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赦!中秋佳節,回家團圓

2019-09-13     和田網警巡查執法

來源: 綜合中央政法委長安劍、新華社

2019年6月2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發布特赦令,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對部分服刑罪犯予以特赦。

經過有關部門的有序高效工作,一批符合特赦決定規定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女性罪犯在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前夕被依法釋放。他們紛紛表示,感謝黨和國家對他們的無比關懷,一定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做一個對社會有用,對家庭負責的守法公民。

1

有生之年

還能和家人再次團聚

「共產黨的政策好!」77歲的彝族罪犯烏尼某某會的漢語不多,當他在民警的攙扶下走出高牆鐵門,看到迎接他的親人那一刻,烏尼某某布滿溝壑的臉上老淚縱橫,嘴裡不住地說著「卡沙沙」。

在彝語中,卡沙沙是感謝的意思。

對老年人的特殊關愛和幫助,從烏尼某某入獄的那一刻起,就沒有停止過。

嚴重的肛瘺、腰椎間盤突出和高血壓……2016年入獄服刑時的烏尼某某患有多種疾病,在獄中民警對他的幫教時曾親口說,自己有輕生的念頭。

烏尼某某是文盲,卻掌握著木工、鐵匠等技能,案發前製造槍枝並販賣,持槍者因盜劫案被捕,供述了槍枝來源,烏尼某某罪責難逃,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在四川甘孜監獄服刑。

2016年底的一個夜晚,他在獄中肛瘺發作,是監獄醫生帶著手套,將他露出體外的腸子一點點塞回體內,然後由民警駕車,連夜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折多山,將他送至成都就醫,並最終治癒了這樁頑疾;在監獄領導的指揮下,同監舍服刑人員日復一日地照顧烏尼某某的生活起居,幫其洗澡、洗衣甚至洗內褲、襪子;因為年邁,他的聽覺不好,民警還自費購買了助聽器送給他……漸漸地,年過七旬的烏尼某某慢慢恢復著生活下去的信心。

決定性的改變來自一次親情幫教活動,民警們請來了烏尼某某的老伴和子女,與他面對面交流。烏尼某某從親人口中得知:因為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彝族鄉的家人們「日子越來越過得」,生活越來越好!

「活下去,在有生之年與家人團聚!」在獄中他積極改造,配合管理,對「團聚」二字的嚮往,重新燃起了他生活的信念。

2019年6月2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特赦令的日子,和家人團聚的希望,從心中的小火苗,變為照亮烏尼某某回家路的太陽。

為把黨中央德潤人心的仁政,以及對老殘罪犯的體恤落到實處,調查、取證、評估、公示、核查、審理……監獄、檢察院、法院通力配合,以最快的工作效率完成特赦案件的各項工作,烏尼某某符合「年滿七十五周歲、身體嚴重殘疾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條件,在9月3日被甘孜州中級人民法院宣告特赦。

甘孜監獄大門口,烏尼某某一家揮淚團聚。彝族鄉的社區幹部也專程來接他,社區幹部馬海烏達接受採訪時告訴長安君:目前烏尼家的長子是村會計,其他兩個兒子務農,種植花椒、玉米、土豆為主,近年來生活如同芝麻開花節節高,四個女兒也都出嫁,各家的條件都不錯,完全具備了贍養老人,讓其安享晚年的條件。

「我真心感謝共產黨,真心感謝這個偉大的國家!」團圓的希望化為現實,美好的日子照亮未來,彝族老人對國家充滿感恩之情。


2

特赦令給了我重生的希望


「當我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時,想到家中還有年幼的孩子無人照顧時,頓時對生活和未來失去了信心,而習主席頒布的特赦令又給了我重生的希望,感謝習主席,感謝政府,感謝監獄警官在炎熱的夏天為我奔波取證。」站在法庭上的劉某宏激動的心情久久未能平靜,「中秋佳節馬上就要到了,能夠在這樣的節日與家人團圓是我不曾想到的事情,這個節日我會好好陪陪兒子。」

2018年,劉某宏因賭博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服刑期間,不幸的事情在這個家庭發生,劉某宏的丈夫在2018年11月27日去世,留下了僅14歲的兒子小偉獨自一人在親戚家。「感謝特赦,讓媽媽回家,我不再孤單了。」小偉說,他會努力學習,將來做有益於國家的人,回報社會。

2019年9月2日,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劉某宏完全符合特赦的條件,根據特赦令的相關規定依法予以特赦。

當天,劉某宏的姐夫也來到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他說,習主席的特赦令,讓我們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對女性的特殊關懷,讓這個瀕臨破碎的家庭重拾往日的溫暖。


3

對國家和社會造成的

傷害要用一生來彌補

在北京市監獄管理局所屬天堂河女所,剛剛過完19歲生日的田某從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法官手中拿到了特赦裁定書。1年多前,失戀後的她開始沉淪,夥同他人實施敲詐勒索犯罪,最終獲刑入獄,刑期1年10個月。

「被抓的那一瞬間,我的內心反而輕鬆了。」在隨後召開的北京市監獄管理局特赦教育大會上,田某這樣剖析自己:非法所得雖然讓她吃穿用都比別人好,但依然難掩內心空虛。「我很清楚,那些錢是以傷害別人為代價,不是堂堂正正掙來的。」

「經過綜合評定,我們認為田某服從管理,學習認真,態度端正,在班內能夠幫助學習吃力的罪犯學習,綜合表現良好,無違法違紀行為。」天堂河女所副所長張擁春說。

2019年6月底,田某在所內每晚組織集體觀看新聞聯播時獲悉了特赦這一消息。「看到自己符合『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剩餘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特赦條件,我非常高興、非常激動。」隨後,田某就書寫了申請書。2個月後,她迎來了人生的轉折——特赦申請獲批。

田某告訴記者,被赦了刑並不意味著赦了罪,以前對國家和社會造成的傷害要用一生來彌補。「在女所的這些日子,女兒有了很大改變。長大了,也懂事了。」從山西老家趕來接女兒的田某父親告訴記者,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一家人中秋前夕可以重聚,萬分感激。「我一定會倍加珍惜,履行好做父親的責任,引導她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4

謝謝你們,

我一定好好做人!

相似的一幕也發生在9月4日的海南省三江監獄。在這所監獄內的科技法庭上,海南省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法官宣讀了對張某海的特赦裁定書,張某海在未滿18歲時犯下詐騙罪,符合「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剩餘刑期一年以下」的特赦條件。

「他7歲就會自己洗衣、做飯,絕對是一個好孩子,只是誤入歧途,非常感謝政府給他這次重新做人的機會。」對於提前離開囹圄的孩子,母親對張某海的未來充滿希翼。

他回到家,家裡不僅有等他團圓的父母,一路陪他同行的,還有監獄的民警、村委會的幹部、司法所的工作人員……從罪犯到特赦對象,張某海在國家政策的幫助下邁過了第一道門檻,今後生活工作中的困難會有更多人陪他共同面對。

工作做到細微之處,計劃放到長遠之處,特赦工作的開展每一步都在拓展著特赦對象的人生。每一次台前的歡聚,都是幕後監獄民警數千公里的奔波,是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村委會等相關職能部門歷時兩半個多月馬不停蹄的工作。

當大家上車準備離開時,天上下起了雨,張某海從屋裡跑進雨中,朝一直關心幫助他的人一字一句的認真說道:

「謝謝你們,我一定好好做人!」

特赦一個人,還要放飛他的希望,無數人的努力,只為了一句「一定好好做人」的承諾能夠兌現。相信在寄託了人們思念親友、期盼團聚的中秋月圓夜,與親人的團圓將感召著他們,讓心與社會團圓,讓未來與希望團圓。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之際,他們的特赦之日有了另一層含義——團圓日,各地政法機關加緊特赦工作的節奏,為的就是讓這些特赦人員能儘早和家人團聚。在中秋這一寓意團圓的傳統節日裡,把黨中央明刑弼教的重大政治舉措、法治舉措落實到他們的身上,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滋潤他們的心靈,感召他們的靈魂,把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6kCK20BJleJMoPMyZ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