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培養「體系」意識
所謂體系,就是將做事的方法、步驟和流程,通過拆分與組合,構建出一條達到目標的路徑圖。
大多數人往往是「直覺型」選手。布置下來事情了,什麼都不多問,什麼也不多想,不管三七二十一憑感覺吭哧吭哧去干。
普通人是先干再想,出了問題再回頭去琢磨原因;聰明人是先想再干,把可能出現的錯誤減少到最低,最大程度避免彎路出現。
這中間的區別,就是體系感(如下圖):
這張圖的下半部分,圖中的小編號就是做事的步驟。這種體系流程化的思維一旦變成習慣,能夠極大提升工作效率。
無論是交代下來的新任務,還是處理一件很棘手的新事情,它們背後或多或少都一定有一套體系方法存在。它既是做事訣竅,也是避坑指南,更是幫助我們快速高效達到目標的行動指引。
然而很少有人在做事之前,會去考慮這些東西。
02
學會打配合
年輕時最應該優先掌握的能力是如何在體系中配合別人,要適應體系的節奏,融入其中,發揮作用。強大的領導力,都是從學會打配合開始的。配合別人並不是低人一等。相反配合做得好的人,是團隊里的無名英雄,大家嘴上不說,但缺了你就什麼事都做不成。很多領導都是從幕後配合逐漸走到台前的。
懂配合的人,都會由點及線,由線及面地去全盤思考問題。你以為自己做的只是一個螺絲釘的小工作,但這份工作在整個業務體系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會影響到哪些部門接下來的工作,是不是有可能變成價值鏈中的關鍵一環,這都是可以去摸索和提升的地方。
會打配合的人,一定不會只滿足於做配合。他會盡力提升自己配合工作的價值,並逐漸往配合工作的上下游進發,不斷豐富自己的技能樹,拓展自己的視野。
這才是打配合的終極意義。
03
懂得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用大白話說就是:「我想要的,晚點再要。」
注意,不是現在就要,也不是不要,而是晚點再要,精髓在「晚」這個字。晚,是積蓄自己的實力與籌碼,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再集中爆發。
它並不是壓抑自己的慾望,而是克服當前的困難情景力求獲得更長遠利益的心態和方法。暫時的拒絕,是為了以後能要得更多。
這是讓自己的能力永遠有高於崗位要求的「餘地」。這種對餘地的把握,就是一種延遲滿足的策略。
實際上,許多在職場上飛速成長的人都深諳這一點。看上去有點慢,但從長遠來看這省去了中間許多走彎路的時間,反而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