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傑吊水針頭被出售?蘇州全國首創手機監管醫療廢物

2019-10-30     看蘇州

【看蘇州專稿龍美娟/文】

沸了!

這兩天,「林俊傑吊水針頭被出售」

的話題引爆微博,登上熱搜。

雖然醫院核查無醫療廢棄物流失,

但「醫療廢棄物處置」的問題

卻引發了關注。



吊水針頭、術後廢棄品等

醫療垃圾一旦流出,

若血液里攜帶傳染性病毒,

可能會因此而傳播。

所以我國對醫療廢棄物的處理

有十分嚴格的規定和流程。



其實,蘇州早已啟動了全國首創的「網際網路+」醫療廢物規範化管理項目,蘇州的衛生監督員可通過手機軟體,對全市社區衛生服務站、護理院等地的醫療廢物實施在線監控,把關醫療廢物的「旅程」,此舉填補了醫療廢物監管盲區。



在相城區元和街道衛生院的醫療廢棄物處置室,記者看到醫療廢棄物進入後會先進行分類。



現在分得很細,可回收物品、生活垃圾、感染性醫療廢物、損傷性醫療廢物,玻璃瓶、西林瓶都一一分類。」元和街道衛生院的護理部總護士長邱惠琴告訴記者,從業20多年,醫院在醫療廢物的管理上越來越嚴格。

邱惠琴介紹說,今年2月份醫院也上線了「網際網路+」醫療廢物規範化管理項目,實現了對醫療廢物全過程、無死角、全天候衛生監管。



在現場,記者看到醫院回收員掏出四件「神器」——醫療廢棄物操作器、掃描機、電子秤、不可拆卸綁帶,回收人員將垃圾封口後,稱重並用手持式掃描機進行身份掃描,自動生成列印條碼紙將其貼在醫廢袋上。



(生成的醫療廢棄物信息)



與此同時,護士也進行同步手寫登記。

「0.92kg,外科病區的感染性醫療廢物。」邱惠琴一邊記錄下數據,一邊告訴記者,醫院實行雙向核對方法確保醫療廢物處置無漏洞。



短短几分鐘,醫療廢物信息被準確採集完畢後放進封閉式轉運車中,確認無誤後,收集點科室人員刷卡掃描驗證,最後將醫療廢物送達醫療廢物暫存點並掃描入庫,收運員做最終刷卡確認等待轉運。



「我們還安裝了攝像頭,收集過程整個數據實時傳送至醫院的監控電腦。」邱惠琴補充說,當醫療廢物從醫療機構出庫抵達暫存點後,工作人員會進行二次掃描覆核稱重,一旦廢棄物的重量出現異常,系統就會自動給後台報警,通知該醫療廢物上游的醫療機構負責人,同時發至衛生監督監管平台方便監管人員及時介入調查,查看問題出在哪個環節。

據元和街道衛生院辦公室主任顧玲介紹,醫療廢物是一種危害極大的特殊廢物,如果被隨意丟棄或處理,其中含有的傳染性物質、有毒有害性物質等必然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給老百姓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和生存環境帶來巨大威脅。目前包括醫院下轄的10個社區衛生站,每天可產生醫療廢物23~25千克,醫療廢物在線監測實現了對醫療廢物的精細化管理,詳實的大數據也使衛生監管有「據」可依。

看蘇州記者從相城區衛健委獲悉,相城區一天可產生約1.5噸的醫療廢棄物,除新開的診所,轄區在今年7月份基本上實現了醫療廢物在線監測的全覆蓋。



在實施「網際網路+」醫療廢物規範化管理項目之後,蘇州衛生監督機構在手機上安裝「醫廢追溯助手」就可對蘇州大市範圍每年產生的4000多萬噸醫療廢物進行全過程、無死角、全天候衛生監管。

據蘇州市衛生監督所黨總支書記、所長倪川明介紹,網際網路+的創新運用及雲計算平台的部署,大大降低了系統的建設成本以及後期系統維護成本。其中,僅本地伺服器實現全免費這一項,就可為全市節省硬體建設成本近1500萬。整個項目可以用較低的成本快速實現監管全覆蓋,很好地彌補了衛生監管力量的不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yJhHG4BMH2_cNUg_fH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