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市場僅兩類公司:市值1650億的大疆和活在大疆陰影下的公司

2019-09-28     CEO在線

加稅、禁購,繼美國對華為「發難」後,大疆也被盯上了。

不過,大疆沒在怕的,選擇了正面硬剛——加稅?大疆:那我就漲價吧。禁購?不,美國還是忍不住回購了。

今年6月,美軍再次警告大疆不安全的時候,大疆已經被網友奉為「第二個華為」。大疆為何這麼狂?

01

警告歸警告,美國一年來三次購買大疆無人機。

業界人士表示,這說明中國產無人機的技術優勢實際上已經獲得美國肯定,而那些所謂指控卻無法得到證實。

美國本土Tiny Whoop、3DR以及Ebee這三家無人機製造商,在去年五角大樓封殺大疆的時候開始為軍方供貨,但最終性能難以達到要求,以至美方喊話:「只要大疆!」

先有警告封殺,後有加征關稅。

大疆沒有選擇像其他中國企業一樣忍氣吞聲,而是提高了無人機在美國的售價,部分產品直接漲價了百分之四十以上。比如大疆旗下的Mavica2Pro、MavicaAir, 不過,這兩款機型的上漲幅度還不是最大的,在專業級的inspire無人機和工業級的matrice600Pro無人機上,在美售價上漲了40%-47%。

要知道,海外市場占大疆業務的大頭。據大疆5月數據顯示,公司在國內市場和海外市場的收入占比是2:8,其中光北美市場就占到了4成。

02

面對大疆,大眾充滿了好奇:是怎樣的人領導了一家估值240億美金的無人機公司?它又是怎樣「占領」北美市場的?而且能成為美國繼華為之後能成為第二個被針對的中國企業?

或許大疆的「狂」也與創始人汪滔不無關係。

「除了自己之外,只有任正非算是聰明人」「這個世界太笨,笨得不可思議」……汪滔被認為是中國科技圈最狂的創業者,他很少接受媒體採訪,但一旦開口,便「語出驚人」。

在大疆辦公室的門上,汪滔曾寫「有腦人only」、「只談邏輯問題」,他自創「激極盡志,求真品誠」這八字為企業文化,懸掛辦公室內。在《中國企業家》的專訪中,汪滔甚至要求員工寫「時報」,彙報自己每個小時乾了些什麼。

在生活和工作中追求極致、個性強硬的汪滔,也深深地影響著企業發展。在2018年的融資中,大疆採用了 「競價」這種超乎尋常的方式。開出競價條件,坐等投資機構出價,只有價高者才可以獲得投資大疆的資格。

按理說,平時都是創業者「巴結」投資人,哪裡有投資人拿著錢「排號」等創業者?可別忘了,這位創業者不是別人,而是大疆。最後認購的金額超出計劃融資額近30倍。

9月19日,《財富》雜誌發布2019年中國40位40歲以下商界精英榜單,其中,大疆創始人汪滔名列第三,僅次於位元組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和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徐立。

03

汪滔的「狂」是有資本和底氣去支撐的,他的底氣就是大疆。

大疆公司第一次引起媒體關注是2013年,成立7年之後曝出的新聞是,公司年底獎勵員工10台車。

憑著汪滔在香港科技大學的人力資源,加上深圳低成本創業優勢,大疆有不錯的開局。按汪滔的話說,「公司發展至今只有一次缺錢的時候。」

但找到無人機消費市場這塊「紅利」前,又不得不說大疆一直面臨黎明前的黑暗。首先是產品開發周期長,許多員工熬不住就離開了,汪滔對產品要求又很高,後期不得不降標準招人;另外就是做國企市場,創業初期一個單品就能賣20萬,不大不小,養活團隊沒問題。

「但錢來得太容易了。」賺簡單的錢沒意思,汪滔轉頭開發消費極產品,他口中重複說的是,「這樣做不大。」

科技圈有這樣一個傳說:在無人機市場上,只有兩類公司,一類叫大疆,另一類叫活在大疆陰影下的公司。

這場陰影開始於2013年1月,大疆創新正式發布「大疆精靈」。開箱一小時即飛,墜落不解體,這種簡單的操作讓「大疆精靈」一炮而紅,銷售數據每年至少實現三倍以上的增長,隨後,精靈2、精靈3也先後問世,

短短几年,大疆的產品就更新了十幾代。憑著技術進步,汪滔帶領著大疆吊打同行,雖然國內無人機企業有上百家,但能在技術上和資本上與大疆抗衡的寥寥無幾。截止到2019年上半年,大疆公司的市值已經超過240億美元,約為1650億人民幣。

汪滔任性,大疆真狂。而這一切不過是——憑實力說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yiceG0BJleJMoPMeiM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