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標|文
他畫了只破鐵桶賣437萬,網友看不懂,專家:放大9倍,看那奶嘴!
冷軍油畫《襁褓》局部放大。
無論是作為觀賞者的我們,還是作為解讀的專家,還是畫家本人,有一點是一致的,就是不喜歡一眼就能看透的作品。當一幅油畫作品展現在我們面前,如果被我們一眼就上看懂了,這只能說明作品太淺薄了,沒有挑戰性,就像白開水一樣,平淡無味。經不起琢磨,引不起共鳴,更談不上誘發深思,就不好玩了。
冷軍油畫人物《肖像之相——小雯》。
比如上圖冷軍這幅人物油畫為什麼取名「肖像之相」,還有下面這幅為什麼取名「蒙娜麗莎——關於微笑的設計」,不就是兩幅人物肖像,為什麼要搞得這麼複雜?
冷軍油畫《蒙娜麗莎——關於微笑的設計》局部。
看不懂很正常!看冷軍前期的油畫,尤其是看他創作的那些代表作,還真的很費勁,比如這幅油畫畫了一隻生鏽的又破又爛的鐵桶,還故意把它踩扁了,用鐵絲扎了個十字捆,這在現實中你見到過嗎?破爛的鐵桶可能誰都見過,就是用鐵絲扎了個十字捆,也沒有見過。
冷軍在寫生。
最讓人想不明白的是,冷軍給這幅畫取了個名字叫《襁褓》(見圖一)。從字面來理解,這破爛的鐵桶和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差距也太大了吧。
冷軍油畫《文物——新產品設計》。
在冷軍創作的三個時期中,最輝煌的是第二時期,而且冷軍本人也最喜歡這一時期的作品。一九九八年創作的《襁褓》就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正如冷軍自己所言,這個時期的作品「有些晦澀和隱藏,觀眾悟得到而說不出」。所以看不懂是正常的。但是更難看懂的是,這幅畫竟然在西泠印社「中國現當代油畫專場」秋拍上,賣出了437萬元。一隻爛鐵桶為什麼能賣出這麼高的價格?網友不解,也看不懂。
冷軍油畫《襁褓》。
對此,專家說,把畫作局部放大9倍(見圖一和下圖),看看那爛鐵桶上的奶嘴,你或許可以看懂。放大後,很多網友發現這根本不是一幅油畫,更像是加一些新概念的一種裝置前衛藝術。而且現實中也不會有這樣的破鐵桶,更像是裝置前衛藝術。確實,冷軍在創作這類作品時,會花大量的時間,事先把要畫的內容製作成實物,拍下照片後,再慢慢畫。因為這幅作品畫得實在太逼真了,被當成實物裝置也未嘗不可。不過,這確實是幅油畫。
冷軍油畫《襁褓》局部。
比如畫面上的破奶嘴代表哺育可以理解,那破爛是鐵桶代表的就是歷史。無論是擠牛奶的,還是打水的,這都可以看成是象徵一種養育。而取名「襁褓」是每個嬰兒來到世上收到的第一份禮物,過去曾經是「襁褓」如今成了歷史,這相互的比對和反差,是何其的強烈。這也是這幅畫用意深刻的地方。
冷軍油畫《襁褓》局部放大11倍。
本文系【陳洪標寫字說畫】原創,由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傳記作家、書畫評論家陳洪標撰寫,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