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陵縣用心打造孩子健康成長樂園

2020-03-11   保山日報網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鄉村學校少年宮是農村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平台。近年來,龍陵縣始終把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作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點內容,堅持以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和滿足學生課外活動要求為目的,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寓教於樂陶冶孩子的情操,讓少年宮成為鄉村孩子快樂成長的樂園。

打造孩子們的「快樂大本營」。龍陵縣各鄉村少年宮不斷整合完善設施,充分利用校本資源,積極啟用現有設施設備,堅持一室多用、一地多用的原則,對現有教學設施進行合理有效地改造整合,設立書畫室、手工製作室、音樂室、閱覽室、經典閱讀室和信息技術活動室等,不斷滿足鄉村學校少年宮教育學習活動的開展需求。除了完善硬體設施,各學校還組織、聘請校內外的輔導員,建立活動興趣小組,引導學生的興趣培養和個性發展。例如,龍陵縣白塔小學少年宮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成立了舞蹈、合唱、電子琴、葫蘆絲、鼓號、架子鼓、扇舞、繪畫、書法、手工、籃球、排球、桌球、武術、象棋、毽子、跳繩、呼啦圈、經典誦讀、講故事、計算機、英語口語、腰鼓、十字繡、圍棋等共計37個興趣小組,按照自願的原則,讓學生自主報名參與,孩子們在課餘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豐富了課餘生活,也提升了能力和自信心,鄉村少年宮成了孩子們健康生活、快樂學習的「快樂大本營」。

挖掘本土文化,展示地方特色。在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同時,龍陵縣充分結合當地實際,挖掘本土文化,弘揚當地民族文化,傳承非遺,從小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推動傳統文化的認知和傳承。勐糯鎮中心學校地處保山之西南邊陲,漢、傣、彝等各族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為繼承和發揚當地民族文化傳統,勐糯鎮中心學校鄉村少年宮開設了象腳鼓、馬腿琴、打歌、傣族剪紙等地方文化活動項目,其中,省政府公布的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彈撥弦鳴樂器馬腿琴班的開展,盡顯傣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鎮安鎮中心學校少年宮結合農村孩子的實際,立足鎮安文化傳統產業特色,開設了最具地方特色的土陶活動項目,讓孩子們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薰陶。臘勐完全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開設武獅(市級非遺項目)活動興趣班。豐富多彩的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受到了教師、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和高度評價,產生了廣泛的社會效應。

注重心理輔導,關愛孩子成長。各少年宮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各學校積極開展少年宮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輔導,做好特殊兒童(離異、留守、殘疾兒童)關愛工作,定期為這些特殊兒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講座,並利用班隊課、少年宮活動課等平台,開展形式多樣的輔導活動。例如:勐糯鎮中心學校少年宮成立了「勐糯鎮中心學校6至12歲學生家庭健康教育工作室」,2019年,通過在校園及走進社區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共9場次,同時,利用班隊課、班級生日、少年宮活動課等平台,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活動。

各學校少年宮還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多渠道進行心理健康滲透,進而關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利用校園紅領巾知心廣播站、微信平台普及宣傳學生團體活動(包括心理健康知識)。請醫院、衛生、司法等部門到學校進行安全健康知識培訓。注重閱讀,推進家庭健康教育,少年宮開設「閱讀你我他」班,通過閱讀活動及走進社區家庭進行健康教育講座與培訓,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盈精神食糧,為家庭健康教育夯實了基礎,各項活動地開展,引起了全社會對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關注,對學生的德育發展起到了較好的推動作用。(龍陵縣文明辦)

責編:劉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