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聽 | 教育其實是一個發現美的過程

2021-01-24   中國網教育頻道

原標題:閱聽 | 教育其實是一個發現美的過程

來源 · 中國網小記者

作者 · 皇甫軍偉

朗讀者 · 中國網小記者於晗坤

美,它統管了每一個細微之處的爭執、矛盾與所有的不和諧,並最終君臨於它們之上。

為什麼說美是智慧的說客呢?我們知道教育在出世和入世之間,入世太深會很痛苦,出世太遠會寂冷,這兩種境界都讓人很難調和,然而教育就處在它們兩者之間,教育的智慧就在這裡,如果沒有美的參與,人心很難立在此處面對教育。

美本身是不安定的,需要發現和捕捉,美的不安定性,因為它往往存在於細節處,它的出現是為了喚醒整體的出場,更重要的是預兆下一個關聯的美的期待。

對於美的期待就是希望,而希望又是教育中非常強大的基礎和力量。與其說教育是對希望的捍衛,倒不如說教育就是對美的發現和善待。

每個父親天生都有一份出世的情結,孩子們往往純粹而簡單活在吃喝拉撒的入世的深處; 母親的美在這兩者之間就顯得尤其重要。

父親身上的優點和品質乃至發光的精神,如果沒有母親的美作為一面鏡子,就很難投射或導入到孩子內心世界;父親身上這些優質的教育原材料如果沒有母親的美的參與,就很難化為孩子的內建築。

在父親內心出世的光澤和孩子入世的豐富之間, 母親的美就是一位非常智慧的說客,這種美會成功地將孩子世界的豐富和無序,與父親的清晰和高遠無聲地和諧在一起。

如果說父親是一座房子,母親的美就是打在這座建築上的光, 一個內心被光填滿的父親,是對孩子內心最偉大的觀照。而光對生命有一種無形且無法抗拒的力量,父親不需要做什麼,心懷光亮,默然觀照,孩子內心升騰的一定是無法抑制的希望和熱情。

母親是美的締造者和發現者。美可以委身於任何人,但美不屬於任何人,美可以被發現和被締造,但不可以擁有或占據。

美本身的偉大不屬於美本身,它屬於對下一個美的感召和預兆,一個充滿美感的母親本身的偉大不在對美的發現和感嘆,而是對孩子生命之美的期待和預兆。

就像春季的鳥鳴,它的美是不屬於鳥本身,它的美喚醒了我們對春季鮮花的期待,鳥鳴只是一種存在,而這種存在帶給我們內心更多的是四季的輪迴以及我們內心對記憶的放下。

因為美好即將到來,需要我們整理心情來迎接;只有黑暗到來前,我們採取翻閱記憶的美好或晦暗。教育是被美所引領的,也是被美所掌控的, 教育是美的,因為它的存在是全身心地為了迎接未來。

《歸位:化解家長的教育焦慮》

作者:皇甫軍偉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20年11月

-作者-

著名教育專家,現任中國關工委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內涵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員、全國養成教育總課題組副組長,同時也是全國知名教育空間——大德正堂的靈魂人物。出版有《回歸心靈深處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捷徑——以心養心》《家·長——如何引領孩子內心成長》等著作。

-朗讀者-

河北省肅寧縣第五實驗小學

中國網小記者 | 於晗坤

座右銘: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趙羽涵(實習生) | 編輯

中國網小記者 | 出品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