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熱點,點擊關注
但凡遇到突發的、重大的「不可抗力」事件,旅遊業無疑都是遭受重創的行業之一。「非典」時如此,汶川地震時如此,今年又是如此。對於島城的旅遊企業而言,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無異於一場「寒霜凍」,而「冰凍三尺只因一日之寒」。何時解凍,無人知曉。撐下去,困難重重;倒下去,如何甘心?困境之下,每一家旅遊企業都在尋找自救的良方,面對記者的採訪,他們表達了共同的心聲:咽下苦痛,滿懷信心,期待春天。
現狀:
從接單忙到退改簽
「對於2020年的春節,很多人期待已久,因為他們已經為自己和家人預訂了一個美好的新年旅行。」據青島郵輪旅遊發展聯盟秘書長孫齊介紹,經過去年一年的行業推廣和市場培育,青島的郵輪旅遊已經呈現出良好的上升趨勢。早在2019年年底,不少遊客就開始預定從春節至2、3月份的郵輪旅遊項目,這期間青島共有十幾艘郵輪靠港,上座率都達到90%以上,因此春節前聯盟旗下的各家旅行社都因接單而忙得不亦樂乎。然而這場疫情卻給郵輪旅遊帶來了沉重的打擊,目前,自2月4日起至3月底的郵輪旅遊全部取消,初步估算損失在兩三千萬元左右。
郵輪旅遊企業如此,其他旅遊企業亦是。「因為人員不能流動,導致我們很多的旅遊項目無法正常營業。景區封閉,裡面的營業場所和旅遊項目也無法正常開展。」青島旅遊集團有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青島旅遊集團下屬的奧帆中心、奧帆博物館、國際會議中心等標誌性景點均處於封閉狀態;海洋旅遊、輪渡都處於停航狀態;出入境簽證和地接組團業務方面也處在停滯狀態。目前的狀態如果持續到3月底,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和旅遊直接相關的收入會下降八成以上。
「對於其他服務行業來說,暫停營業僅僅是關門謝客,但對於旅行社來說,取消出團,並不意味著工作結束了,而是意味著一項艱苦工作的開始。」據中國旅行社總社(青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立鋼介紹,旅遊業暫停經營後,他們公司便陷入了大批量的繁瑣的退訂工作之中。「春節之前,在我們公司預訂出行的有五六百人,每一單都要核對、溝通、退款,包括機票、酒店、門票等。相比之下,國內游的退訂工作還容易處理,但出境游就不那麼簡單了。」面對龐大的工作量,工作人員加班加點,不能到單位工作,就在家裡辦公,力爭為消費者挽回損失。令他們感到欣慰的是,所有遊客不但非常理解,而且全力配合,沒有人提出任何異議和無理要求,可見青島遊客的素質相當高。目前旅行社的直接經濟損失大概在五、六十萬元,如果算上停業期間的房租、人員工資、經營費用等,損失更大。
走勢:
蕭條狀態或許半年
「相對於其他旅遊產品,郵輪旅遊應該是恢復最慢的一個。」孫齊說,由於郵輪體量大、遊客多,人員構成相對複雜,加上近期有的郵輪上出現新冠肺炎感染人群,因此短期內會影響大家的出遊信心。就算疫情能很快過去,這種出境長線游的增長也不會太快。好在上半年計劃停靠青島港的郵輪不是很多,大部分郵輪都是在下半年到港,而且今年10月份青島還將迎來亞洲最大的豪華郵輪「MSC地中海榮耀號」,所以整個上半年青島的郵輪旅遊都會是蕭條狀態。孫齊說:「儘管我們預計下半年的郵輪旅遊會出現回暖,但因為全球的郵輪公司都是提前一年就制定好航線計劃,所以就算青島市場需求旺盛,郵輪公司也不太可能改變原有計劃,因此下半年『航班滿座』就是最好的結果了。預計經過這次疫情後,人們在選擇郵輪旅遊產品時,會更傾向於高端的海景房、陽台房。」
相比郵輪旅遊,中旅總社(青島)對旅遊行業的未來走勢更樂觀一些。周立鋼說,從「非典」時期的經驗來看,疫情解除後,旅遊業會有一個報復性的反彈,畢竟大家在家裡悶了幾個月,身心都渴望放鬆,而且旅遊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相信到時候人們的需求量會很大,但會不會發生「井噴」現象,現在還很難說。由於今年的疫情蔓延之廣、人數之多都遠超2003年的「非典」,加上學校、企業全都停擺,即使疫情結束,孩子們的暑假是否會縮短、企業是否要加緊工作,這些都是影響人們出行的重要因素。「我們預計出境游、長線游也許不會有太大增長,而國內游、省內游、周邊游、鄉村游等產品或許會增長更快。」
應對:
苦練內功等待覆蘇
雖然疫情令青島的旅遊行業遭遇重創,但所有的企業都是一個想法,那就是暫時不考慮經濟收入,先保證人們的生命安全,與國家共克時艱。「這不是我們的個例,全國都處在同樣一種狀態。」青島旅遊集團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研究,集團現在一方面按照規定防控疫情,一方面抓復工抓生產。除了延遲調整一些項目的時間順序,怎樣將線下與線上結合成為主要的轉型方向,「從物理空間上解決不了的,我們可以從網絡空間上來來爭取。」像集團下屬的體育公司,正積極對接阿里體育、華為體育等平台,將培訓搬到線上平台開展。這段時間,也是集團調整結構、積蓄能量的時期,利用這段時間,集團做了大量營銷推廣計劃,尤其是景區方面,春節期間一點沒閒著,在做整個大景區的商業規劃和布局,「這些方案即使沒有疫情也要做,現在是正好遇上這個時間點了。」疫情一旦過去,旅遊業將可能迎來一個爆發期,到時候準備會更加充分。
周立鋼說,從長遠來看,旅遊市場潛力巨大,旅遊行業仍是一個陽光產業,不會因為這次的疫情黯淡下去。當下我們需要做的,一是增強信心,相信我們有能力打贏這場疫情攻堅戰。另外,目前國家對旅遊企業已經出台了相應的支持政策,估計疫情結束後還會有一些扶持政策出台,所以我們相信旅遊業還會再現輝煌。二是應對現狀,努力尋找資金支持,解決現金流問題,特別是中小企業要努力挺過這一關。三是利用這段時間苦練內功,尋找短板,積極自救。苦練內功包括不斷研發旅遊產品、強化業務能力、細化旅遊服務,推出更符合需求的旅遊產品,應對市場復甦後的需求。之前我們只顧忙於業務,沒有更多地關注業務模式、經營模式的創新,趁現在停業正好可以進行梳理,比如企業如何抵禦風險、如何應對不可抗力因素等等。
「這段時間,有的行業一夜之間就轉向線上,然後創造了很大效益。實際上這是他們前期線上數字化經營有著深厚積累的結果。」青島旅遊集團負責人表示,現在的很多經營實現了數字化,那麼他們在這一次的疫情危機中就更容易找到脫困的辦法甚至是發展的機遇,「如果之前沒有積累,現做肯定是來不及的。」這方面青島旅遊集團在服務本地市民方面有一些積累,「但是還是遠遠不夠。」通過這次疫情,這是應該值得反思的,「我們要向一些IT企業學習,把我們的生產要素都搬到網上去。」另外,疫情之後,健康養生和旅遊活動結合的產品,是未來一個重要的方向,在這些方面做一些儲備是有必要的。另外,我們還要內外兼顧。「青島940萬人口,蘊藏著巨大的潛力,針對本地市民的旅遊服務、生活服務,將作為我們一項重要的內容發展。」
在疫情面前,青島的幾家國有旅遊企業都表現出了強大的擔當精神。停業通知下發後,青島郵輪旅遊聯盟立即與在外出行的團隊取得聯繫,讓他們在國外採購國內急需的口罩、護目鏡等醫療衛生用品,回國後全部捐給了青島和武漢的醫療單位。同時,他們還配合文旅部門進行行業調研,統計損失數據,為支持和幫扶旅遊企業提出一些建議。在退改簽的過程中,中旅總社(青島)有限公司寧願自己虧本,也不讓遊客蒙受損失。疫情來臨後,青島旅遊集團第一時間決定對合作的中小企業免除房租、給予扶持和幫助,為中小企業增加了抗風險的能力。「在省市出台政策之前我們已經提前做了,暫定免一個月,後邊根據實際情況可能還要追加。」青島旅遊集團有關負責人說。
「兄弟一心,其利斷金。」有了這樣的勇於擔當和守望相助,相信青島的旅遊行業一定能共同度過寒冬,迎來春暖花開。
靜待春暖花開!
來源| 早報記者 李慧 單蓓蓓
編輯:大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8zaVHAB3uTiws8Ksf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