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通過「微醫全球抗疫平台」,完成了一堂特殊的疫情防控「跨洋傳授」——課堂的一頭連著武漢協和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趙雷,另一頭是義大利全科醫生盧卡。
在短短2小時的交流中,趙雷分享了醫護感染防護、一線診療技術,以及大量臨床救治經驗案例,還「隔屏」回答了7個疫情防控問題。
「微醫全球抗疫平台」由蕭山「獨角獸」企業微醫集團自主開發,像這樣的「授課」,微醫已進行過多次,中國醫生藉助這個平台,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空中連線,支援全球抗擊疫情。
截至昨日12時,微醫全球抗疫平台共集結來自全國的7283名資深醫生參與國際救援,累計服務海外同胞49552人次。平台上線的專家多為國內三甲醫院呼吸內科、感染科、全科等科室的主治及以上級別醫師,均是此次中國抗擊疫情「空中救援隊」里經驗豐富的「老兵」。
1
地點:美國
「
美國杜先生:你們真是活菩薩!
杜先生3月9日出差,坐飛機時戴了口罩, 10日開始每天一早就腹瀉,13日返家,便開始有咳嗽的症狀。
諮詢當天他的咳嗽症狀加重並且感覺有點氣緊,醫生詳細詢問了他的各項體徵。他一直追問醫生自己是否正常,在得到兩句「不用過分擔心」後,鬆了一口氣。
「我們家還有兩個孩子,大的才6歲,小的才4歲,我擔心會傳染了家人。」想到家人,杜先生又不放心地問了一句:「也不需要隔離,跟家人分開住吧?」
醫生在得知情況後進一步給出建議:勤洗手,做好家庭消毒,儘量少出門。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出門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七步洗手法,國內要求居家隔離。有症狀時,單間隔離居住。
杜先生還向醫生諮詢了各種體徵的正常值和家庭防護措施,過程持續了近1小時。在得到解答後,他連連向醫生道謝。
2
地點:西班牙
「
國際友人:我在馬德里機場,體溫38.5,被要求隔離,我需要專業建議。
「我最近去哥倫比亞旅行了,現在因體溫38.5度被隔離,我需要你專業的建議。」3月16日一位身在馬德里機場的用戶在微醫全球抗疫平台上進行了緊急諮詢。
他不會中文,醫生便全程英文解答。
由於每次旅行之後都會出現類似的身體症狀,他覺得這次也是如此。然而高燒咽痛的症狀比較嚴重,醫生建議他儘快治療,不要再拖。
雖然感染的症狀與新冠肺炎相似,但沒有檢測不能妄下定論。醫生秉持著專業的態度解答了他對核酸檢測有所質疑,說服他接受接下來的核酸檢測。
距離不是問題,語言更不是障礙。
3
地點:瑞典
「
費先生夫妻和父母一起居住,兩老已經65歲了,母親患有高血壓一旦感冒便久咳難愈。愛人需要上班每天外出。雖然愛人和她單位的同事防護意識都比較高,劉先生還是有些擔憂,不知道是否該對愛人進行隔離。
微醫全球抗疫平台的出現讓劉先生十分興奮,他向平台上的醫生髮起了諮詢,並在開始就為祖國這個偉大的醫療平台點了個贊!
醫生建議儘量隔離,並解答費先生關於家庭防護的幾個注意點,比如中央空調會帶著病毒到處跑,最好不要開。
微醫已累計服務近10億人次
這個平台是微醫邁向國際化的一個新起點。作為中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領頭企業,微醫2010年起步於蕭山,2015年創建全國首家網際網路醫院,積累了豐富的技術、運營經驗以及專家資源。截至今年2月,微醫已連接全國3200家醫院、40萬餘名醫生和2.12億實名註冊用戶,累計服務近10億人次。
疫情發生後,微醫最早開闢線上抗擊疫情「義診服務」。1月23日火速上線「新冠肺炎實時救助平台」,第一時間集結了3萬餘名醫生,投入戰「疫」。平台上線一周,共發現新冠肺炎「可疑病例」1487例,經線下醫院檢查後發現疑似病例376例,最終確診病例109例。
微醫還打通「醫療、醫藥、醫保、醫械、雲」的數字健康服務新業態,開通了醫保在線支付,有效解決了武漢等多地老百姓購藥難問題,被行業認為是近幾年來中國數字健康行業的重要突破。
微醫的「義舉」,讓不少人認識了它、選擇了它,市場不斷開拓,品牌價值穩步提升。根據微醫提供的數據顯示,「新冠肺炎實時救助平台」上線後,第二天問診量比第一天猛升1000%。如今,微醫正加快走向世界,並在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國家站穩腳跟。正如盧卡所說:「中國醫生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專業的醫學指導,還帶來了戰勝疫情的信心。」
來源:蕭山日報、微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