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希望你的孩子對你言聽計從,還是希望你的孩子能夠為自己而活?

2020-06-04   洪蘭談育兒腦心理

原標題:你是希望你的孩子對你言聽計從,還是希望你的孩子能夠為自己而活?

在生活中,我們聽到最多的話好像就是:「你是我的孩子,你必須聽我的!」「我是你媽!你不聽我的,你想聽誰的?」「我生你養你不容易,你可不能讓我對你失望。」「我讓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哪來那麼多個為什麼?」「我總不會害你,照著我說的辦就行了!」

顯然,在大部分父母心中,儼然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附屬品,孩子成為幫助爸媽完成夢想,達成心愿的實踐者。但今天,曦曦媽認為所有的父母都應該向這位媽媽好好學習一番!

《少年說》勇氣台上,一個初三畢業班的男生告訴大家:

「2020年4月3日,就是我爸爸和媽媽離婚十年的日子了。我出生自農村,在我讀完幼兒園的時候,你就帶我來到城市的私立學校讀小學。城市的生活費、住宿費、學費,你都擔當不起。你為了立足於城市新的生活,在足浴館當過按摩師,在酒店做過服務生。

你曾為了我的學費而四處借錢,好像只有我在家的那一天,才是你伙食最好的一天。」孩子哽咽的說完了這句話,台下的媽媽也泣不成聲,難受得只有咬著自己的手指,以此疏解自己此時的疼痛。

「媽媽,我求求你了,多補補身子,多買幾件好一點的衣服吧!我已經長大了,我能自己做飯、買菜,能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我不會羨慕那些有錢的同學,因為我知道我有一個特別愛我的媽媽。」兒子朝著台下的媽媽大喊道。

媽媽回復著兒子:「在這十年里,在外人來看都認為媽媽過得很辛苦,其實媽媽過得一點都不辛苦,因為媽媽有你呀!」

「你照顧了我十二年,我距離讀大學也只剩三年了。在未來這三年里,我會多為你做飯,讀了大學以後,我就很難為你再做一頓飯了。」兒子心疼地告訴媽媽。

媽媽真誠的告訴孩子:「媽媽請你永遠記住一句話,你是一隻快樂的小鳥,你不屬於我,你屬於你自己,你屬於藍天!好嗎?」兒子回答著:「好。」

網友紛紛評價著:「這個媽媽優秀!多好的一句』你不屬於我,你屬於你自己!』這應該就是作為母親的最高境界吧!」也有網友說:「第一次聽一位媽媽說』你不屬於我』。一位』特別』優秀的媽媽,孩子加油!」

這個視頻,我看了三遍,哭了三回。好懂事的孩子,好優秀的媽媽!說實話,我希望所有爸媽都能夠在這個1分34秒的視頻里學到以下幾點——

(1)對孩子的控制欲,不要那麼強烈。

昨天看到一個報道,父母給兒子準備的婚房,完全按照了父母的想法去裝修,結果兒子和兒媳都看不上,孩子讓父母重新買一套或者自己寧願在外租房住也不願意住進父母裝修的婚房裡。

有的人覺得,兒子和兒媳不識好歹,老人辛辛苦苦花錢弄的裝修,卻得不到孩子們的欣賞;有的人覺得,家裝修得好不好看不重要,只要住在裡面的人和和氣氣就夠了。但有的網友也認為,既然是給兒子結婚用的,那裝修風格自然應該由兒子來定,父母強制性按照自己意願裝修的行為,其實就是對孩子控制欲太強烈的表現。

雖然兩種說法都有自己的道理,但其實曦曦媽認為這其中有父母控制欲太強的證明。很多家長就是如此,孩子小時候的各種事情他要瞎摻合,孩子長大後找工作、耍朋友等任何事情自己都喜歡介入。

請記住,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和思考,作為父母只要孩子在大的方向上沒有錯誤,那麼孩子偶爾犯點小錯誤、偶爾有點小任性又有什麼關係呢?

(2)讓孩子知道爸媽永遠愛你。

你以為讓父母感到最為可悲的事情,應該是孩子是個差生,學習成績墊底嗎?你以為讓父母感到最為痛苦的事情,應該是孩子不夠拔尖,從來沒有得到過第一名嗎?

都不是!讓你一個父母最為可悲和痛苦的事情,應該是自己為孩子傾盡所有,結果孩子卻認為父母不愛我,而我也討厭我的父母,甚至是憎恨我的父母!

多少父母,因為固執己見,不願意聆聽孩子的心聲,不願意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結果讓孩子就算是把所有秘密告訴外人,也不會在自己父母面前透露半個字?多少父母,因為自己深愛孩子,卻一句一句戳傷孩子的自尊,卻一棍一棍的打掉孩子對父母的信任?

永遠不要去相信「愛之深,責之切」這樣的鬼話!就算是責備孩子,你也應該在這之前先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和尊重,否則你的責備就會是多餘,你的批評就會被孩子自動屏蔽,你的呵斥就被會孩子當做「我的父母在發瘋」。

「我知道我有一個特別愛我的媽媽」,能夠在孩子心底建立這種思想覺悟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在家不缺愛的孩子,在外就算是遇到了再大的壓力也會勇敢面對,在學習上就算是遇到了再大的困難也不會放棄,在學校遭遇老師再嚴厲的批評也不會想著以輕生來結束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