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人太少被罵吃冷飯,昔日搖滾英雄真的落魄了?

2019-12-16     果醬音樂


12月7號,黃貫中在澳門開演唱會。

媒體們的報道都聚焦在他的妻子朱茵帶著女兒,從貴賓席衝到了觀眾席,不斷站起來為黃貫中吶喊打call。

舞台上的黃貫中賣力表演,台下觀眾卻寥寥無幾,顯得現場有點冷清,上座率粗略估計只有15%。

甚至評論裡面還有人直接diss黃貫中,說他一直在吃家駒的剩飯,都五十幾歲了不如去開個音樂學校。

大家看著手機螢幕里的黃貫中,更多是在扼腕嘆息:

「這可是黃貫中啊!可他怎麼變成這樣了……」

是啊,黃貫中是誰?

人們都在說,他可是那個娶了紫霞仙子的人。

那麼這個蓋世英雄真的到如此田地了嗎?

恰恰相反,堂堂一個黃金時代的香港偶像被「捏造」成一個落魄歌手,這實在是有點過分。

1990—2000年,是大家公認的搖滾黃金十年。

十年占據了一些人生命中的六分之一,似乎中國搖滾的巔峰時刻也被定格在這裡,曾經一大批的搖滾樂隊在這十年里綻放榮光。

在香港就有這麼一支搖滾樂隊,稱不上中國搖滾樂隊的最高水準,卻受當時絕大部分年輕人的追捧,成為他們心中不羈、嚮往自由的象徵——Beyond。

在Beyond尚未成名之前,黃貫中只是一個普普通通有一點點藝術天賦的大男孩,那時候他才21歲。

他喜歡畫畫、會彈吉他,順其自然的認識了不少搞樂隊的朋友,加上他又是學平面設計的,不少樂隊演出都會找黃貫中來幫忙設計海報。

直到有一天,葉世榮的那支樂隊找上了門,對,這支樂隊就是Beyond。

Beyond的吉他手臨時離隊,但演出卻早已定下,他們幾個人急得團團轉的時候,突然想起來了黃貫中。

「哎?畫海報那哥們,我記得你會彈琴吧?」

「會啊……」

「就你了!趕緊來試試!」

於是,黃貫中以一名光榮的救場吉他手身份,加入了尚未出名的Beyond。

很快他們發現,黃貫中彈琴技術真的還不錯,同時他還會識譜記譜,做海報給樂隊省錢......於是黃貫中在熱情邀請下,正式加入了Beyond。

在那些個年頭,這幫草根出身的少年意外的闖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Beyond的第一張專輯《再見理想》,誕生於黃貫中加入的第二年。

雖然從各方面來說,這張專輯不管是錄音還是編曲水平都相當粗糙,卻實實在在的驚艷了香港樂壇。

這個時候的歌曲充斥了很多迷幻和藝術搖滾的元素,同時也不缺力量和狂躁的一面。

比如黃貫中和葉世榮玩兒的Beyond分隊——高速啤機,全是重金屬、硬派,是能讓人聞到血味兒的硬派元素。

直到1988年,Beyond一首《大地》瞬間登上了頂峰,不同於之前的小圈子自嗨,這下所有人都看到了這支好樂隊。

和太極樂隊同台合唱的《浪子心聲》,更是成為當時香港樂壇的佳話。

這群從底層摸爬滾打出來的年輕人,業務能力相當出色,哪怕站到萬人大舞台上,一樣能面不改色的完成演出。

作為主音吉他手的黃貫中,就這樣跟著Beyond繼續發展下去,他們一定能夠成為響噹噹的搖滾英雄,站在舞台上叱吒風雲。

誰又能想到,屬於香港搖滾樂的輝煌時刻在短短几年間被徹底顛覆。

往往天不遂人願,人又能耐天何。

1993年,樂隊靈魂人物黃家駒在日本錄製節目時,從舞台高空墜下,搶救無效去世。一代搖滾巨匠,在他人生的第31個年頭溘然長逝。

隨後,傳奇般的Beyond樂隊分崩離析,樂隊還是徹底完了。

黃家駒之於黃貫中,亦伯樂、亦兄長、亦是目標。

他就像一束直入雲頂的光束,充斥著黃貫中整個世界,他前進的目標、內心噴涌的動力,皆源於此。

有一天,這束光轟然間消失,他的精神坐標也隨之蕩然無存。

他不相信。

黃貫中去找了紋身師傅,在自己的手臂上紋上了家駒一直不願意讓他紋的九紋龍,過一段時間就會再去添一點,留作紀念。

在Beyond徹底解散之前,黃貫中接過重擔,擔任了Beyond的主唱以及創作核心,想要延續家駒的使命。

可是黃家駒的光芒太耀眼,以至於黃貫中始終活在他的影子之下,依然沒有曾經的輝煌。

再加上當時黃家駒給樂隊留下的遺產問題,與黃家強等人起了一些爭端,氣得黃貫中在網上終日大罵。

「我一分錢都沒拿!我自己還能掙!」

但往往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黃貫中的耳朵壞了。

黃貫中本就是一個放蕩不羈的人,在那段時間他更狂躁了。

他去懟香港樂壇,去大罵香港政府,甚至有過一段被封殺的時間,但他從無妥協,毫不在乎。

但是黃貫中後來娶了「紫霞仙子」朱茵,還有了自己的孩子。

就像他自己說的,他自己還能掙。實際上,他也必須得掙。

哪怕因終日暴露在音響之下耳朵已經不好使了,可他還得往前沖。

他去參加商演,去上綜藝,去唱早就唱膩的商業歌曲。

電視節目不能露出紋身,這個老傢伙就用膠帶很隨意的綁在胳膊上,明眼人都能看的出的應付。

這一卷凌亂的膠帶封的住九龍紋身,卻封不住他那顆不羈的心。

他老了,也變得越來越累。

黃貫中在每年的6月30日都會發一條微博幾年逝去的家駒,這次是一張手寫信的照片。

底下的評論也慢慢從早些年的近8000條,慢慢減少到4000,現在已經差點不足1000了。

記得家駒的人越來越少,而黃貫中還要被扣上「消費家駒」的帽子。

黃貫中早就坦然承認自己沒有家駒的天賦,但他會把留下的精神發揚光大。

與其這麼惡意揣測,我更寧願認為黃貫中是從不介意活在他的影子之下。

像《光輝歲月》里唱的那樣:

今天只有殘留的軀殼 迎接光輝歲月 風雨中抱緊自由

唱衰黃貫中不是這一次了,在今年初,一個名為「黃貫中車禍集錦」的視頻出現在網絡上。

曾經的吉他英雄也有彈不動琴的一天。

黃貫中遭到了無數的嘲笑和冷落,甚至有一些他的歌迷,因為現場失誤頻出,都對他粉轉黑。

但你好好想想,他真的落魄至此嗎?

還是有一些比較理智的網友出來否認上面的觀點:

黃貫中這幾年還是在堅持做硬搖,玩的都是地下樂隊,音樂會的上座率人家都不一定在乎。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去年六月份,黃貫中和其他四位在香港搖滾樂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老炮,像當年的「縱貫線」一樣,在天命之年走到一起,組建了一支樂隊——Hong kong Band。

這五個人攜手合作了一首新歌《Rock and Roll 膽生毛》,每個人都有參與創作和演唱的部分。

他們在紅館舉辦了兩場演唱會,意外造成了空前絕後的反響。

就算他們年事已高,無論是嗓音還是體能都和年輕時完全不能比,但台下的歌迷依然每一首歌都能響起大合唱。

這兩場演唱會直接爆滿,不僅粉絲極其熱情,他們也從中看到了人們眼中懷念的那個搖滾樂輝煌時代的渴望。

「我唯一的使命感只會體現到對待Beyond的樂迷身上,就如我之前說過,是他們造就Beyond的,所以我只會對他們負上使命感。」黃貫中這樣說道。

就算全世界對他有偏見,但決不妥協、毫不在乎,依然保持著自己對音樂的熱愛,做著他最初的夢想。

就算上座率很差又怎麼樣,就算已經年過半百、聽力衰退又怎麼樣?

他還是會拿起自己的舊吉他,像曾經承諾過的那樣,義無反顧的走上舞台,高喊著:「rock and roll!」

就算燥不動,但你如果看他的眼睛,就算55歲了依舊閃著清清朗朗的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J_vD28BMH2_cNUgH2X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