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行動:如何從吃雞界的大佬逐漸丟失人心,口碑極差?

2019-07-24     小謝的遊戲記錄

荒野求生自2017年10月28日正式公測,與當時風靡的吃雞端游大相逕庭。然而風靡數月的他得到的口碑並不理想,在2018年之後便是苟延殘喘,如今畫風迥異的它已經不再有可能回歸公測的巔峰時期。

手游本身的便攜性,更適合碎片化的遊戲,而吃雞類遊戲本身的遊戲時間限制並沒有那麼強。玩家的求勝心也沒有那麼強,更多的還是在體驗遊戲的過程。這恰恰適合碎片時間,玩家進行一局遊戲即使落地成盒,也可以馬上進行下一局。和同事或者朋友進行一場友好的吃雞,也非常的便捷,類比王者榮耀(且擁有更多的玩家數量)。

然而這款遊戲為何會在短短几個月就逐漸凋零?

原因一:和競品拉不開距離,同質化嚴重

荒野行動涼涼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被後起的"絕地求生","刺激戰場"兩款產品所代替。自這兩款由騰訊出品的吃雞手游問世,荒野行動告別了自身對吃雞手游市場的壟斷。同時,在後兩款遊戲問世前,騰訊加大力度的對他們進行宣傳。在遊戲玩家轉戰新兩款遊戲後,可以清晰的體會到後兩者與荒野行動的差異。

畫質:荒野至始至終的畫質問題,到後期即使大肆廣告說新版本畫質的優化提升,提升後玩家的真實體驗就是渲染一下就完事;然後對於後兩款吃雞,剛問世其畫質就大大高於荒野行動,即使刺激戰場前期的畫質是有點差,但是在不斷更新中也達到非常高的水平。

遊戲娛樂性:雖FPG類型遊戲競技性更大,然而端游處於大平台,遊戲水準偏高。而荒野作為吃雞手游,不僅是因為手游操作不方便以及各部分都簡於端游,所以更應以娛樂性為主;而起初的荒野並沒有增添電腦人的存在,在經常落地就被擊殺的遊戲體驗並不是玩家所需要的吧。

而後期時,不知道是遊戲官方意識到這個問題還是遊戲本身玩家不足,致使荒野加入大量的電腦人,最後被玩家調侃成"一局遊戲,半成電腦"。

原因二:外掛普及遊戲

外掛:這可能也是許多玩家在荒野行動中即使留下高數據後也毅然決然的換遊戲的原因。在最開始我的遊戲體驗里,並沒有什麼外掛(也可能只有一些不明顯的外掛),所以即使是畫質問題還不足以讓我決定退游。

玩了一段時間後,出現了之後最出名的"蛇皮掛",而這些外掛猖獗到什麼程度呢?即使在安全區時,都能看見一群飛天遁地的人在你面前晃來晃去。然而,荒野官方對外掛一直沒有好的解決的措施。

退游之後,據了解外掛風雲依舊存在(並且淘寶還能買到!),而在遊戲中真實玩家已經不多的時候,遊戲里就真的是神仙打架。在這著重提出騰訊,騰訊在對外掛的打擊力度是最強力的,已經送了不少外掛開發者去吃牢飯,正因為這樣的強力,使得騰訊遊戲有一個較好的遊戲環境。

原因三:圈金性質嚴重

在國產遊戲中圈金已經成為一種慣性。而如今的荒野行動是什麼狀況呢?

作為一款自身問題還存在眾多問題的荒野行動有什麼資格圈金呢?如果哪一天荒野把畫質真正優化到大眾玩家的眼界水平,把自身bug真的在努力修復後,對外掛使用者重拳出擊後。你再慢慢圈錢,那時候也沒多少人反感吧。

並且如今的荒野,各種花里胡哨的衣服以及各種帶著炫富風格的車型;在一款逃殺遊戲中,不及時做出沙漠雨林模式,還讓玩家在滿圖綠色的模式中穿花衣服。我覺得這已經嚴重脫離了吃雞遊戲的方向。

在這這些種種致命原因下,荒野行動的涼涼便早成定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PvsKmwBmyVoG_1ZSUT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