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幼兒來說,他們在入園前的絕大部分時間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度過的,所以自然就會出現和父母親親、抱抱、摟摟等親密姿勢。
可一旦孩子進入幼兒園,就有必要教給孩子如何正確表達「喜歡」這種情緒,如果繼續使用「親親」這種方式怕是不太合適。
這不,之前就有一個男童因為使用「親親」的方式來表達對老師的喜歡而遭到了拒絕,這也使得場面一度比較尷尬。
男童想要「親親」女老師,老師猶豫後選擇拒絕
幼兒園裡,小朋友們正跟著老師一起做遊戲,大家玩得非常開心。可是突然,有一小男孩從人群中跑了出來,徑直跑到了老師面前。
正當老師疑惑不解時,只見男童伸直了脖子,向前探了探,撅起了小嘴,老師這才明白了過來,原來男童是要親自己。
面對突如其來的親親,老師顯然有些不知所措,場面也是一度有些尷尬。就在老師醒過神來,猶豫了一下後,她選擇了拒絕。
男童沒想到,自己只是想要表達一下對老師的喜歡,老師居然拒絕了,這讓他有些傷心,表情一度比較傷感。
看到孩子這傷心的表情,老師竟然被逗樂了!稍後,老師也非常耐心地和孩子解釋了為什麼不讓男童親自己,因為親親並不是向別人表達喜歡的正確方式。
分析
本來只是孩子一個比較單純的舉動,沒想到一些網友卻對老師的做法提出了批評,認為其太矯情,明顯是嫌棄男童。不過也有相當一部分網友十分支持老師的做法,他們認為老師做得對,讓男童懂得保持和異性之間的距離更有助於對其進行性教育。
其實,幼兒在入園前,家長用親親來表達對孩子的喜歡之情是很正常的,那孩子入園後繼續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老師的喜歡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對孩子進行早期的性教育就顯得很有必要。只有教會其正確地表達喜歡的方式,才能避免孩子在日後遭遇更尷尬的事情。
該如何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表達愛的方式?
1.發揮家庭的作用,讓父母灌輸孩子性別意識
在孩子小的時候,絕大部分家庭都是由媽媽來負責給孩子洗澡的,那媽媽用「親」來表達對孩子的喜歡也是正常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父母要逐步告訴孩子「男女有別」的道理。
告訴男女在身體方面存在的區別和界限,並由爸爸負責男孩洗澡,媽媽負責女孩洗澡,這樣通過日常活動來灌輸孩子性別意識,有助於孩子的性教育。
2.發揮家長和老師的作用,讓孩子學會保護隱私
當孩子進入幼兒園後,需要接觸更多的人,這時就需要教會其保護隱私。就算是自己想要表達對他人的喜歡,也要注意把握分寸,既不能去觸碰別人的隱私部位,也不能讓他人觸碰自己的隱私部位,這是比較重要的安全常識。
孩子自然是天真無邪的,他們表達愛的方式也往往比較直接,可父母和老師必須意識到危險的存在,及時引導孩子掌握正確的表達愛的方式,這樣才有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是自己碼字,如果錯別字請見諒。本帳號已開通維權,歡迎個人轉載,但不允許抄襲文章,如有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z0UGaW8BMH2_cNUgIsO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