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港西鎮青年咬定「五棚」不放鬆

2020-06-28     上海崇明

原標題:點贊!港西鎮青年咬定「五棚」不放鬆

五棚

vs青年

自全區動員開展「迎花博、治五棚」專項行動以來,港西鎮青年爭當人居環境整治「宣傳員」「先鋒員」「表率員」,主動作為、奮力擔當、衝鋒在前。他們是挨家挨戶宣傳動員、一磚一瓦幫拆幫清,在農村優化人居環境中綻放青春光芒,不負青春韶華。

今天

讓我們聽聽

港西鎮青年治「五棚」的故事~

吳群花

有搭有檔,講究技巧

事半功倍,成功在望!

問:「你拆五棚的『鬥爭』史,應該在北雙村的時候比較多吧?」

答:「是的,兩年多在北雙和「五棚」的鬥爭,使我積累了很多實戰經驗,增強了底氣。為我回富民村繼續開展整治工作打下了基礎。」

問:「那在這段時間的整治過程中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

答:「主要原先有點工作基礎打底,村民也比較熟悉。不能說印象深刻,應該是做群眾工作的一點感悟。」

界西4隊的陳阿姨是一位家庭主婦,丈夫每天上班早出晚歸,而她每周都要去上海照顧獨自在家的小孫子,只有雙休日回家洗洗曬曬,平日基本見不到面。

剛到富民村任職的周六,吳群花為了了解界西4隊的五棚情況,決定去隊里挨家挨戶、走走看看、實地了解、宣傳動員。由於陳阿姨和吳群花基本算「老相識」,一見面就激動地聊了起來。在聊天過程中,吳群花發現陳阿姨宅後有一間五棚,十分礙眼。村幹部的「職業病」告訴她:這個棚,必須要拆!

吳群花開展五棚整治宣傳動員

問:「那你是單刀直入,直接說要拆五棚嗎?」

答:「沒有,直接說對方肯定不同意。我就從她家居住環境說起,然後假裝要參觀她家院子,挽著她一起。」

問:「先套近乎。」

答:「對。然後繞到宅後的時候,我就委婉地和她說,陳阿姨,你看看你家房子、院子真的乾淨、好看,但是你宅後的這個小棚子好像有點歪歪倒到,是不是考慮拆掉?」

農村人都喜歡「儲存」一些看似破舊,但說不定會派到用場的東西(當然,這些東西也可能一輩子也拍不到用場),比如:舊磚瓦、舊木板、舊門板等等。

問:「那陳阿姨怎麼回復?」

答:「她說,這個棚我覺得蠻好的呀,我是不捨得拆掉的。」

問:「不捨得拆。」

答:「對,但在我腦海里,就是你只要說『不捨得』,那肯定也能找到讓你『捨得』拆的方法。」

第二天,吳群花再一次來到陳阿姨家,從聊照料小孩到買汏燒曬、從聊社會新聞到時事政治、從聊農村環境到人居優化...一步一步繞道五棚整治上。

問:「陳阿姨是不是有種被『套牢』的感覺?」

答:「本身我和陳阿姨關係也是蠻好的。她就說,群花你怎麼這麼看不慣我的棚呢,千方百計要拆掉它。」

在吳群花好說歹說、軟磨硬泡下,陳阿姨表示拆棚這種「大事」要和家裡人商量一下。做群眾工作像「下象棋」一樣,要你進我退、你退我進。吳群花接下來的一句基本等於將了陳阿姨一軍,她說:「好,你和叔叔商量一下,但我知道,這個家還是由你做主的。」又隔了一天,正巧界西4隊一戶農戶拆五棚,吳群花連忙叫上幫拆隊長一起前往陳阿姨家。

問:「幫拆隊長是和陳阿姨有什麼親戚關係嗎?」

答:「就認識。其實有些工作還是需要兩個人一搭一唱,這樣效果更好。」

「一搭一唱」的雙簧模式,就像象棋中的「左右夾攻」,讓「將」無處可逃。也的確,這樣的工作方法起到了作用,陳阿姨被「美化環境、安全隱患、鄰里關係」等等方面的內容聽得「雲里霧裡」,最後只得擺擺手說:「既然你們都覺得我這個棚不好看,那就讓你們拆了吧。」

只要答應拆,全部好商量。為了防止陳阿姨的突然變卦,第二天早上6點,吳群花就帶著幫拆隊來到陳阿姨家,拆除了五棚。吳群花心中這個「礙眼」的棚算是徹底解決了。

馬小花

只要揣著1%的希望

都不能有放棄的念頭

界西2隊沈老伯的家,用四個字形容就是「柴草大戶」。如何「大」?宅子周圍一圈堆的柴草基本像一座小型圍牆了。

馬小花回憶說,第一次上門是4月份,當天和沈老伯說要清理宅前屋後堆物以及要拆除破舊五棚的時候,沈老伯當場就答應了。對馬小花來說,這簡直就是「輕而易舉」的成功。可能是被喜悅「沖昏」頭腦了,馬小花也沒多想,就想著等隊里多幾戶人家同意拆五棚時一起拆。過了一周,界西2隊有4、5戶農戶都同意拆除破舊五棚了,馬小花便帶著工作人員來到沈老伯家準備測量五棚面積,卻直接被沈家阿婆趕了出來。沈家阿婆不留情面的說:不拆!不可能拆!誰告訴你拆的!

問:「當時聽到說又不願意拆了,心情怎麼樣?」

答:「很失落,發現原來就沒有一下子能拆掉的棚。」

問:「那後面想怎麼攻克?」

答:「就想著,那就繼續做工作吧。」

女人似乎都是善於觀察的,馬小花發現沈老伯家主要由女主人「拍板定奪」。此外,在和沈老伯兒子和媳婦溝通的時候,小夫妻倆十分贊同拆掉五棚,清掉柴草,但他們說:我們講的話老太太是不聽的。看來,沈家阿婆才是拆除五棚的關鍵。之後,馬小花每天下班後都會去沈家阿婆那坐一會,聊聊天,嘮嘮家常。但每次,只要講到「五棚」,沈家阿婆會瞬間「晴轉陰」,不再搭理馬小花。

沈老伯宅後是一戶失獨家庭,家裡五棚原先建的十分規整、漂亮,但當村裡上門做工作的時候,本家想都沒想直接答應拆除。沈家阿婆目睹了他們拆五棚的全過程,還勸說:「噢喲,這麼好的房子,你們怎麼捨得拆。」男主人說:「這些都是身外之物。每天看到村幹部頂著大太陽一家一戶宣傳,有時還會被罵兩句,我感覺他們都不容易,我們村民配合他們也是應該的。」沈家阿婆聽完便不再說什麼。但在馬小花眼中,沈阿婆的沉默卻是一絲希望,便補充說道:「阿婆,如果你答應拆掉五棚,我們肯定幫你弄得乾乾淨淨。」

沈家阿婆沒有應答,轉身就回自己家了,在家門口,她喊道:「小花,如果能幫我整理乾淨,那明天我等你們。」

問:「聽出來沈家阿婆願意拆了,有沒有一點小興奮?」

答:「當然,這樣子,界西2隊的五棚就全部完成拆除。」

問:「那最終怎麼樣?」

答:「最終拆掉了,而且整整幫沈老伯家清運了5大車的柴堆,場面那叫一個壯觀,現在他家看上去就很整齊、舒服。」

楊歡

這家「硬骨頭」能啃下來

我也佩服我自己

如果說沈老伯家是「柴草大戶」,那這家就是「五棚大戶」。楊歡笑著說:「他家,雞棚、鴨棚、羊棚、柴棚樣樣齊全。我們要拆的典型他家都有樣板棚。」這就是富民8隊的祝某一家。

祝某一家情況比較特殊,老夫妻的兩個兒子一個重殘無業,一個患病無法乾重活。家裡基本就靠老夫妻倆的農保以及圈養的牲口來維持生計。為增加收入,夫妻倆也加入了村裡的「幫拆」隊,日常協助幫忙拆除破舊五棚。「原本想,他們經常性幫忙拆五棚,那耳濡目染肯定知道鎮、村對五棚整治的決心。」楊歡說:「所以,我就『大膽』地直接上門,開門見山地說要拆他家五棚的事。」

問:「有直接答應嗎?」

答:「如果直接答應,那我會感激涕零的。祝某當場強硬地表示——不可能拆。」

問:「那怎麼辦?」

答:「不願意拆其實也是在情理之中,本身家庭條件不好,圈養的牲口都是為了生活。考慮到他們都是幫拆隊一員,還是想以思想動員為主。同時,結合村裡的一些幫扶措施以及隊長與他們的交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問:「效果如何?」

答:「最初還是十分堅定的拒絕拆掉五棚。跑了差不多有5、6次,當時都準備放棄了。之後有一次聽到他們的理由從『不可能拆』變成『不捨得拆』,我就覺得這個五棚我還是能拆掉的。」

就是因為從『不可能』到『不捨得』,讓原本準備放棄的楊歡看到了『可能』。在迎接區里五棚整治驗收前一個禮拜,楊歡天天到祝某家做思想工作。此外,只要有五棚拆除任務,都會叫上祝某夫妻倆,為的就是讓他們切身感受到政府拆除五棚的力度和決心。楊歡知道,單做思想工作肯定不是長久之計,他明確和祝某一家說,如果不配合整治五棚,那原本享受一切困難補助從今以後將不再享受。

為了讓祝某一家有更深的思想觸動,楊歡帶著祝某夫妻倆來「參觀」了一戶有五個羊棚的農戶家的拆除現場,現場的畫面讓祝某夫妻倆感到震撼,夫妻倆表示難以置信,他們經手的都是一些破小五棚,而這五個大羊棚硬是被大型機器夷為平地。楊歡看出祝某夫妻倆思想上的鬆動,當場表明態度:「如果你們願意拆,村裡提供材料和人手,幫你們家裡的牲畜、柴堆規整好,肯定比原來漂亮、整齊。當然,你再想想,以後你們小兒子娶媳婦,如果家裡環境亂糟糟的,哪個小姑娘願意嫁過來!」祝某夫妻倆聽完相互看了一點,表示要回家商量一下。

問:「結局是不是圓滿的?」

答:「非常圓滿。在迎檢前兩天,把『五棚大戶』拆了,當然也幫他規整了一塊地方作為養殖區域。」

問:「有沒有覺得非常自豪?」

答:「不能說自豪,但覺得辛苦和付出是有收穫的!」

五棚整治,我們在行動!

港西青年,你們好樣的!

作者:美麗港西

編輯:陸海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GUa-3IBd4Bm1__YNg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