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劉彩俠—鄉村孩子夢想的守護神

2019-12-23     宿州廣播電視台

今年「馬雲鄉村教師獎」公布,全國有100名鄉村教師獲得此獎,來自蕭縣祖樓鎮毛河小學的老師劉彩俠名列其中。受馬雲基金會的邀請,劉彩俠參加了在三亞舉辦的隆重的頒獎典禮。此外,劉彩俠今年還獲得「安徽省優秀教師」榮譽稱號,並參加了在合肥舉辦的「全省優秀教師表彰大會」。  

在這光鮮的背後,很難想像劉彩俠承受的磨難。工作15年來,劉彩俠經歷了大兒子癱瘓、婆婆病故、公公生病臥床、小兒子大病等重重打擊。這一切,足夠摧垮她。但堅強的劉彩俠硬是挺了下來,盡力盡責地照料著這個多災多難的家庭,用心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做好人生的每個角色。 

好母親。2007年,劉彩俠一歲多的兒子不幸患上急性病毒性腦膜炎,由於治療不及時,再加上醫院誤診,造成了嚴重腦癱。兒子喪失了聽力、視力、言語等功能,每天全身不定時地抽搐、痙攣……為了救孩子,劉彩俠毅然和丈夫一起踏上了漫長的求醫路。為了給孩子看病,他們花光了家裡僅有的積蓄,借遍了親朋好友的錢。實在沒辦法,他們只能趁著放學、周末、期假的時間,去收破爛,到建築工地打工掙錢給兒子看病。誠心、艱辛終於感動了上天:兒子的視力漸漸有了一些恢復,慢慢也能說一些簡單的話。隨著兒子漸漸長大,劉彩俠還把兒子帶到自己的學校,讓他和其他孩子一起讀書。兒子不能走,她便買來輪椅,每天推著去學校。在家與學校的路上,他們母子相依為命,用輪椅丈量著每天的里程,丈量著生活的艱辛。 

好媳婦。對兒子如此,對公婆亦是盡心照顧。兒子癱瘓後,體弱多病的婆婆經不起打擊,第二年就病倒了。劉彩俠一邊照顧著癱瘓的兒子,一邊盡心盡力地照顧著婆婆,直到婆婆2009年去世。命運多舛,2010年秋天,70歲的公公突發腦溢血,手術後雖然脫離了生命危險,但落了個半身癱瘓,大小便失禁,生活也不能自理。看著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的兒子和公公,劉彩俠欲哭無淚。但她依然沒被擊垮,反而更激起了與困難和命運抗爭的勇氣和更多的孝心與責任心。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公公慢慢地能下床走路了。磨難讓劉彩俠堅強,苦難促劉彩俠更加積極向上。2016年她被推薦為蕭縣「好媳婦」;2017年被蕭縣縣委宣傳部評為「孝老愛親好青年」。  

好教師。2004年,劉彩俠以優異成績考取蕭縣教師崗位。作為特殊師範學校畢業的她,本來可以到縣特校從事教學工作,但她最終卻選擇了偏遠的鄉村小學——蕭縣祖樓鎮毛河小學。這所學校遠離縣城和集鎮,交通不便。「我出生在這裡,自然應該回到家鄉、奉獻家鄉,為家鄉發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劉彩俠說。

春去冬來,因地處偏僻,有的年輕教師分到這所學校,不久就想方設法離開,但劉彩俠卻把全部精力和愛心,傾注給這個學校和學校里的孩子,一干就是15年。她身上有許多動人的故事:一年級學生太小,不會掃地,她每天趕在學生到校前把教室打掃乾淨;有學生在校病了,她先把孩子及時送到醫院,再通知家長;有個男生在家挨打了,不願來上課,她主動家訪,解決問題;一個從小沒有媽媽的學生,冬天棉襖的拉鏈頭壞了,她帶他去修……

為了鄉村孩子得到更專業的培養,劉彩俠參加了互加計劃,為孩子們申請了三門他們喜歡的課:彩虹花晨讀、夏加爾美術、韻律舞蹈。在偏遠的毛河小學教室里劉彩俠是助教,那邊是遠在上海、南京的專業老師通過網絡上課。網課的開設,讓班裡的孩子們一起體驗著別樣的學習生活。網絡也打開了劉彩俠的思維,她為孩子們「要」來了網絡美術用品,還積極通過公益組織,為學校引進社會捐助,讓全校的孩子們第一次穿上了整齊的校服。

為跟上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劉彩俠開始從零基礎學起,逐漸學會了製作課件、錄製微課,把傳統生硬的課堂變得活潑、高效。她製作的微課、課件多次獲縣、市獎,2018年12月,她的視頻課《我有一把金鑰匙》被評為省級優質課。同年,她製作的微課《把字句變被字句》榮獲國家二等獎。她參加「平板電腦」教案大賽,得了獎項,並獲得了一台蘋果平板電腦。她代的語文學科,成績多次在全鎮質量監測中名列前茅。2018年9月,劉彩俠被評為「宿州市最美教師」。

如今,在學校,劉彩俠既是科任老師、班主任,又是教導主任;在生活中,她既是一位媽媽,又是一位妻子、兒媳。儘管磨難多,生活很艱難,但她依然微笑著面對,盡最大努力做好人生中的每個角色,做鄉村孩子夢想的守護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Q8FSm8BMH2_cNUgF-J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