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會你手機怎麼了」,熊孩子搶女孩手機,媽媽的話惹路人不平

2019-09-27     南夕媽媽

文|南夕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外面的熊孩子好像是越來越多了,電梯里能遇見按住鍵子不撒手的;在地鐵里能遇見上躥下跳的;在公園裡還能遇見搶人手機的。

小鞠周末跟朋友約好一起出去玩,就在學校附近的公園裡等著,沒想到這時候來了個小男孩,大概七八歲的樣子,跑到小鞠面前說:「手機給我玩會!」小鞠不認識這孩子,就沒有理他。

誰想到這個小男孩直接從小鞠手裡搶走了手機,撒腿就要跑,好在小鞠反應快,一把抓住了他,把手機搶了回來。

這時小男孩的媽媽過來了,扯著尖嗓子說:「孩子玩會你手機怎麼了?這麼摳,手機里有啥見不得人的東西吧!」

小鞠聽了這話翻了個白眼,剛準備回懟,這時路過的大爺開口了:「你家兒子是皇太子?人姑娘就不借他玩還能怎麼的!」看來這個媽媽的話,讓路人都抱不平了。於是小鞠就沒再說什麼,跟大爺道了謝之後就去找朋友了。

不得不說這小男孩和媽媽都夠熊的了,人家的手機,為什麼就一定要給你玩呢,不借就詆毀人家,格局未免也太小了。

這樣的家長容易教出熊孩子

01.格局小,斤斤計較

就像這個小男孩的家長一樣,格局太小的家長容易交出熊孩子,常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凡事都斤斤計較不肯吃一點虧的,到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會把這些理念灌輸給孩子,讓孩子養成一副捨我其誰的架勢。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平時表現出來的樣子,就等於告訴孩子這樣做是對的,孩子自然會跟著學。

02.過度溺愛

我們經常能從這一類家長的口中聽到這樣的話: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他還是個孩子呢;孩子犯了錯誤,這些家長也是第一時間找藉口辯解,甚至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從不會責怪自己的孩子。

長期這樣下去,孩子就會有意識的逃避責任,漸漸地養成無法無天的性子,最後發展成為熊孩子了。

03.逃避責任

有這樣一部分家長,本身就是熊父母,遇到事情時本能的想著逃避,而且也會教孩子逃避責任。

比如孩子沒完成作業,家長會教孩子各種理由來糊弄老師,逃避懲罰。孩子打碎別人的貴重物品,也會以孩子還小,不是故意的為由,來幫孩子逃避責任。

其實幫孩子逃避責任也是幫自己逃避責任,因為孩子犯錯的後果,父母確實是需要承擔的,所以這些家長為了避免麻煩或者逃避責任,就容易把孩子養成熊孩子了。

對於遇到熊孩子的情況,每個人都很無奈,家長不好好教育,作為外人也實在是不好說什麼,只能告訴自己的孩子離熊孩子遠一點。所以家長們要注意了,孩子的行為在你眼裡可能不算什麼,但是卻會影響到孩子的人生髮展,所以還是儘量避免熊孩子養成吧。

今日互動:遇到這樣的熊孩子,你會怎麼做?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

————————

在孩子的成長中,出現了任何問題都可以找我解答。希望我的這些建議對你的煩惱和困擾有所幫助。

我是南夕媽媽,有一雙可愛的兒女,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我們一起交流育兒經驗;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告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SB3dG0BJleJMoPM4P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