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國外出版是自殘式的最後一擊,偶像形象已轟然坍塌

2020-05-09     火星方陣

原標題:到國外出版是自殘式的最後一擊,偶像形象已轟然坍塌

——一個武漢同齡人跟方方商榷之三

作者:漢仁

先說我的感受,也算參與討論吧!因為我有個朋友在武漢大學一個教師退休群,幾乎第一時間就看到了日記,接連看了幾天,當時的感覺是,應該比較真實,特別是對武漢人最初表現出的恐慌、無助、焦慮、緊張的心情記錄,是真實的。這個群當時就有贊成和反對兩種意見。我覺得,社會應該有不同的聲音,怨言和批評,都應該聽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您的日記說不上太好,也說不上太差,因為您記的是一些生活瑣碎事情,我不太感興趣,又因為您日記中還有錯別字,我這個做文字工作的人,在這些方面有潔癖,感覺日記一般般,就沒有繼續往下看了。

當時,主流媒體的消息鋪天蓋地,自媒體的文章、視頻狂轟濫炸,就是24 小時不睡覺也看不完。我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是把全國、全省、全市的疫情數字記錄下來,然後跟前一天進行對比分析,再作判斷。看消息只看主流媒體,看文章、視頻要挑好的、有興趣的,您的日記不在我的挑選閱讀之列。當時我低估了您日記的影響力,後面如此激烈的爭論更始料未及。

到中後期,您的日記爭論越來越大,尤其是日記要到國外出版的消息披露後,更是炸開了鍋。我參加了好多個朋友群,沒有不討論的,雙方互不相讓,有的多年同學、好友甚至家人互相吵起來,少數導致關係破裂,有的人乾脆退群,有的群里日記成了禁忌話題,怕爭論傷了多年情誼。為了弄清原委,我就將日記補看完了。

這次為了跟您商榷,我又將日記從頭到尾認真拜讀了一次,重點地方看了多次。最後的感覺是,日記沒有那麼偉大,也沒有那麼糟糕,是一部正常的有對也有缺陷的日記;您既不是有人說的第二個魯迅,也不是有人說的第二個汪精衛。

我認為,「慘」的內容應該寫,您也寫得比較好,這也是為什麼開始那麼多讀者喜歡日記的重要原因之一。嚴重時每天死亡100多人,怎麼不慘呢?想想那些病亡的人,臨死前該是怎樣難受、無助和絕望,那些病亡者的親人,該是怎樣痛苦、無奈和天崩地裂,甚至送最後一程的機會都沒法實現,這該有多少痛苦、心酸的淚水啊!而且很多病亡者家庭全部或大部分人感染,他們心靈的巨大創傷是難以想像的,也是短期內難以恢復的。過去那麼繁華的武漢突然停頓了,安靜得讓人心酸……您今後如創作小說,盡可以發揮您的才能,讓人類永遠記住這次巨大的災難。

您寫「瞞」的內容,當時可能反映了有些人的想法。但事情在發展,世界疫情發展更是讓人目瞪口呆,幾乎沒有一個大國逃掉厄運,很多人就認為,這是躲不過的天災。黨和政府全力領導抗疫,奪取了抗疫基本勝利,老百姓對黨和政府是高度肯定的,人們對疫情也有了新的認識,當然對您日記的看法很多人就發生重大轉變。封城初期與現在情況不一樣,人們的心理也不一樣,民意變化就不足為奇了。現在看看世界各國疫情,在中國驚天地、泣鬼神的抗疫形勢下,多數西方國家疏忽大意、決心不大、行動不力,終釀成大禍,真是沒有最差,只有更差,一個比一個差。

回到對日記爭論的看法。從參與對日記爭論的人數,到爭論的激烈程度,在網絡史上恐怕是前所未有的。爭論是好得很,還是糟得很?我認為是好得很。這是一個好現象,說明我們社會進步太大了、成熟太多了!如果時光倒轉40年、30年,這樣的日記能發出來嗎?哪怕倒轉10年,這樣的爭論可能嗎?即使國家允許,有這樣的平台嗎?兩軍對壘而又如此針鋒相對的觀點能公開發表,不正好說明人們都「腦袋長在自己肩上」嗎?不正好說明社會允許有不同的聲音並有相當寬鬆的環境嗎?我們這些經歷過「文革」的人感受尤為深刻。這是對人們民主法治意識的一次洗禮,是對人們捍衛自己權利、容許與自己絕然不同觀點發表的一次從未有過的鍛鍊。對您個人而言,「國家不幸,作家幸」,儘管對您批評較多,謾罵、攻擊不少,讓您憤怒不已,但您從一個只有一般知名度的作家一躍而成了一個無人不知的作家卻是不爭的事實。

我認為「方方現象」的出現,感受最突出的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全國人民都是參與者。由於每個人的「三觀」、職業、經歷、文化素養等無數方面不同,尤其是這次抗疫,幾乎每個人都參與其中,都有不同的經歷和感受,如參與一線抗疫的與宅在家裡的、失去親人的與沒有失去親人的、感染住院的與身體健康的,等等,感受會一樣嗎?每個人都有自己眼中的抗疫事實,日記又是紀實作品,有爭論就太正常不過了。如果是一般文學作品,只有文學評論家和文學愛好者才會去關注,評論者會寥寥無幾。每個人都有權對日記發表看法,人人都成了「文學愛好者」。第二,絕大多數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宅在家裡。大家有時間爭論,如果是平時,人們工作都忙忙碌碌,哪有時間去看您那些道聽途說的日記呢?比如我,要是平時,是根本不會去看您那個無可讀性、更無文學價值的日記,更不要說花這麼多時間去寫商榷文章。您捫心自問一下,在您的所有作品中,這個日記是不是花的時間最少、質量最差的作品呢?說個大實話,如果倒轉幾十年,憑您這個日記做專業作家的機率絕對是零,更別說當省作協主席。是全國人民都宅在家裡,使您成了「網紅」。第三,這是新興媒體輿論上的常態。您的學長易中天教授說得好:「沒有什麼人帶節奏,也帶不了。這麼多人卷了進來,背後必有深刻的社會和文化原因。單憑主觀願望能造這麼大的勢,做這麼大的局,這人只怕還沒有生出來。」他在輿論場翻滾多年,肯定頗有心得,開始支持您,後來發現不對勁,來了個華麗轉身,主張尋求共識,這也很好。您這方面要向易教授學習呢。輿論場上有的人一夜走紅,有的人一夜完蛋。幾乎所有明星都有很多粉絲,也常常被罵,而且罵得不堪入耳。

談到您對讚揚、批評的態度,您說是「平常心」,但從日記看得出來,您認為糟得很。您有很多委屈並非常憤怒。委屈可以理解,但憤怒大可不必,對自媒體輿論場從不適應到適應有一個過程。對讚揚甚至吹捧您的話,您「溫暖」一下可以,聽聽就好,當成鼓勵自己前進的動力,不要當真,更不要聽著聽著自己後來也信了。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哪個人不愛聽好話呢?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很多人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吹的、罵的都有這種情況。如說您「撿起了作家和文學掉在地上的臉」之類的話,不要真的以為自己很「偉大」,千萬不要被「捧殺」。對批評您的,要有笑罵由人的心態,對謾罵、戴「帽子」,我也不贊成。但這就是自媒體輿論場,任何人除了接受還是接受。進廚房就不要怕熱,您不要像個「宮中怨婦」,像得了迫害妄想症一樣,認為極左人士鼓動一批人對您文攻武嚇,哪有那麼神通廣大的人呀,真要有那本事,還不如先把自己弄出名。年輕人不知道左與右,只知道白與黑。至於個別威肋您人身安全的人,應該譴責,如真要胡來,那是犯罪行為,將會受到法律制裁。您抱怨,為什麼不把罵您的帖子刪掉而任其發展?我說憑什麼吹您的就留著、罵您的就刪除?那個「感恩說」不是照樣有排山倒海的批評甚至痛罵嗎?您說:「未來的人,會知道,在2020年一場病毒引起的瘟疫在武漢蔓延,另一種瘟疫則以語言形式在我的微博蔓延。武漢瘟疫的蔓延導致了這座千萬人的城市曠世未有的封城;而我的微博留下的瘟疫,則展示了這個時代如此鮮明的恥辱。」您罵人方面真是個奇才,罵出了「高度」,罵出了「文化」。您好大的口氣,竟把對自己的批評跟這場瘟疫相提並論,任何人哪怕是最偉大的人,在這場瘟疫面前都非常渺小,因為瘟疫關係無數人的生命。您怎麼自戀到如此分不清東南西北呢?批評您就是時代的恥辱?您還說:「這日記多半留不下來。但是這成百上千人的集結叫罵,卻會讓我的日記永存。」立此存照,讓時間檢驗吧!

是支持您的人多還是反對的多?沒有辦法統計,我只能談自己微信群的情況。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時期,比例是不同的。初期支持的人較多,但曲線不斷下滑,隨著武漢抗疫的基本勝利和世界疫情的發展,反對日記的人越來越多,日記越往後寫離多數人的想法越來越遠,尤其是日記到國外出版的消息公布後,支持您的人斷崖式下降,您的部分粉絲已離您而去,在群里甚為尷尬。我參加了10個微信群、群友800人以上,有3個群幾乎是一邊倒反對,另有7個群,反對日記是大多數,支持的是少數。信不信由您。這能不能構成樣本,我也不知道。我希望您不要只生活在自己的「童話世界」里。您說:「以前談小說時,我說,文學雖然是一種個人表達,但無數的個人表達彙集在一起,便是一個民族的表達;而無數個民族的表達彙集一起,那便是一整個時代的表達。」說得太好了,必須點贊!那麼我要問:現在絕大多數人批評日記,特別是反對到國外出版,算不算「整個時代的表達」呢?當然,中國人多,即使很小比例的人支持,也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您可要好好重新評估一下,不要心裡冇得數。

誤判會導致犯不可挽回的錯誤。台灣的韓國瑜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他把民進黨「執政」20年的老巢高雄弄變了天,颳起的「韓流」橫掃台灣,連蔡英文的搭檔賴清德都說,他是台灣幾十年未見的「政治奇才」。「韓粉」支持他參加台灣「大選」,結果民意如流水,選舉慘敗,現在還在為保市長位置而戰。一年時間,冰火兩重天。前車之鑑您要汲取,不要以為開始有3000萬讀者讀您的日記,現在您依然是如日中天。情況變化太快了!您最初是一些人心目中的偶像,隨著各種情況的變化,特別是書到國外出版,幾乎是自殘式的最後一擊,現在偶像形象已轟然坍塌。當然您不是選舉,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惹眾怒必傷自己。作家也是必須要有民意支持的。

您怎麼判斷,那是您的事,但願您作出正確的選擇!

2020年5月6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eIJDXIBnkjnB-0zdSA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