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
和
房顫
是心血管領域尚未攻破的兩大堡壘
心力衰竭是導致65歲以上患者人群住院的首要原因,患者長期預後差,5年生存率小於50%,致死率是乳腺癌、腸癌等晚期癌症的2-3倍,嚴重危害人們的健康。近年來中醫學治療心力衰竭是從辨識患者體質入手,結合誘因、臨床表現,進行辨證論治,形成針對患者的個體化診療方案。
對此,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省中醫院)心病三科李運倫主任為我們做出了解讀。
才俊輩出,團隊榮耀斐然
對於患者徐大爺而言,今年7月底的一次特殊查房,讓他記憶尤為深刻——即「名老中醫聯合查房」。7月初徐大爺因急性心梗病發心衰入院,入院後病情較為危重,甚時一度病危搶救。經心病三科全體醫護人員精心救治,患者及家屬積極配合,病情逐漸轉危為安。值此「名老中醫聯合查房」之際,由省中醫薛一濤副院長領銜、邀請全國名中醫丁書文教授、山東省名中醫林慧娟教授,協同心病三科各位醫生、心病二科介入治療負責人馬建亮教授、特檢科心電圖室管琳教授一同為徐大爺進行聯合會診,從中醫方藥辨證、心衰綜合管理、心臟介入治療等方面集中討論,既為徐大爺擬定了進一步治療及康復方案,也為科室今後中西醫結合治療心衰重症提供了新思路!
如今,科室歷經五年發展,已形成一個由醫療人員9名,護理人員17名組成優秀團隊。在醫療團隊中,具有博士學位5人、出站博士後3人、碩士學位4人。擁有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等。
全科醫護人員精誠合作,全年未發生差錯事故,做到了讓患者滿意、讓家屬放心,並多次收到患者感謝信與錦旗。今年有一位老患者親自將種植多年的君子蘭,在花期盛開時贈予科室醫護人員,以示感謝!
尊師重教,傳承杏林薪火
心病三科作為新建科室,在臨床診療過程中注重傳承名老中醫臨證經驗,現承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丁書文全國名中醫工作室」 「林慧娟名中醫工作室」、山東省名老中醫「薛一濤工作室」的建設工作。
為更好的領悟名家經驗、提高臨床辨證論治能力,科室自建科以來定期開展「名老中醫查房」系列活動,邀請丁書文教授、林慧娟教授、薛一濤主任、顧植山教授等蒞臨科室,親自問診處方,舉辦學術講座。為加強學術交流,科室曾先後邀請「國醫大師」尚德俊教授、張志遠教授來科室傳經授課。
在前輩們的引領和帶動下,心病三科依託山東省臨床醫學中心、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心血管「泰山學者」崗位建設崗位,圍繞高血壓病中藥新藥研發及系統生物學研究、心力衰竭線粒體動力學研究、基於熱毒理論治療心律失常研究、活血化瘀藥物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等研究,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基礎專項1項、省部級課題15項,並培養出大量優秀人才。
多措並舉,發揮中醫優勢
科室注重梳理齊魯中醫心病學派學術經驗,借鑑傷寒學派學術思想,傳承「心系疾病熱毒論」「五運六氣學說」思想,圍繞高血壓病(眩暈病)、心力衰竭(心衰病)、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胸痹心通病)、心律失常(心悸病)等疾病,充分發揮中醫辨證論治優勢,取得滿意療效。
心衰病(心力衰竭)是中醫治療獨具特色的優勢病種。西醫學對心力衰竭的治療主要以強心、利尿、擴張血管為主要治療原則,心病三科在心力衰竭治療方面具有悠久的歷史,從劉惠民、葉執中到周次清、丁書文、林慧娟等各位教授,都對心力衰竭具有深刻的認識,在臨床中積累了大量經驗。從文獻梳理,到理論探討,再到臨床用藥,都能做到「從臨床中來,到臨床中去」。
心病三科尤以心衰病和眩暈病作為重點病種,特別是在心衰病論治上,傳統觀點認為心衰病主要責之陽虛,但經科室幾代專家的反覆臨床實踐,從陰陽互根互用理論出發,提出該病病機主要責之氣虛血瘀、心腎兩虛,強調治療陽虛時,應當謹記不要忽視心陰虧虛情況。同時,在治療時注重分期論治和整體調治,以心為重心,兼顧肺脾腎,以改善患者症狀、提高生活質量為最終目標。對於需要長期服用中藥患者,可以水丸和湯劑交替應用。
近年來,科室先後研製降壓穴位貼、夏季養陽三伏貼、養心逐瘀熏洗劑等開展中醫外治療法,配合中藥湯劑治療效果確切。在此基礎上,科室不斷選派人員進行適宜技術學習,現推廣頰針療法,該技術操作簡潔、簡、便、廉、驗,對治療頭面部、頸背部等疾病療效顯著。因《內經》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心病三科針對慢性心血管病患者研製適合不同患者病情的「夏季養陽三伏貼」,冬季鼓勵部分患者嘗試中藥膏方養護,效果顯著。
與時俱進,吸納現代診療
心血管疾病作為臨床危重症疾病,在發揮中醫中藥辨證論治同時,需要藉助現代醫學技術進行重症患者的救治和治療工作。科室現配伍多台無創呼吸機、心臟彩超機、呼吸睡眠監測儀、遠程心電監護儀、簡易呼吸訓練器等設備,用於重症患者的診療、監測、監護及康復訓練等。隨著醫院心病科介入團隊的發展,心病三科與介入組聯合開展冠脈造影檢查、經皮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等,進一步提高了臨床救治能力。
患者郭某因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償合併糖尿病肢體動脈閉塞症就診於我科,期間因患者基礎情況較差,先後出現重症感染、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腸梗阻等多種病變。科室成員不斷攻堅克難,給予抗感染、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抑酸止血、排氣通腑等治療,配合中醫祛邪扶正方藥,逐一攻克難題,使患者康復出院,獲得了患者及家屬的一致好評。
患者高某是為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因在家勞作後出現胸悶、憋喘,甚時夜間難以平臥,發病頻繁時每隔1-2月需住院治療以緩解症狀,嚴重影響生活治療。心病三科醫療團隊在西藥常規治療基礎上,充分發揮中醫藥辨病辨證優勢,制定進行個體化中西醫治療策略,明顯緩解患者症狀,降低了再入院次數,大大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
大醫精誠,全心全意服務
心病三科醫護人員以「大醫精誠」為指引,以「大醫精誠,和諧友善;仁愛敬老,傳承創新;無私奉獻,不忘初心」為理念,精誠協作,用心服務。
科室今年初收治的一名患者是老幹部,今年喜迎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恰逢老人在科室住院,老人家高興的拿著「70周年紀念章」與科室成員合影,感謝科室醫護團隊多年來對她的治療和照顧,合影照就懸掛在科室「微笑牆」上,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科
室
介
紹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省中醫院心病科是集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重點專科、國家重點學科、泰山學者特聘教授設崗學科於一體的品牌科室。心病三科是心病科的二級科室,於2015年3月成立,由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李運倫教授牽頭科室主任、山東省名中醫專家蘇文革主任作為科室副主任,經過近五年創業發展,在醫、教、研各方面表現突出,現已成為醫院明星科室。
李運倫 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山東省知名專家,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
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項、山東省自然科學重大基礎研究項目1項、山東省科技發展計劃課題3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等項目;研究方向: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炎、風心病和擴張性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
門診時間
西區(趵突泉院區):星期一下午 星期五上午
東區(千佛山院區):星期二下午 星期四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