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椒一在建大橋垮塌
9月1日,安徽滁州全椒縣江北大道跨襄河大橋施工中,鋼結構支架垮塌,導致部分施工人員落水,相關部門迅速趕赴現場布置。截至當天下午7時,事故造成2人死亡,2人失聯,另有15名落水人員,被送醫救治後傷情穩定,無生命危險。目前現場搜救等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
安徽池州長江公路大橋建成通車
歷時近5年,池州長江公路大橋於8月31日上午建成通車。
據悉,池州長江公路大橋項目於2014年12月底開工。建成後,全長約5.8公里,為不對稱混合梁雙塔雙索麵斜拉橋,主跨828米,在國內同類型橋樑中跨度位列第四,安徽第一。過江大橋、引橋及接線路段採用雙向6車道,其餘路段為雙向4車道,設計車速為100公里/小時。
據介紹,大橋主塔應用了「皮膚功能」混凝土,即一種性質和功能梯度變化的新型非均質復合混凝土材料。同時,施工方採用了鋼橫樑集聚錨錨固技術,將主塔108根斜拉索錨固在6道鋼橫樑上,整體呈放射狀伸向橋身。這些新材料、新工藝,改變了大橋主塔的受力結構,提高了索塔塔柱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耐久性和觀賞性。
另外,位於池州的九華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大橋設計時結合地域文化特色,主塔為花瓶型,塔柱猶如合十的雙手,鋼橫樑外包琉璃黃色鋼球如佛珠。
據了解,池州長江公路大橋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中濟南至祁門高速公路跨越長江的關鍵性工程,北岸為銅陵市樅陽縣,南岸為池州市。池州長江公路大橋建成通車後,從樅陽前往池州就不必繞行,原本一個半小時的車程被縮短為半小時。
石首長江大橋完成荷載試驗
9月1日,石首長江大橋完成荷載試驗。檢測顯示,大橋受力狀況等均滿足設計要求。該大橋有望在國慶期間通車,結束石首人民依靠輪渡過江的歷史。
荷載試驗是大橋通車前的一項關鍵檢測,將為後續交工驗收、運營管養等提供技術依據,此次荷載檢測包括橋樑結構靜載、動載試驗,主橋線形與索力、關鍵部位外觀等多項檢測工作。
據悉,大橋上安裝了數百個傳感器,靜載試驗時,54輛工程車停放在指定位置對橋樑各個部位產生的應力參數等,通過傳感器傳輸到檢測系統中。動載試驗則是讓6輛工程車並成一排,分別以10公里、20公里……70公里等不同時速行駛,採集制動、跳車等動態橋樑振動參數。
荷載試驗從8月26日至9月1日,共計7天。測試結果顯示,本次工況下主梁最大擾度、最大塔頂偏位均在計算控制範圍之內,符合設計要求。據介紹,石首長江大橋荷載試驗完成後,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將召開荷載試驗評審會。通過後,該橋就具備了通車條件。
石首長江大橋是國道G234興隆—陽江跨越長江的控制性工程,也是湖北「953」高速公路網縱五線「棗陽—石首」的過江通道,起點順接潛江至石首高速公路江陵段,終點接江南高速公路,全長39.723公里,設計時速100公里。石首是全省唯一的一江兩岸卻未通長江大橋的縣市,該橋通車後將結束石首群眾長期依靠輪渡過江的歷史,兩岸群眾過江僅需5分鐘,從武漢開車到石首從4小時縮短至2小時。
漢口岱家山大橋主線貫通
岱家山大橋及兩岸接線工程,已於8月底實現橋樑主線貫通。
岱家山大橋及兩岸接線工程起於漢黃路-岱山路口(江岸段),止於漢黃路-漢口北大道(黃陂段),主線全長約3公里。新的岱家山大橋與老的岱家山橋並行不悖,一起跨過府河河面。
老的岱家山橋建成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為雙向兩車道,此前是黃陂南部地區數十萬居民往返漢口的首選線路,但較為破舊狹窄。而新橋寬得多,橋面為雙向六車道,路面已經局部刷黑,兩側的路燈均已安裝完畢,僅剩下交通附屬設施的施工。
據相關負責人說,新的岱家山大橋設置了三環線互通立交。待工程全部完工後,大橋將替代岱山一橋、岱山二橋,進一步緩解岱黃高速府河大橋交通壓力。
常泰過江通道主橋即將開建
常泰過江通道CT-A1標段工程將於9月1日正式開工建設,工程內容包括公鐵(跨江段)主航道斜拉橋北塔5號墩沉井基礎、承台、塔座及橋樑配套工程的施工。CT-A2標段工程,包括主航道斜拉橋南塔6號墩沉井基礎、承台、塔座及橋樑配套工程的施工。
大橋採用「高速公路+城際鐵路+普通公路」方式過江,是世界首座一橋三用的跨江大橋。上層橋面布置為6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里;下層橋面上游側布置為2線城際鐵路,設計時速200公里,下層橋面下游側布置4車道一級公路,設計時速80公里。
常泰過江通道位於泰州長江大橋下游30.2公里,江陰長江大橋上游28.5公里,南北分別連接常州與泰興。大橋全長5.3公里,為公鐵合建橋樑工程,其中主航道橋採用2440米雙層斜拉橋方案,主跨1176米,為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
同時,大橋採用多項新材料、新結構,其中,2100兆帕級高強度耐久型平行鋼絲斜拉索,在同類橋樑中強度最大,超過目前在建的滬通長江大橋2000兆帕拉索強度。
這座超級大橋配備了超級「大腳」,大橋主塔採用圓端型沉井基礎,沉井面積相當於13個籃球場大,為世界最大面積水中沉井基礎。
常泰過江通道的建設,將極大地推進長江經濟帶立體走廊的構建,提升常州與泰州兩地往來的便利性。據測算,今後常州居民過江去蘇中、蘇北,至少可節省半小時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