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採購貧困地區農副產品工作推進會10月17日在北京舉行,面向政府採購的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台也同時上線。如何通過政府採購做好消費扶貧?
如何讓貧困地區的農副產品找到更多銷路?政府採購政策正在發揮作用。記者從現場了解到,目前我國共有832個國家級貧困縣,17日上線的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台上就集中展示了832個貧困縣的農副產品,這一平台實現了網上交易、物流跟蹤、在線支付、產品追溯的一站式聚合,鼓勵各級機關、央企和地方國企等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貧困地區的農副產品。
財政部國庫司司長 王小龍:財政部會同國務院扶貧辦、供銷總社積極研究運用政府採購政策支持脫貧攻堅,印發了有關政策文件和實施方案,鼓勵各級預算單位預留一定比例,用來採購貧困地區的農副產品。這項穩定、有預期、可持續的採購支持政策,可以有效帶動貧困人口脫貧增收,把黨中央惠農扶貧的政策紅利實實在在落到貧困地區群眾身上。
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司長曲天軍說,政府要帶頭做好消費扶貧的示範,並且形成制度性的安排。
國務院扶貧辦社會扶貧司司長 曲天軍:以往各級預算單位參與消費扶貧工作,主要還是靠動員、憑自覺,沒有制度性要求和系統性安排。出台這項政策的目的就是依託政府採購這一重要的調控手段,從財政資金支出源頭提出要求,通過各級預算單位示範採購貧困地區的農副產品,帶動形成消費扶貧的熱潮。
記者了解到,與其它網絡銷售平台不一樣的是,目前上線的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台的突出特點是公益性,實行「零收費」政策。除了一些代收的通道費、第三方服務費和履約保證金等,平台不會向供應商收取入場費、平台使用費等相關費用,也不會向採購單位收取交易服務費等。在交易模式上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購,類似於淘寶購物;另一種是競購,採購人發布需求,供應方進行響應,雙方約定商品的數量、價格、交付方式等。
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台截圖
作為貧困縣代表,雲南省永勝縣委副書記、財政部駐永勝縣定點扶貧工作隊隊長魏高明說,在產業扶貧政策的支持下,貧困地區的農副產品大多已形成規模效應,但是如何走出大山、找准銷路成為這一階段扶貧的重點。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台幫貧困地區的農副產品找到了一個有潛力的市場。
雲南省永勝縣委副書記、財政部駐永勝縣定點扶貧工作隊隊長 魏高明:我們雲南永勝縣通過這幾年的脫貧攻堅工作,相關產業已經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現在有了產品,最缺的就是市場。通過這個平台,我相信能夠把我們貧困地區的農副產品、具有高原特色的農副產品、優質的農副產品,帶向大城市,帶向城市的餐桌,讓貧困地區的老百姓既豐產,又豐收,同時促進當地企業和老百姓把產業做強、做大。
本文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經濟之聲(記者 劉柏煊)
圖片來源於網絡
轉載編輯:李沛 //責編:楊瀅 // 監製: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