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搜狐新聞
「尋人啟事:張X,女,67歲,身高1.5米左右,神志有時不清,穿灰襯衫黑褲子,於6月3日出走至今未歸。有知情者聯繫……」
我們經常在社交媒體上看到這樣的尋人信息。在我們身邊,每天有成千上百的老人走失。而在走失的老人中,很多都患有阿爾茨海默症。這種病症還有著一個廣為傳播,但並不友好的名字——老年痴呆。
被病症侵襲後,患者的記憶會慢慢缺失,認不出最愛的親人,甚至不記得自己的過往。那些往昔珍貴的記憶,被慢慢「擦去」。隨之而來的,往往是性格上的轉變:古怪、固執、不講理,慢慢地連生活都不能自理。
這是一場與時間爭奪回憶的戰鬥,比患者更痛苦的,是守著記憶,清醒地站在原地的親人們。還好,病症沒有讓人丟失愛與被愛的能力。就算記憶被橡皮擦抹去,我們總能用愛找回來。
自20世紀初(1906年)Alzheimer醫生首次報告1例51歲女性病例以來,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載入醫學史冊已近110年。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ADI)將每年的9月21日定為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個全球性的疾病,全球每3秒鐘就有一位AD患者產生!2018年,全球約有5000萬人患有AD,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1.52億,將是現在的三倍之多。在我國,隨著人口平均壽命的延長,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我國正進入阿爾茨海默病的高發期。
當父母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怎麼辦?
當朝夕相伴的親人不幸患上阿爾茨海默病,我們該怎麼辦?
當然是先來學習了解一下
什麼是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又稱「老年痴呆症」,是一種隱匿起病的,以認知功能進行性惡化為特徵的神經變性疾病,伴日常生活能力受損和精神行為改變。
第一大徵兆:記憶力衰退
記憶力衰退,尤其是對近期事物的遺忘,是阿爾茨海默病早期最常見的症狀。
第二大徵兆:不能完成熟悉的工作
阿爾茨海默病能讓曾經的「家務小能手」不見了......
第三大徵兆:語言表達出現障礙
阿爾茨海默病早期患者經常忘記簡單的詞語,或者話到嘴邊卻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說出來的話讓人難以理解。
第四大徵兆:搞不清時間和地點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出門常迷路,記不住日期,甚至都分不清楚白天和黑夜。
第五大徵兆:判斷力受損
阿爾茨海默病會讓人喪失對一些事物的正確判斷能力,例如花很多錢去買根本不值錢的東西,或者吃已經不再新鮮的食物,甚至會橫衝直撞地過馬路。
第六大徵兆:理解力下降
阿爾茨海默病早期患者與人交流往往會出現一定的障礙,跟不上他人的交談思路。
第七大徵兆:將物品或錢錯放在不恰當的地方
水果放在衣櫃里,襪子放在餐桌上......總把東西放錯地兒,也是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大徵兆。
第八大徵兆:情緒或行為的改變
無緣無故地情緒漲落,或者情緒變得淡漠、麻木,那麼一定要引起重視。
第九大徵兆:性格改變
糊塗、多疑、害怕、易怒、焦慮、抑鬱......阿爾茨海默病很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性格。
第十大徵兆:興趣喪失
有的患者能在電視機前呆坐好幾個小時,又或者長時間地昏昏欲睡。阿爾茨海默病甚至會偷走一個人的愛好,讓人對以前的喜好不再有興趣
1.老年人:65歲以上人群,每百人中大約有5人患病。而年齡每增加5歲,患病率幾乎增加1倍。
2.患有以下疾病: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病
雖然阿爾茨海默病目前尚無法治癒,但採取某些藥物或非藥物手段可協助臨床醫師改善患者症狀,因此患者出現早期症狀時應積極求醫,獲得專業的指導。
目前已有4種藥物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用於改善臨床症狀,分別是膽鹼酯酶抑制劑:多奈哌齊、卡巴拉汀、加蘭他敏和谷氨酸受體拮抗劑:美金剛。
來源:武漢市第三醫院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