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庵歌》
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顯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閒。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桃的文化意涵,自古以來以桃的意象廣為文人雅士引用,所有對於美好事物的寓意,均以桃隱喻之,尤其是用來表達閒居和隱逸生活的志向。唐伯虎的這首《桃花庵歌》,這首詩也正是唐寅的代表作。雖然滿眼都是花、桃、酒、醉等香艷字眼,卻毫無低俗之氣,反而筆力直透紙背,讓人猛然一醒。
《落花詩》
桃花凈盡杏花空,開落年年約略同;
自是節臨三月暮,何須人恨五更風?
撲檐直破簾衣碧,上砌如欺地錦紅;
拾向砑羅方帕里,鴛鴦一對正當中。
「桃花凈盡杏花空」,即便狂傲洒脫如唐伯虎,在接連遭遇不幸和打擊時,方能明白惜花、憐花、嘆花的萬千感慨絕非為賦新詞強說愁,實在是心中的悲憤難以抑制。
《把酒對月歌》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
我學李白對明月,白與明月安能知!
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
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這首詩倜儻不群、超塵脫俗地追求自由反抗權勢的精神,和豪放飄逸的句調風格都酷似李白。以其人之風格還詠其人,妙在古今同調。
《感懷》
不鍊金丹不坐禪,飢來吃飯倦來眠。
生涯畫筆兼詩筆,蹤跡花邊與柳邊。
鏡里形骸春共老,燈前夫婦月同圓。
萬場快樂千場醉,世上閒人地上仙。
通觀此詩,層次清晰,語言淺近,迴旋委婉,近乎民謠式的自言自語,然而就是這樣的自言自語,卻蘊涵的無限的藝術張力,也顯示了唐伯虎的心志。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紅滿苔階綠滿枝。杜宇聲聲,杜宇聲悲。
交歡未久又分離。彩鳳孤飛,彩鳳孤棲。
別後相思是幾時。後會難知,後會難期。
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
如果你嘗過相思之苦,定能體會唐寅《一剪梅》的意境。「別後相思是幾時。後會難知,後會難期。」唐寅輕捷地抒述了一種被時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補、迴環往復,將一個淚痕難拭的痴心女形象靈動地顯現於筆端,真無愧其「才子」之譽稱。
圖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