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理財賺收益,但無法接受風險,該怎麼辦?

2020-09-26     羅小胖愛理財

原標題:想理財賺收益,但無法接受風險,該怎麼辦?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這句話,相信很多人幾乎已經聽煩了,不錯,整個理財市場就是如此,你想要在裡面賺錢,那自然就要承擔一定的風險,這裡所說的風險,自然就是虧錢了。

很多人所想的,便是將自己的錢投進去,然後就等著帳戶不斷增值,甚至是不斷上漲,其實這並不太現實。近日,某網友提問:自己也想要理財賺收益,但卻無法接受相應的風險,該怎麼辦?

那麼,如果想理財,但沒法接受風險的話,該怎麼辦呢?人與人之間的風險接受能力,又真的有差別嗎?普通人理財,該保守一點,還是奔放一些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理財那些事兒。

一、想理財,但沒法接受風險,怎麼辦?

的確,小胖在剛開始學理財的時候,腦子裡所想的都是明天自己的帳戶會掙多少錢,後天會變成多少錢,壓根就沒有考慮過虧錢這個因素。並非自己不知道有風險,只是不願意承認虧錢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而已。

然而,理財並非是一帆風順的事情,很多時候我們有漲自然就會有跌,而普通人如果真的接受不了這種風險,那唯一的辦法或許便是換種理財產品了。只有這樣,我們才不至於患得患失。

要知道,整個市場裡的理財產品有很多,對應的收益率和風險等級自然不同,我們需要做的,便是選擇適合自身的投資,這樣,才能算是合理投資,不然的話,便是亂來,最終肯定是會虧錢的。

二、人與人之間的風險接受能力,真的有差別嗎?

因為每個人對於金錢的觀念不一樣,加上有些人投資的錢並非是閒錢,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相當在意短期內的得失。或者換句話說,我們會懼怕風險,這種事情,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

正是因為如此,在理財之前,很多平台都會對投資者進行一個小測試,包括有多少年投資經驗,能夠接受最大跌幅是多少,對未來的預期又是多少等等。這樣,平台才會給投資者推薦相應的理財產品。

只不過,很多人在做測試的時候是亂填的,或者說填得不認真,最終虧錢了便只會怪平台。其實,這種事情只能怪自己,和其它人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只不過當局者迷而已。

三、普通人理財,該保守還是奔放?

坦白講,因為每個人對於金錢的用途以及規劃不一樣,所以嚴格來說小胖並不太推薦普通人去投資一些高風險的產品,或者說並不建議普通人採用奔放的投資方式。

因為,奔放固然能夠得到較大的收益,甚至是賺的錢遠超過自身的本職收入,但是與此同時,它虧錢的結果也都是成正比的。試問,有多少人真的能夠笑對漲跌呢?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普通人最好是先從保守型理財產品下手,在熟悉兩年之後,再慢慢增加投資難度以及風險,這樣,未來我們才不會在虧錢的時候慌亂,也不會抱怨自己投資失策了,不是嗎?

理財,如今已經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屬了,普通人也是可以參與其中的。這,便是科技進步帶來的好處,只不過,科技是進步了,我們自身的思維也得跟著進步才行,不然的話,便壓根就沒有錢生錢這種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了。

當然了,對於投資理財來看的話,如果真的能夠多看點書,甚至是多看些高手的操作,我們便不會真的只在意短期內的得與失了。要知道,我們更應該具備的,是長線眼光,不是嗎?

那麼,您覺得如果想要理財賺收益,但卻無法接受風險的話,該怎麼辦呢?如果想要理財,普通人又該如何下手呢?在您看來,普通人理財的話,該保守一點還是奔放一點呢?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hSeyHQBd8y1i3sJza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