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學不會游泳歸因於不敢把頭埋進水裡,總是克服不了那種水沒頭頂的恐懼感,即便我知曉蛙泳的每個技術細節。其實很簡單,只要把頭埋進水裡,身體自然會平浮起來,然後再做蛙泳的動作,就會在水裡順利前行。」
我上學的時候,體育老師把他上面所講的道理叫做「超越器械」。他是在教我們投擲鉛球時說的。他說,你不要太在意鉛球的存在,不要太刻意追求把鉛球投多遠,你僅僅注意正確的投擲方法,做好每一個應該做的動作,鉛球自然會被投得最遠。小故事,大道理。在股票交易中不要太在意錢的得失,而應該把注意力關注到交易過程方面,只要每一個交易細節都能做到完美,賺錢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其實,幾乎每個投資者都有過看對行情卻錯失行情的經歷,也許過後還會說:我看得多准,如果我做了,肯定會大賺一筆。也有很多人有過模擬操盤取得巨大盈利的經歷,但當他們真正拿真金白銀實戰時,操作結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看準行情、模擬操盤與實戰的最大的區別在於,因沒有進入實戰或不是實戰,所以沒有金錢得失的顧慮,心理上也就沒有什麼壓力。在平地上沿著一米寬的路行走和把這條路平移到300米高空行走,感覺和難度絕對是不同的。
金錢對於人的重要性毋庸諱言。投資者參與股票交易,有很大的原因是為了投機,為了盈利。這個目的合理合法、無可厚非。但如果在股票交易中,過分關注錢而不是正確的交易方法,結果往往會事與願違。它常常會導致錯誤的操作方法,從而使我們與金錢日益疏遠。
1.不按計劃操作,過早止盈。有時候比虧損更讓某些投資者感到惶恐不安的並不是深度套牢,而是當行情出現部分浮盈的時候。見好就收,撿到籃里才是菜,兩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這些諺語使得投資者不能坦然面對盈利,常常會選擇迅速地平掉獲利的倉位,從而與一波大行情失之交臂。
2.違反操作原則,未能迅速止損。帳面上資金的縮水無疑會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面對虧損,有些投資者常常採取鴕鳥政策,特別是股票投資者,好像只要不賣掉股票,一直握有那麼多的股票數量,就不會把虛虧變成實虧。
3.不按計劃操作,因恐懼頻繁止損。不斷的金錢的損失會使先前盲目自大的投資者走向另一個極端,即膽小而敏感。一點點的風吹草動,一點點不利的價格變化就使得投資者心理壓力沉重,從而忘記了止損目標價位,盲目止損。其實,市場的波動是正常的,主力故意把價格打壓至技術性止損價位的情況比比皆是。
4.不按計劃操作,因貪婪錯過最佳出場時機。不斷的盈利也會使人躊躇滿志,而錯過相對較好的出場時機,反而陷入「曾經獲利那麼多沒出,現在獲利這麼少應繼續持有」的惡性循環中,直到把獲利的交易變成虧損。
從以上的四種不正確的操作方法中,我們可以看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按計劃操作,過分把注意力關注到錢上。那麼是不是有方法可以使我們忘記錢的存在,僅把盈虧看作數字符號的變化、盈虧點數的增減呢?一般人還真難做到。不過,雖然在交易中我們不能忘掉錢的存在,但我們可以採取方法對其弱化,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正確的交易方法上。
當你把思想更多地放在交易上,就自然地會減弱對錢的關注。以下是克服這個問題的幾個重要步驟:
1、制定嚴格的交易計劃:計劃你的交易,交易你的計劃。沒有計劃的交易,一時衝動的交易,和僅憑運氣的賭博沒有區別。而不遵守交易計劃交易,結果比無計劃交易好不到哪兒去,甚至還增加了制定交易計劃的煩瑣,屬於標準的出力不討好型。正確的做法就是制定交易計劃,並嚴格按交易計劃進行交易。
2、制定嚴格的入市原則: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入市依據,有的人喜歡追漲殺跌,只要出現向上突破或向下突破,就建立趨勢性追市頭寸;有的人喜歡抄底摸頂,認為價格太高或太低就沽頂和抄底;有的愛打聽消息,或聽從別人的建議操作。這都沒有問題,只要你能驗證方法正確並持續性獲利就可以繼續使用,並堅持使用。
3、制定嚴格的出場原則:不論是追漲殺跌還是抄底摸頂,都必須提前制定出止損和止盈的目標價位。當價格出現有悖於我們入市原則的變化時,不論虧損多少,都應止損出局,而不能有任何的僥倖和等待心理。同樣,一旦價格達到我們的止盈價位,就落袋為安。也許這不太符合「讓盈利充分增長」的戒律,但市場是不確定的,我們不知道市場到底是調整還是反轉,依據自己的出場原則止盈,結果總會好於盲目等待。
4、如果實在感覺止損比較困難,可以採取縮小頭寸規模的方法。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虧損對交易者心理上的衝擊。
5、如果實在唯恐踏空行情,唯恐沒將利益最大化而過早平倉,可以將盈利頭寸先止盈一半,讓另一半盈利「充分增長」。這是對交易原則的妥協和折衷,雖然不是最科學的做法,但可以降低貪婪和恐懼心理對交易的損害程度。
一位成功的投資者,他應十分留意怎樣將他的知識應用在炒股中,他不會為應用這些知識的枯燥而忽略細節。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知識通常並不困難,困難在於用毅力應用這些知識。在炒股問題上,我是堅信「知易行難」之說的。
慣性定律:順應股市大勢潮流
「慣性定律」是指,自然界的物體如果沒有外力的推動,則動者恆動,靜者恆靜。這一現象不僅自然界存在,在股票市場表現得更加充分。
「慣性定律」告誡投資者,一定要順應股市的潮流。任何人都無力改變上漲或下跌的方向,也不要自作聰明地預測所謂「頂」與「底」,跟著上漲與下跌的方向操盤就能成功,而逆潮流而動的投資者只能是失敗者。
(1)漲者恆漲,跌者恆跌
在股票市場,如果沒有特殊的買力或賣力的影響,則股票價格漲者恆漲,跌者恆跌。這就是為什麼股市常常有大牛市或大熊市的道理,因為基本的環境或供求關係未改變以前,上漲的趨勢就會持續下去;相反,下跌的趨勢也一直會持續下去。有的投資專家指出,除非加上更強勁的供給力量或需求力量,否則,不動的股票永遠不動,上漲的股票永遠上漲,下跌的股票永遠下跌。股價不漲不跌或盤旋整理說明供求力量達到平衡,除非供給方面增強力量或需求方面增強力量來打破均衡狀態,否則,股價就只會小幅波動;股價能夠形成上升趨勢,表示買進力量超過賣出力量,如果一直保持需求大於供給的局勢,那麼,價格必然持續上漲,只有在賣方力量增強到超過買方力量的時候,上漲的勢頭才會停止,並開始下跌;相反,股價一旦形成了下跌趨勢,則是賣出力量大於買進力量的結果,只有當買進的壓力大於賣出的壓力時,才會轉跌為漲。否則就會一直下跌下去。
如同任何事物的運動都有它自身的規律一樣,股價的運動也有其自身發展的必然性,它是由眾多政治、經濟、心理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股市投資獲利的關鍵即順應股價發展的方向,在股價上漲的過程中買進做多贏利,在股價下跌的過程中做空保值;相反,如果違背股價運動的趨勢,在股價上升的過程中空倉做空,在股價下降的過程中滿倉做多,必然賺不到錢,甚至要遭受經濟損失。
(2)緊跟大趨勢,不管小波動
一般來說,股票價格的變動具有三種趨勢,即長期趨勢、中期趨勢和短期趨勢,股票價格的不斷變化即是由這三種趨勢作用的結果。只要上升趨勢中的波峰和波谷都依次超過前一個波峰和波谷的高度,那麼,市場的趨勢就是上升的趨勢。只要下降趨勢中的波峰和波谷都依次低於前一個波峰和波谷的高度,那麼,市場的趨勢就是下降的趨勢。總之,上升趨勢表現在一系列上升的峰和谷上,下降趨勢則表現在一系列依次下降的峰和谷上。
所謂大趨勢,乃是今後一年或幾年股市發展的方向,即長期趨勢。大趨勢中雖然有各種反向小波動,但不會改變大趨勢的方向,只有順應大趨勢操作才能賺到錢,並且才能避免損失。
(3)錯的是自己,市場總是對的
在股票市場上,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憤憤不平,怨天尤人,不是怨政府不發布利多「救市」,就是怨中國股市不規範,或者怨中國股市是消息市,無技術分析用武之地等,不一而足。實際上,這些抱怨或許都有一定的道理,如中國股市發展時間短、法規不健全、信息披露不規範、投機性強等,這些都需要主管部門監管機構和投資者共同努力,使其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規範起來。
但是,這絕不能成為投資者操作失誤後的藉口。因為,股市投資需要專門的知識、技巧,需要豐富的經驗,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膽識等。如果不具備這些素質,貿然入市,很可能品嘗不到股市的甘露,只能品嘗到股市的苦果。對於投資者來說,投資股票並不是每個人都感興趣,最好的方法是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投資項目。
對於股票投資來說,股市的客觀是第一性的,自己對股市的認識是第二性的,投資者要不斷地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關係,努力使主觀全面、正確地反映股市的客觀。
對投資者來說,應該確立的首要觀念是,市場總是對的,錯的只會是自己。股價走勢沒有錯,也不會錯,自己之所以賠了錢,是因為自己沒有跟上市場的步伐,沒有把握住市場的脈搏。該做多的時候沒有做多,該做空的時候沒有做空,或者反其道而行之,這才是自己失敗的根本原因。市場是主人,投資者自己是僕人,只有自己主動去適應市場,和股市大趨勢交朋友,才是股市的制勝之道。
牢記這9張思維導圖,你就是贏家!
1、股市導圖總綱
2、k線基礎
3、均線基礎
4、切線基礎
5、指標分析
6、統計分析
7、選股方法
8、板塊輪動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下面10個交易建議,正是你獲得盈利最需要的
1. 不要因為更小時間圖的變化而草率退出交易
如果你交易的日內圖,那就在日內圖上查看和管理交易。如果這時候你去看4小時圖,很可能被嚇得趕緊退出交易。這是很多人犯的錯誤。
2. 止損置於你交易設置失效的區域
不要根據你願意承擔的虧損範圍來設置止損,而是根據市場結構來設置,即當止損觸發時,你知道自己已經錯了。
假設你在支撐位做多,那麼價格突破支撐位時,你就知道自己錯了
3. 跟隨趨勢交易可以提高盈利可能
在一個趨勢市場,價格總是表現為上上下下的波浪運動,我們可以比喻為:
- 推進運動——順著趨勢方向的變化
- 修正運動——短暫的價格回調變化
正常來說,推進運動總是強過修正運動,因此順著趨勢交易,你才可以最大化盈利。
4. 找到最適合你自己的交易方法
如果你鍾愛交易市場,並且讓它占據了很多的時間和生活,那麼長線趨勢跟蹤就不適合你了。如果你有全職工作,並沒有很多時間去觀察和分析市場,那麼日內交易可能不適合你,因為你沒辦法聚焦精力,很容易錯過交易機會。
我想說的是,每個人都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方法。這裡有幾個小建議:
- 交易方法要適合你對市場的認知和偏好(你更傾向趨勢市場還是區間市場?)
- 找到契合你時間表的交易時段
- 不要隨意切換交易系統
5. 不要在幾次失敗後就放棄交易策略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再好的交易策略,在短期內都可能導致隨機的結果。
扔1000次硬幣,得到正反面的比例各自是50%。但是你只扔10次,出現正反面的次數卻不可能同等,因為對比的範圍太窄了。交易也是如此。幾次虧損的交易不能證明一個交易策略是不好的。如果要比較,至少在100次交易後再做決定吧。
6. 有計劃的交易者才能在交易中自律
如果你沒有交易計劃,那麼情緒、交易目標和對市場的看法就會主導交易。你可能因為「朋友內部來的消息」、「覺得價格應該不會再跌了」、「好無聊」這樣的理由去交易了。
但是......如果你的交易行為總是這麼隨意、沒有任何標準,又怎麼能期待得到穩定的交易結果呢?交易計劃的重要性在於它建立了一套行為標準,讓你不會隨心所欲交易。
7. 每筆交易的資金風險控制在1%左右
假設你的交易系統盈利率為50%,你的風險回報比利為1:2,交易8次,前4次虧損,後4次盈利,那麼你依然可以盈利嗎?不,這得看情況——如果你的資金風險為30%,那麼前4場交易下來你就一分不剩了。但是,如果你資金風險僅1%,那麼8次交易下來你依然盈利4%。
有盈利的交易系統,但是沒有好的風險管理,你最終還是一無所獲。此外,別忘了一件事:虧損很簡單,但是要在虧損後恢復資金缺很難:
如果虧損了50%,你要盈利100%才能保持帳戶收支平衡。如果你虧損90%...要拿回資金就很難了。
8. 盈利的交易者不必知道一切
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因為我以前就犯過認知錯誤,以為自己需要知道一切才能盈利。知道我發現「少即是多」的道理。
不得不給大家忠告:你不需要知道市場基本面、不需要知道市場大型機構玩家在做什麼、不需要懂所有的技術指標和形態、也不需要買各種各樣的自營軟體和工具。
你需要的是什麼呢?只有3點:
- 有優勢的交易策略
- 合理的風險管理
- 平衡的心態
9. 認真對待交易,你需要寫交易日誌
你想得起前幾次交易情況嗎?也許當時碰到了潛在盈利高的機會、也許你的策略當時沒有發揮作用、也許你沒有按照計劃交易導致結果一團糟。
沒有交易日誌,你怎麼知道自己哪裡做錯了、哪裡做得好?你壓根兒也不知道自己需要在哪裡改進。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如果你認真對待交易,那就必須記錄交易日誌。
10. 教你用這一招提升盈利表現
不是增加信號過濾工具,也不是調整指標參數,而是——知道什麼時候遠離市場。
假設一種趨勢跟蹤策略在趨勢市場盈利率為20%,在區間市場虧損率為15%。某段時間市場分別呈現了一次趨勢和區間行情,那麼交易者最終盈利5%。如果你能夠區分出什麼時候是區間行情,然後直接避開在這段時間交易,是不是整體盈利率就有20%了呢?
你知道什麼時候做多、什麼時候做空,此外,還應該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應該遠離市場不交易。
養成良好的交易習慣 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
一件行為如果能夠不斷地、連續重複21次的話,那麼自然而然會形成習慣,成為自身的行為模式,也就更容易在未來投資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普通的投資者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克服人性弱點、養成良好的交易習慣和行為、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方面上來,這樣可以通過戰勝自己的方式,不斷超越自己,超越市場絕大多數人,從而可以更好、更長期地站在贏家的行列!
大道理很多,大家也都理解,筆者這裡就不再贅述,接下來主要結合筆者多年的交易經驗和心得,總結一些有助於養成良好習慣和樹立正確理念的方法,希望有助於大家儘快打好基礎,少走彎路,踏上良性的進步之路。
第一,要麼自己打好基礎,要麼找到可信賴的平台或老師邊跟隨、邊學習。
對於喜歡研究這個市場的投資者,可以多花點時間自己打好基礎,但對於大多數投資者,入門最好能夠找到可信賴的平台或老師進行跟隨式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快速成長起來,減少自己摸索而付出的代價和學費,少走很多彎路。前者通過自我學習往往相對完整和系統,但欠缺經驗性的指導和靈活性,後者可能學習的知識和技巧更具有實戰性,但相對零散欠缺系統性。但殊途同歸,最終二者都要經過"學習到實踐,實踐到總結"的階段,從而打下紮實的基礎。
第二,嚴格設定止損,且多單的止損價必須要放在關鍵重要支撐位下方,而沽空單的止損價必須放在關鍵重要的阻力位上方,這樣才能真正發揮止損的作用。止損的真正奧義在於:
a)嚴格控制風險,避免風險無限制擴大!
b)起到行情研判正確與否的作用。合理設置的止損價能夠起到這個判斷標準的作用,只要沒有觸及止損價則就默認依然會有成功機會,除非觸及止損說明研判錯誤!
c)還有一個潛在的作用:可以令投資者保持好心態,把精力放在下一個機會上,而不是虧損單上!
第三,合理分配倉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更容易實現"小虧損、大盈利"的盈利成長模式!"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合理分配倉位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是:單邊行情中,順勢機會多分配倉位,逆勢機會少分配倉位;震盪行情中,關鍵支撐阻力位內部(即阻力下方和支撐上方)多分配倉位,一般支撐阻力位附近少分配倉位,儘量減少區間中部操作頻率。
第四,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儘量減少情緒化做單,避免頻繁出錯和錯上加錯的情況出現。
從老周多年的交易體會來看,調整心態和情緒的方法因人而異,但有幾個方面是共通的,且需要時刻警惕注意的:
a)任何時候都要設定好止損和控制好倉位,這是基礎,也是前提。因為如果做不到這點,這就好比沒有給汽油桶做安全防範措施,很容易被隨時點爆!所以這個是最基本的隔火牆,因此上述第二條和第三條需要我們每一位投資者儘量做到。當然,必須是正確地、有方法地執行而非隨意設置止損和隨意分配倉位。
b)在自己出現極端負面情緒的時候,儘量遠離市場,給自己一段休息調整的時間。等心態平和之後,再回到市場,這樣不僅僅能夠避免潛在不必要的損失,而且還能在重新回到市場時或有意外的收穫!
c)如果遇到手癢難耐,非常想做單但又拿不準的情況下,可以一律採取小倉位嘗試,且規定一個最大嘗試次數上限值。比如一律都用1個迷你手,最多不超過3次嘗試機會。這樣即便虧損也不會造成明顯虧損,而小有盈利時反而能夠給自己多一份信心。
第五,進場很重要,出場更重要。在選擇合理的進場時機時
投資者都需要想到幾個不可迴避的問題:"我這筆單子打算什麼時候、什麼價位出場?"、"是做短線還是做中長線?"、"能不能持倉過夜或過周末"、"在哪幾個價位需要分批獲利減持?"等等,總之進場前這些問題最好都能考慮清楚。因為最終單子盈虧情況關鍵取決於出場價位和時機的把握,因此弄清楚這些問題才能逐步做到"截斷虧損、讓利潤奔騰"的目標!
其實,在交易中,我們需要養成的交易習慣和行為有很多,上面都是最為關鍵和重要的幾點。要想能夠真正將這幾條變成我們自身的好習慣,那麼需要大家自己平時多注意,不斷重複去做正確的事情,這樣才能逐步形成自身自然而然的習慣。據科學家證實,一件行為如果能夠不斷地、連續重複21次的話,那麼自然而然會形成習慣,成為自身的行為模式,也就更容易在未來投資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筆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