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南區隸屬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地處東經109°21′—109°24′;北緯24°16′—24°21′之間,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西南部,北臨柳江,東鄰魚峰區,東南依銀仔山、老龍岩、牛仔山等峰林,南與柳江區接壤。
柳州屬南亞熱帶北緣氣候,面積181.8平方千米,2015年柳南區總人口34.94萬人,轄8個街道、1個鎮,54個社區、21個行政村(居委)。境內有胡志明舊址、鵝山公園,文筆山生態園,河西花卉公園等景點,榮獲「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市)」、「廣西平安縣區」等榮譽。
2018年11月,柳南區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榜單排名第83位。
柳南區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轄5個街道:柳南街道 柳石街道 河西街道 南站街道 鵝山街道。 區人民政府駐潭中西路10號,郵編:545005。代碼:450204。區號:0772。拼音:Liunan Qu。 柳南區位於廣西柳州市區的西南部,毗鄰柳江。全區現轄一鎮八個街道辦事處20個行政村 51個社區,行政區域面積18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0多萬人、流動人口約10萬人。
柳南區(局部)
中南五省最大的火車站—柳州火車站、火車貨運東站和柳州汽車總站、汽車南站分別坐落在柳南區的南站路、城站路、文筆路和飛鵝路,市區內主要道路與南柳、桂柳、宜柳、環城高速公路形成四通八達的網絡,水路可與港澳直航,空運方面與白蓮機場相距僅5公里。
科技
編輯
支持工業
重視科技對企業、特別是科技型非公企業成長與發展的支持。加強企業對外科技交流與合作。鼓勵、支持非公企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速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步伐:1、組織科技項目,幫助非公企業爭取科技經費支持。2、貫徹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路線,在民營企業中推廣信息技術,使企業的產品設計數字化和管理數字化。3、加強技術培訓。服務農村
加大科技支農力度,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要切實解決好「三農」問題,促進農民增收是建設和諧柳州的重點、難點。柳南區科技局緊緊抓住增加農民收入這個關鍵,加大科技對農業的支持力度,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村發展:1、安排本級科技三項經費實施農業科技項目。2、幫助鄉鎮爭取市級農業項目資金。3、用《項目合同》作為管理手段,指導、督促項目實施單位確保項目實施質量。同時,加大科技培訓力度,促進農村信息技術交流,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1、科技培訓。2、加強農村信息技術交流。
科普工作
1、「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建設。柳南區科技局積極組織轄區社區主任參加市科協舉辦的社區科普及社區「青少年科學工作室」建設培訓班,組織社區與學校申報市科協的「青少年科學工作室」項目,全區申報了11個,其中東苑社區獲得柳州市第一批「社區青少年科學工作室」的立項,已獲市科協設備及經費10萬元支持,柳南區科技局另下撥1萬元科普經費進行配套。現在東苑社區「青少年科學工作室」的硬體基本配備好,並對輔導老師進行了培訓。另安排1.6萬元用於逸夫小學、河西小學的青少年智能機器人航海航天科技及青少年科技活動實踐項目。
2、社區科普設施建設。由柳南區科技局申報的市科協「社區科普設施建設」項目得到了市科協支持,項目支持經費2元,並在東苑社區設立了柳南區第一個「社區科普廣場」。
3、用區科普經費3.5萬元支持區衛生局「流動健康教育配套項目」,用於購買宣傳衛生健康的器材,2006年在太陽村鎮開展了科技、衛生、文化三下鄉活動,在農村、社區開展了科技電影進農村、進社區活動,取得了很好效果。
7
教育
編輯
柳南區區委、區政府十分重視對教育的投入,區四套班子領導經常深入掛鉤聯繫學校調查研究 ,了解學校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協調解決學校投入問題,為確保柳南區教育發展做了大量具體的工作。柳南區教育局積極主動與各有關部門聯絡協調,努力爭取到各方面的支持與配合,有效地保障了教育經費專款專用並落實到位,使柳南區的教育經費投入在去年的基礎上大幅度增長,為柳南區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5年初中教師有35名,小學有24名,幼兒園有10名通過資格認定符合教師資格,並發放證書。認真做好教師資格評定工作,2005年評審92名初級教師職務資格職稱,其中:幼兒園教師31人,小學教師47人,中學教師14人;送審申請中級教師職務資格材料197人,其中:幼兒園教師20人,小學教師114人,中學教師63人。轄區內較聞名的學校有:谷埠路幼兒園、柳鐵五小、柳鐵一小、逸夫小學、河西小學、柳州市十八中、柳州市二十二中、柳鐵五中、柳鐵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