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布(右一)下帳了解情況。伊克烏蘭鄉供圖
積德行善的愛心似牛奶般純潔,
扶弱濟困的善心堪比「智美更登」。
不畏權貴處事公允的龍布書記,
願您的前程似十五的月光般明亮。
這是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伊克烏蘭鄉亞貢麻村精準扶貧戶索南項秀為頌揚龍布書記生前處事公平所作的一首小詩,能夠充分反映群眾對他工作的肯定和愛戴。
龍布老書記真的走了嗎?
剛察縣伊克烏蘭鄉亞貢麻村的牧民群眾們怎麼都不能相信這個事實。村裡的土旦太老人每天踮著腳尖,等待著他來家裡嘗一嘗新打的酥油;與他共事的同事們不經意地走進他的辦公室,想和他再商量商量村裡的大事小情;妻子索南措每日習慣地為他涼上一杯開水,等著他來服藥……
然而,他們的等待再也沒有回應,因為,龍布書記真的走了!
2019年7月3日,在國家能源集團傳媒中心黨支部與壓公麻村黨支部結對共建啟動會上龍布同志突感身體不適,經搶救無效去世,終年56歲。
噩耗傳出,伊克烏蘭草原含悲。龍布,這位草原的兒子,25年如一日默默奮戰在基層一線,為黨的事業、群眾事業奉獻一生的村黨支部書記,就這麼早早地離開了愛他和他深愛著的大草原和鄉親。
心繫群眾,
做帶動發展的「領路人」
走進亞貢麻村,水泥馬路連通全村,村級活動中心廣場上老人孩子們正在健身、玩耍,家家戶戶都住上了定居房,大多數牧民家門前都打了水井……村民們告訴記者,這都是龍布書記領著大伙兒乾的。
看著眼前幸福的亞貢麻村,不由讓人想起那個帶頭人。
那個臉上總是洋溢著微笑、一身幹勁似乎永遠使不完的龍布走了;那個總和群眾打成一片、身影永遠在草原和牧民家閃現的龍布走了;那個積極改變牧區落後面貌、想盡辦法帶領群眾過上好日子的龍布走了。
7月6日,是龍布書記出殯的日子,他家門前圍滿了從十里八鄉趕來送別的領導、鄉親和摯友。在他離開幾個月之後,懷念他的聲音依然此起彼伏:
「我至今不相信他真的走了!」「他就是我們村老百姓的主心骨。」「他是個好人,他的離去讓伊克烏蘭草原黯然失色」……採訪中,幾乎相同的話語從不同的人口中說出,每個人提起他都忍不住紅了眼眶、流下熱淚。
龍布常對班子成員說:「徹底改變亞貢麻村貧困落後面貌是我們這屆班子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一定要抓住我縣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這個難得的機遇,結合自身實際,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加快發展,實現我村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否則,我們就愧對全村農牧民群眾對我們的信任。」為此,他經常帶領村「兩委」成員挨家挨戶進行走訪,了解群眾困難,搜集群眾意見,並根據新形勢、新情況、新任務要求,不斷調整思路。
為徹底改變壓公麻村貧困落後面貌,他將畜牧業發展作為重中之重,跑遍了相關業務單位辦公室,說困難、談優勢,不知不覺各局室主要負責人、業務骨幹都成了他的老熟人,也都被龍布真誠執著和一顆為民辦實事的赤誠之心所打動,一批圍欄、暖棚、水利等農牧業發展項目得到了快速實施,一批保護和發展母畜、羔羊高效養殖、氂牛提純復壯、白藏羊本品種選育等生態畜牧業技術得到有效推廣,全村呈現出畜牧業連年增產、牧民增收的大好局面。
壓公麻村地處扎瑪爾山區,曾面臨著「住房難、行路難、吃水難、用電難」的問題,為改變全村改變落後的基礎設施狀況,2011年以來,龍布同志帶領班子成員多方爭取並實施「遊牧民定居」「獎勵性住房」「易地搬遷」等住房項目164套,爭取暖棚27幢,爭取「通電亮化工程」32戶,解決機井33眼,實施通村硬化道路19.3公里,新建砂石道路30公里,過去的「四難村」成了現在的「高原美麗鄉村」。
「黨員就是黨的人,一定要聽黨的話、跟黨走。」龍布說。
在龍布心裡,聽黨的話,就是為老百姓做事,幫老百姓脫貧,這是他的使命。直到生命的終點,他還在為本村美龍地區需新建的5座涵洞、2座橋樑、3公里砂石路的壓貢麻村2019年「一事一議」項目和同國家能源集團新聞與傳媒中心黨支部結對共建等事務奔波勞碌著……
心繫群眾,
做排憂解難的「及時雨」
「群眾選我當村幹部,就是信任我這個人,既然當了村幹部,就要幫群眾辦點事,群眾有什麼困難,能解決就解決,不能解決就如實向上級反映,想辦法解決」,龍布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哪裡有災情,哪裡就有龍布同志的身影;哪裡群眾有困難,哪裡就有龍布同志的聲音。
2017年7月伊克烏蘭鄉境內遭受暴雨侵襲,多地發生洪澇災害,龍布同志第一時間向上級相關部門彙報災情,銜接救災物資,而他家也遭受洪水襲擾,卻只留下女兒和妻子自主脫災,他卻深入災區,查看災情,慰問災民,指揮救災工作。
龍布家庭並不富裕,但他從不吝嗇「扶弱濟貧」,龍布得知本村貧困戶寬本太家庭「難度年關」的消息後,從自家羊群中挑抓出一隻肥碩的羯羊送到其家中。當寬太本得知龍布書記因公去世的消息後,哭的像個孩子,他哭訴道:「他是名真正的共產黨員,是名優秀的黨支部書記,他對我家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
2018年8月壓公麻村貧困黨員完太因病去世,為鞏固精準扶貧成果,防止該家庭因再無壯勞力而返貧,龍布同志召集扶貧互助協會成員商議,給完太之女才讓姐發放1萬元互助資金貸款用於生產生活,並倡議支部全體黨員並帶頭向貧困黨員完太家捐款2000元。
2019年春節,龍布自費給全村28名黨員發放10斤裝清油1桶、20斤裝大米1袋、50斤裝麵粉1袋,以此表達個人對黨員同志的關心和慰問。
此類善舉不勝枚舉……
嘔心瀝血,
做任勞任怨的「勤務兵」
2017年村級組織換屆選舉之際,龍布同志因為家庭缺乏勞力、身體不好,欲在屆滿之後,退位讓賢,不再參加選舉,但在鄉黨委、政府的一再請託下,在壓公麻村廣大農牧民群眾的再三懇請下,龍布同志「舍小家、顧大家」,最終連任壓公麻村黨支部書記。
「既然大家這樣信任我,委以重任,我一定好好乾!」
龍布在二十餘年的村幹部工作中,他始終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第一位,兢兢業業、忠於職守、無私奉獻。
他心裡始終裝著廣大農牧民群眾的冷暖安危,經常能看見他騎著摩托車,頂風冒雪、翻山越嶺,深入到農牧民群眾中,調查研究、訪貧問苦、指導工作、解決問題,與廣大農牧民群眾建立了真摯的感情,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深得群眾和幹部的信任和擁護。
他積勞成疾,經常性頭痛,一旦病發,眼前一抹黑,半晌不能恢復,常有幹部群眾看見他把摩托車停到路崖就著涼水吃藥的情景。
鄉黨委政府得知他患病的情況,要求他住院治療,但他總說「不要緊,不要緊。」直到去年8月病情加重,無法堅持,鄉黨委政府再次要求他住院治療,他才前往省藏醫院住院治療20天,被確診為心肌梗塞,住院期間體重整整減了30斤,但一出院他放棄鄉上特批的10天修養假期,再次投身工作。
今年4月份,他與駐村幹部賽日一起下鄉,途中突然臉色蒼白、上氣不接下氣,在賽日的攙扶下,坐在路邊休息了一會兒,感覺好點了就繼續趕路。「村裡處處都是龍布書記的『辦公室』,他每天都要到村民家轉轉,跟他們拉拉家常,了解他們的所需所盼,講解相關政策。最遠的牧戶家離村委會40多里,但龍布書記從來沒偷過懶。」賽日說。
幹部的形象是干出來的,威信是靠實實在在的成績樹起來的。
「村黨支部有沒有戰鬥力,村幹部在群眾心裡有沒有威信,關鍵在於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團結,一心為群眾辦實事、好事。在處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龍布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曾和龍布一起搭班子的原壓公麻村黨支部書記紅華說:「龍布同志為人淳樸、待人厚道、人品貴重、對黨忠誠。去年,他身體日漸消瘦,我們曾多次勸他住院系統地調理身體,可是他始終放不下工作,開了點藥就就回來工作。」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正是龍布同志一生的真實寫照,他燃燒了自己,照亮了扎瑪爾山。
龍布走了,而他偉岸的身影永遠留在了青海湖畔,留在了伊克烏蘭草原,留在了每一位緬懷他的人們心中。他的精神仍舊激勵著每一位草原兒女,像他一樣百折不撓、勤勉不倦,永遠為著光榮與夢想不懈奮鬥。
作者:尹耀增 通訊員 吳 萍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