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49衝鋒鎗:打了越南打美國,法國人丟的面子總算找回來了

2021-03-19     不正經的軍棍

原標題:MAT49衝鋒鎗:打了越南打美國,法國人丟的面子總算找回來了

二戰結束後,法國人突然發現自己家的輕武器就是一鍋大雜燴,英法德美的槍到處都是,尤其衝鋒鎗,誰家的都有。這種事情極大程度的損傷了法國人的自尊心,法國人心裡想:我堂堂大法蘭西帝國,當年叱吒風雲,怎麼現如今連個像樣的槍都沒了?這能怪誰呢?還不是法國人自己當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閃電投降了。(昨兒我說人家光速投降,有位兄台說我不厚道,說人家是很浪漫的閃電投降,那我就聽了他的吧)

法國人在戰後開始統一自己的輕武器,開發新的輕武,衝鋒鎗就是其中之一。當初法國戰爭部下令研發衝鋒鎗,要一個簡單、便宜、方便、易於大規模生產的衝鋒鎗,尺寸還要短,要用9*19mm帕彈。昨天講的那個折出來花樣的哈奇開斯通用型就是當初競標產品之一,而競標成功的,則是MAT家的MAT49衝鋒鎗。

這把MAT49非常簡單,用的是自由槍機、開膛待擊,方形的大鐵塊槍機。機匣等用的是衝壓鋼板,槍管上帶著一小節散熱罩。其槍機比較重,復進簧強度也比較高,射速上,這把槍是每分鐘600發,這是當時很多衝鋒槍非常常見的射速。當年波波沙、湯姆遜都因為高射速被詬病,都想辦法降低射速,畢竟射速太高,可操控性就降低了。

當初法國人為了讓新衝鋒鎗能適用於傘兵、機械化步兵等,要求衝鋒鎗必須尺寸短。而當時最常見的縮短尺寸就是在槍托上做文章,多數是可摺疊槍托,類似MP40、PPS43這些。而法國人選擇的是可伸縮槍托,在機匣後方進行伸縮,類似於美軍的M3衝鋒鎗的設計,估計是直接抄的。

MAT49衝鋒鎗收縮槍托之後,長度只有460mm,展開之後是720mm。而哈奇開斯通用型摺疊槍托加上縮回槍管之後,長度也只有435mm,相比之下只比MAT49短了25mm,尺寸上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優勢,反倒是因為其的摺疊伸縮讓槍使用起來會變麻煩。而且,摺疊狀態下,哈奇開斯通用型根本不能打,MAT49倒是可以打。

哈奇開斯通用型

和哈奇開斯通用型比較類似的是,MAT49同樣可以摺疊彈匣井,將彈匣井和槍管平行摺疊起來。但是這種情況下,這把槍就不能發射了。這種設計的目的,也僅僅是為了降低高度,方便攜帶。而這把槍的彈匣井上,是加長設計的,還單獨設計了手指槽,士兵可以通過握住彈匣井進行射擊,而不是握住彈匣,這點是哈奇開斯通用型不具備的優點。

而這種自由槍機+開膛待擊的衝鋒鎗,安全性是有一定的問題的,有一定的走火風險。MAT49為了安全,設計了兩道保險,一道位於拉機柄,通過拉機柄可以鎖住槍機,另一個保險位於握把後端,握把後端有一塊按鈕,握住握把和按鈕的時候,扳機才可以扣動,才能夠完成擊發,而且只有握住握把上的按鈕,才能拉動拉機柄帶動槍機。

MAT49在1949年成功脫穎而出,當時法國快速生產、快速裝備部隊,沒多長時間,法國陸軍、外籍兵團以及一些殖民軍都裝備了這把衝鋒鎗。估計快速生產的原因還是二戰光速投降留下的陰影,這次一定要準備充分了。同時,這把槍還有一個警用型號MAT49/54,伸縮槍托換成了木質固定槍托,散熱罩也加長了,但是本質還是一樣的。

號MAT49/54

這把衝鋒鎗總共生產了70萬把,直到1979年才停產,到了1998年才正式撤裝。在此期間,從1949到1998,法國人打到哪,這把槍就跟到哪。從越南到北非,這把槍都參與了。當年越南遊擊隊曾經繳獲了一部分MAT49衝鋒鎗留著自用,拿著去打美國人。

好尷尬啊

而且,越南當時裝備一堆波波沙衝鋒鎗,後來越南自己改造出了一款衝鋒鎗,美國給的代號是K-50M衝鋒鎗,此槍主要原理是波波沙那一套,但是槍托上,越南人換成了MAT49的可伸縮槍托,下半部分機匣也是借鑑了MAT49的金屬結構。

是不是看到了波波沙和MAT49的血統了?

這把槍參戰的地點和打過的人也是夠多的,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阿爾及利亞戰爭、越南戰爭.......裝備這把槍的國家也多,什麼阿爾及利亞、中非、查德、象牙海岸、剛果等一大票國家都用過。這把槍打了越南人,還打了非洲人,同時也打了美國人,當然,也打了法國人自己。當初法國人光速投降,顏面掃地,結果法國人的MAT49衝鋒鎗到處打,算是給法蘭西找回了點面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K_pS3gB8MnI47IjMjO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