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旺季臨近時,註定是多事之秋。賣家不僅要提防亞馬遜「興風作浪」,還要和同行里的「牛鬼蛇神」鬥智斗勇。
前段時間,我們接連撰文揭露了行業里的不良競爭,可以說惡搞手段是花樣百出:狂丟差評、惡意投訴、恐嚇賣家、惡意下單……而最讓賣家痛恨的當屬惡意跟賣了!
最近圈子裡流傳著一個據說成功率100%的趕跟賣新招!相信各位賣家第一反應都是:怎麼可能。那這個方法到底有沒有這麼神奇呢?今天我們就再來聊一聊萬惡的亞馬遜跟賣。
趕跟賣辛酸史
被跟賣逼瘋的小賣
Q4旺季已進入倒計時,亞馬遜上的跟賣黨也變得愈發活躍起來。
最近,不少賣家被跟賣搞得是心力交瘁,對方猶如狗皮膏藥一般,甩也甩不掉……
有賣家不堪跟賣滋擾,萬般無奈下只好放棄抵抗。
賣家社群截圖
有賣家吐槽道:我遇到更噁心的,先是跟賣我美國站的asin,然後跟我加拿大站的合變體。
賣家社群截圖
由此可見,現在跟賣者的手段也是「日新月異」,各種騷操作不斷。
跟賣黨除了噁心還十分猖狂。有賣家怒斥道:太猖狂!太猖狂了!這個賣家天天夜裡低價跟賣,多達200多款BS,天亮後撤退,少部分天亮了都不撤,還不發貨,哪位大神能為民除害。
來源知無不言
可以說賣家們為了趕走跟賣是絞盡腦汁,但不管是test buy,還是品牌投訴,收效都不盡如人意。下面是兩位賣家的趕跟賣辛酸史。
賣家A:被跟賣逼瘋,頭髮都要掉光了
之前有一個跟賣,我用買家帳戶下了好幾個測試單,但他就是不走。無奈只好找服務商趕,可是沒想到跟賣者越來越多。現在下測試單都沒用,他修改發貨日期。品牌註冊中,也沒法投訴,頭髮都要掉光了!最後提醒各位,千萬不要找服務商趕跟賣!
賣家B:遇上職業跟賣,品牌投訴後杳無音信
最近遇上一個200多頁的頑固職業跟賣,好不容易有點起色的產品被低價跟賣,對方還是自動降價。找到跟賣電話,打過去對方無視我。通過品牌投訴舉報後,亞馬遜稱1-2個工作日回復,但是3天過去了,什麼都沒有收到……誰來救救我?
成功率100%的趕跟賣新殺招?
有三大關鍵點!
最近,一位熱心的賣家留意到不少亞馬遜同行都被跟賣折磨得身心疲憊,於是無私地分享了自己的趕跟賣絕技。
據這位賣家介紹,最近一年他自從使用該方法(編者註:非零計劃)趕跟賣以來,成功率幾乎100%,同時還曬出了自己的趕跟賣「戰績」。
那麼這套屢試不爽的趕跟賣新殺招到底有何神奇的地方,下面我們來看看。
首先,這位賣家提到了使用此方法的三個關鍵點,在我們看來也是想要實現100%趕走跟賣的三個大前提!
1、首先賣家帳號是過了品牌備案的;
2、listing最開始上傳的品牌是已備案品牌,並且沒有經過修改,也就是原裝「brand」值;
3、品牌投訴功能之前沒有亂用,導致投訴率過低,被系統限制,否則此方法需要結合test buy。
上面第一點和第三點,大家很容易理解,關於第二點,這位賣家做了特別提醒!若是不注意第二個關鍵點,貿然使用此方法,就會把自己的連結、店鋪賠進去。
因為不少亞馬遜賣家備案的品牌名不是最早上傳listing填的品牌名,用修改過的品牌去投訴跟賣,有非常大的幾率會把你的listing變狗。因為亞馬遜就是這麼死板,只認準你最初上傳的品牌。對於這種情況的賣家,需要把你的品牌修改為最初上傳的品牌,而不是備案的品牌,這樣也是可以投訴的,只是接受率很低,大概只有百分之十左右。
說完注意事項,接下來看具體的投訴流程:
1、打開「品牌管理」頁面,點擊「違規舉報」,選擇相關站點(該站點有品牌備案,並且是授權在該帳號的),搜索ASIN;
2、顯示報價里勾選跟賣的ASIN,並要確定自己的報價是灰色鎖定不可勾選,因為這能確定該帳號擁有這條listing的編輯權;
3、選擇「商標侵權」,跳轉頁面後選擇「商品為假冒商品」。你無需test buy也可以投訴的。
4、附加信息一欄,輸入一段話,大致意思就是說跟賣賣假貨,要求刪除他們的報價。給大家一個模板:
Dear Amazon,
Have a nice day.
We have not authorized other stores to sell our products. This store sells fakes, please remove his sales rights.
Thanks a lot.
5、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填寫自己的店鋪名和郵箱(必須是帳號接收郵件的郵箱)。亞馬遜最終判定成功的也是這點。
按照上述步驟操作完畢後,就可以提交等待結果了,最快10分鐘就能趕走跟賣,最慢一個小時。據這位賣家介紹,目前為止他使用此方法趕跟賣,基本沒有趕不掉的,甚至能投訴掉FBA的跟賣。
常見問題及解答
這個趕跟賣方法實操難度看似不大,但我們發現很多賣家都有不少疑問,為此我們對其進行了歸納整理,常見問題及解答如下:
1、註冊商標的類目和售賣產品的類目必須一致嗎?
原則上兩者的類目要一致,但是也有兩個類目不一致成功投訴的案例。其實,這個問題跟接收該投訴信的客服有關係,有些客服心大點不追究註冊類目只要投訴就處理,有些客服較真就通不過。
2、此方法適用於跨站點品牌授權嗎?
這個問題分兩種情況,如果是歐盟商標授權,歐洲站的不同站點可以進行投訴;如果是美國的商標授權到日本或者歐洲站點,此方法則不適用。
3、品牌名字母排序是一樣,大小寫有區別,能用此方法嗎?
品牌大小寫不影響,此方法適用。
以上內容整理自知無不言、網友@jackxiao
其實對於上述趕跟賣的思路,有品牌備案的亞馬遜賣家不會感到陌生,但人家為何能做到100%的成功率?關鍵還是在於細節的把控,並且吃透了亞馬遜的政策。所以賣家在實操過程中,對上面提到的三個關鍵點一定要多加註意。
趕跟賣的道路固然艱辛,但在有品牌備案,注重商標、專利、智慧財產權布局的賣家面前,它就是一隻不折不扣的紙老虎。有賣家也許會抱怨申請品牌備案的周期太長,事實上也是有「捷徑」可走的,相比較趕跟賣的辛酸,購買一個商標所付出的成本明顯小很多。
(來源:侃侃跨境那些事兒)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上雨果網搜索「跨境資料庫」,領取歐美/東南亞各國市場商機、各大平台熱銷品報告、跨境電商營銷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