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錢學森支持的「耳朵認字」,究竟是偽科學還是特異功能?

2020-07-12     小花的科技屋

原標題:曾被錢學森支持的「耳朵認字」,究竟是偽科學還是特異功能?

提起錢學森,絕對家喻戶曉。他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飛彈之父」、「中國自動化控制之父」,同時也是世界著名科學家,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和真正的「火箭之王」,因為錢學森,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發射至少向前推動了20年。

不過,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錢學森卻突然對「人體特異功能」非常感興趣,事情的起因,是因為1979年《四川日報》的一篇報道:根據介紹,在四川大足縣,有一個名叫唐雨的小朋友,他竟然可以用耳朵來辨認文字,非常的神奇。後來曾經風靡一時的「氣功熱」等,都是從這篇報道開始的,很多人,甚至是很多科學家,都對「人體特異功能」表現出極大的熱忱,錢學森,就是其中之一。

那麼,唐雨的「耳朵認字」究竟是特異功能還是偽科學呢?先讓我們看一下什麼是人體特異功能:它是一種並未被科學界證實的,存在於想像之中的人體潛能,主要分為特異感知和特異致動兩類,唐雨的「耳朵認字」就是特異感知的一種。

我們都知道眼睛是用來辨認事物的,如果眼睛看不見了,那麼整個世界都是黑暗一片的,非常不方面,不過,唐雨卻可以不用眼睛而選擇用耳朵來辨認文字,這就屬於用不正常的感官來感知正常人感覺不到的信息,不過,唐雨的「耳朵認字」卻並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神奇,背後隱藏的真相,估計只有當事人才心知肚明。

在《四川日報》對唐雨進行報道之後,四川醫學院派出了調查組來到大足縣,對唐雨進行測試,不過,卻與錢學森的認可和支持不同,調查小組在8天內對唐雨進行了25次測試,其中6次唐雨拒絕辨認,而19次辨認成功的,也都是因為他偷看。

調查小組認為,唐雨的手法非常靈活,而且多種多樣,首先,唐雨會觀察周圍的形式,如果監視非常嚴,他就會鬧脾氣拒絕辨認。其次,如果周圍的環境可以作弊,唐雨就會故意找一些藉口分散大家的注意力,並且拖延時間來尋找可乘之機,比方說用手摸字的時候,唐雨會故弄玄虛的將寫有文字的字團搓開,然後趁著大家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看上面的文字是什麼內容,再小心地揉成一團,過一會兒說出自己偷看到的內容。

同時,如果是在夜裡黑暗的環境中讓他認字,他會利用窗外微弱的光線,或者等待眼睛對黑暗完全適應之後,尋找機會和光亮來分辨字體。調查小組認為,雖然唐雨只有12歲,但是他的調查手法卻猶如魔術師一般,因為動作極快,所以很難讓人察覺到其中的破綻,這或許也是唐雨矇騙了眾人的原因之一。

再讓我們回顧一下唐雨是如何出名的:根據報道,唐雨有一天和夥伴兒放學回家,夥伴兒的口袋裡放著一盒「飛雁香煙」,唐雨碰到口袋,竟然腦海中浮現出「飛雁」兩個字,說出來讓夥伴兒感覺震驚不已。根據唐雨本人的描述,他一碰到寫有文字的紙團或者物品,腦海中就會猶如過電一般,清晰的出現文字。不過,在我們看來,也不過是偽科學罷了,這世界上估計很多個「唐雨」都是如此,大家認為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G2JQHMBiuFnsJQVWy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