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l 逆劉而上(ID:yuanyuankaoshi)
01 女拳王張偉麗
記得我去年還寫過張偉麗,今天她又掛上熱搜了。
她是誰?
1990年出生的中國女孩,河北邯鄲人。
跟我一樣大,還是老鄉。
她6歲開始學武術,14歲成為了省青年散打冠軍,17歲因為傷病不得不退役。
20歲的時候她北漂,做過保潔、安保、幼兒園體育老師、健身房前台、健身房銷售等等,最後有幸遇上了綜合格鬥,重燃夢想。
2013年的時候她發微博鼓勵自己:我相信只要不放棄,我可以站在UFC的拳台。
這個目標不可謂不大,要知道,UFC是目前世界上最頂級和規模最龐大的職業綜合格鬥賽事。
但是張偉麗真的做到了。
2019年8月,她42秒KO巴西女拳王安德拉德,奪得UFC草量級世界金腰帶,成為了中國首個,也是亞洲首位UFC世界冠軍。
她在那時候留了三句話:我的名字叫張偉麗,我來自中國,請記住我。
極具鋒芒。
2020年3月,她在五個回合里擊敗了前冠軍波蘭選手喬安娜,成功衛冕。
這場比賽真的是血戰,獲評「2020UFC年度最佳比賽」。
女拳王,太罕見了。
那時候她吸引了很多目光。
還記得輸了比賽的喬安娜很難過,一直哭,哭了好幾個小時,她走的時候跟張偉麗說:「你要一直衛冕下去,我會一直看著你。」
這是對手與對手的惺惺相惜。
再就是今天,張偉麗衛冕冠軍失敗。
新聞報道說:比賽僅僅開始1分18秒,張偉麗頭部被對手羅斯腿部高掃擊中,隨後倒地……面對羅斯的連擊,裁判叫停了比賽。
然後微博的熱搜寫:張偉麗被KO。
02 你怎麼敗得這麼快?
「被KO」這個描述真的很嚴苛。
看到的時候,我心梗了一下。
就好像在說,你怎麼可以敗得這麼快,毫無招架之力,你曾經可是光芒萬丈,可是世界冠軍。
還記得劉翔嗎?
我上學的時候他是絕對的作文素材。
他當時因傷退賽,就被好多人罵。
大家想當然地認為,你一定是覺得自己跑不過人家,怕自己丟臉,輝煌不再,才用受傷當藉口,做逃兵。
然後他就扣上了「不愛國」甚至「賣國」的帽子。
有人在被問到「你還會支持劉翔嗎」的時候,直白道:從他退賽的一刻就很討厭他了。
類似的還有李娜。
2011年她摘取法網女單桂冠的時候,媒體的通稿和讚譽就像雪片一樣,說這是「中國網球100多年來的第一次」,說她是「亞洲第一人」「創亞洲歷史」。
然後2013年,她打出了自2006年參加法網以來的最差戰績。
不過她比較尖銳和不羈些,在被問到「能否對中國球迷說點什麼」的時候,這樣答:「我需要對他們說什麼嗎?我覺得很奇怪,只是輸了一場比賽而已。三跪九叩嗎?向他們道歉嗎?」
一語驚起千層浪。
單從成敗這個角度看,人們的心態超級矛盾。
一方面好像特別見不得贏過的人輸,見不得「高光過」的人泯然眾人,以過往為枷鎖,對他人提高要求;
可一旦「高光過」的人真輸了,人們又特別熱衷於看這種「把人拉下神壇」的橋段,會嘲諷說江郎才盡,斥責說你飄了你變了,你忘了初心。
03 堅持與勝負無關
我最近也一直被KO。
流量有點差,也會焦慮,競爭對手強勢前進,但是我們毫無長進。
不是不努力,但肯定有什麼不對。
今天去新公司看現場,看著一年幾百萬的房租成本,壓力山大。
壓力太大了,現在都有點適應了。
記者曾經問過張偉麗:你怎麼這麼自信呢?
她的回答是:訓練太辛苦了,這些自信都來源於訓練,訓練到位了都很自信,你平時做的小事,每一件事都做好了,都會自信,所以我也非常自信。
這個問題如果換一個問法:你都輸了怎麼還這麼自信呢?
答案也同樣適用。
能被人看到的成敗,都是簡單粗暴的。
自己感知到的進步和退步,才是最真實細膩的。
有沒有懈怠訓練?有沒有忘了初心?
自己心裡最清楚。
我只能相信,默默堅持,量變會有質變的。
勝負只在一瞬間,機會轉瞬即逝。
但堅持,就是堅持。
堅持就是和勝負沒什麼關係的東西。
本文來源:公眾號 @ 逆劉而上,作者劉媛媛。
每晚十點,更新思維乾貨,成長感悟,還附帶晚安電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RxDDHkBrsvY2_UuIqR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