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千年敦煌壁畫的秘密,終於破解了

2019-10-25     快票出行

人人心中都嚮往敦煌

敦煌是中原和西域之間的門戶

是千里荒漠中的綠洲

更是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

提起敦煌

人們心中首先想到的

就是莫高窟中絕美的壁畫

千百年來

它一直在用自己最獨特的方式

釋放著一種震撼塵世的美麗


公元336年

傳說是一位僧人著手建造的

現存735個洞窟、2400餘身彩塑

45000多平方米壁畫

當你近距離走近它時

那些栩栩如生

美得窒息的壁畫

讓人如痴如醉

敦煌壁畫

到底有多美?

它背後的秘密你又知道多少?

今天

我們就先來一睹為快


敦煌莫高窟第257窟

美麗的九色鹿從恆河中救起溺水人

溺水人為了報答九色鹿的救命之恩

發誓不泄漏其住所

當地的國王為了討好王后

想剝九色鹿的皮毛以作衣服

並向全國懸賞重金捕捉九色鹿

溺水人見利忘義

便到宮中告密

出賣了九色鹿


敦煌莫高窟第36窟

早在先秦時期

中國的龍就被賦予了降雨的能力

隨著佛教的傳入

中國的龍與印度的龍融合

才有真正意義上的龍王

《龍王禮佛》圖中描繪的龍王

人身龍尾,捧著貢盤

傳說龍王出現時,大海中的珊瑚

蓮花、寶珠等珍寶全部湧現


敦煌榆林25窟

這幅壁畫描繪了亭台樓閣的場景

是彌勒佛下生世界的各種美景

它所描繪的佛國凈土裡的人

壽命可以達到84000歲

而且不會得任何疾病

在這個世界裡

樹上可以長出衣服

人們可以隨時穿在身上

這也表達了當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敦煌莫高窟第172窟

這幅大型凈土變所描繪的

是佛經中的西方凈土

這裡十分美好,應有盡有

環樓玉宇,金碧輝煌

菩薩天人兩側聽法,個個虔誠禮敬

飛天揚手撒花,飄逸飛動

整幅畫面結構繁雜

色彩富麗

充分體現了盛唐時期的偉大成就


敦煌莫高窟第276窟

畫面右邊這位是早期出現的觀音的形象

他一手拿柳枝,一手拿凈瓶

頭後帶圓形頭光,面目慈愛

身著長帶和瓔珞,飄逸靈動

東漢應邵注《漢書》記載:

「敦,大也。煌,盛也。」

自公元366年,莫高窟開鑿第一個洞窟至今

敦煌經歷了朝代更迭,繁榮衰敗

一代代工匠、畫師在這片的戈壁灘中

夜以繼日地精心描繪

這座由無名大師們

締造的石窟畫廊

也成為當今人們的朝聖之地

藝術的高峰


如今上千年過去了

這些壁畫流傳了下來

各個朝代的文明都被鐫刻在這裡

雖然歷經千百年的洗滌

但是依然無法阻擋它歷史文化的芳華

它訴說著千百年來的歷史沉浮

承載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

被全世界的人銘記和敬仰

更成為不朽的豐碑

若你還沉浸在

千年的芳華中意猶未盡

那就繼續跟隨我的腳步一起探索


山水絲路,文化交融

孕育出繁榮的沙漠明珠

煙火百態,人生萬象

構成了敦煌的一幅幅盛景

隨時間一起,深藏在歲月中

以文殊菩薩為代表的敦煌文化

也曾絢爛一時


蓮花飛田藻井的轉動

暗示著時間的飛速流逝


歲月的黃沙

無情淹沒了曾經的敦煌文化


敦煌走過了千年

看遍了王朝興衰歷史

這份厚重既體現在壁畫所承載的悠遠歷史

也表現在能工巧匠描繪的一幅幅傑作

背後取之不盡的文化底蘊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PPTAm4BMH2_cNUglq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