舉報學校性教育課本太「露骨」會教壞孩子,後來學校不得不撤回該性教育課本。諸如此類。有的孩子從小缺乏性教育知識,不知道自己遭受了性侵,不知道性侵的危害,或者遭遇了性侵,也不敢告訴家長、老師等,久而久之,變成惡性循環,變成冰山一角。
保護孩子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加強性教育,家長、學校、政府、司法機關、社會組織等都要動員起來,都有不可規避的責任。保護好孩子的權益,就是保護好我們的未來。
永遠不要嫌性教育太早,因為性侵犯者不會嫌你的孩子太小。願全世界的孩子都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來源:北流檢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