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後,競爭最激烈的五次MVP爭奪戰

2019-09-22     談球說愛

MVP,算得上是NBA個人榮譽中最具有含金量的獎項。對比起FMVP的評選規則,MVP的評選對球員的考察周期更長、留給評委考慮的時間也更長。

1979-1980賽季前,最初的MVP獎項都是由NBA球員投票評選出的,在此之後,MVP由北美資深體育媒體人組成的評委團投票決定歸屬。每一位評委分別選出自己心中最好的五位球員。第一位的選票將獲10分,第二位選票獲7分,第三位選票獲5分,第四位選票3分,第五位選票獲得1分,最終合計最高分者勝。

那麼,在這樣相對嚴謹的規則下,新世紀後之後競爭最激烈、最旗鼓相當的5次MVP評選又分屬於哪幾個賽季和哪幾對冤家呢?

五、16-17賽季 維斯布魯克VS哈登

威少得票率:33.8%

哈登得票率:28.6%

這一個賽季的MVP評選,註定了會是近年來比較受爭議的一個賽季,特別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球迷開始認真思考威少「三雙」的真實價值。

威少當賽季代表雷霆出戰81場常規賽比賽,場均出場34.6分鐘,得到31.6分、10.7個籃板和10.4次助攻,榮膺賽季得分王。同時,自61-62賽季的「大O」奧斯卡·羅伯特森後,威少再次完成賽季場均三雙的成就,這種震撼的壯舉為他在MVP的爭奪戰中加分不少。

只是,當賽季的哈登成為了得分機器與助攻大師的結合體。他完美融入了小鬍子新造的進攻體系,轟出了29.2+11.2+8.1的數據,同樣也不逞多讓。在戰績上,哈登占據絕對優勢,他帶領火箭隊取得了55勝27負的成績,排名西部第三;威少則帶領雷霆隊取得了常規賽成績47勝35負的成績,僅排名西部第六。

這也是為何兩人在當賽季得票率上如此相近、甚至有不少球員提出「要不新增共享MVP」設置的原因。

四、06-07賽季 諾維茨基VS納什

司機得票率:33.9%

納什得票率:30.2%

05-06賽季,納什擊敗了司機,實現了MVP的連莊;06-07賽季,繼續是這一對昔日好兄弟的第二次冠亞之爭,只是這一次笑到最後的是司機,他也阻止了納什「三連MVP」的偉大壯舉。

05-06賽季,納什延續了MVP級別的穩定表現,場均繳出18.6分、11.6次助攻、3.5籃板的數據,53.2%的投射命中率列當賽季後衛第一。

最終太陽隊在納什的帶領下以61勝21負結束了賽季,確保了季後賽2號種子的位置。

諾維茨基的表現同樣十分驚人,場均拿下24.6分,8.9個籃板和3.4次助攻,率領小牛隊在常規賽幾乎不可阻擋,拿下67勝15負的戰績笑傲全聯盟。

可能是評審們考慮到「風之子」納什已經兩連MVP,沒有再交出更突破性的表現,而司機存在戰績優勢。

最後司機以微弱的優勢勝出,拿到了當賽季的MVP,實至名歸。

只是,小牛隊在當年的季後賽第一輪被勇士上演黑八奇蹟,這把新科MVP諾維茨基釘在了恥辱牆上直到11-12賽季。

三、02-03賽季 鄧肯VS加內特

鄧肯得票率:31.1%

加內特得票率:28.1%

回到02-03賽季,各路諸侯爭霸,每一隊幾乎都有屬於自己的旗幟當家人物。

OK組合如日中天,狼王率隊異軍突起,小牛三駕馬車齊奔、國王上演華麗舞曲、白袍小將麥迪嶄露頭角。

加內特23.0分13.4籃板6.0助攻1.4搶斷1.6蓋帽,命中率50.2%,效率值PER:26.4

奧尼爾27.5分11.1籃板3.1助攻0.6搶斷2.4蓋帽,命中率57.4%。效率值PER:29.5

麥迪32.1分6.5籃板5.5助攻1.7搶斷0.8蓋帽,命中率45.7%,效率值PER:30.3

科比30.0分6.0籃板5.9助攻2.2搶斷0.8蓋帽,命中率45.1%,效率值PER:26.2

鄧肯23.3分12.9籃板3.9助攻0.7搶斷2.9蓋帽,命中率51.3%,效率值PER:26.9

眾多風流人物們都打出了具備「MVP」表現級別的一季,在MVP評選上最為靠前的是石佛與狼王。

這兩人拿的劇本也是類似的,都是以「一己之力」帶領看似平民的隊伍陣容,打出傲人的戰績。

身邊站著的是斯澤比亞克、哈德森、內斯特洛維奇、安東尼皮勒這些級別的隊友,加內特把森林狼帶到了51勝31負。鄧肯,則更加誇張。經歷了千禧年的大傷後,鄧肯在這一季徹底完成了往地板流球員的轉型。隊伍中得分第二高的球員是二年級菜鳥托尼-帕克的15.5分。

最終,石佛以微弱的優勢力壓狼王,拿到了當賽季的MVP。

不得不提的事情,正是這樣處於這樣的新老交接期,鄧肯還是將馬刺帶到聯盟第一的高度,豪取60勝22負的戰績,甚至在季後賽一路高歌拿到總冠軍。

二、01-02賽季 鄧肯VS基德

鄧肯得票率:29.1%

基德得票率:27.8%

縱觀基德的職業生涯,01-02賽季是他距離MVP榮譽最近的一次。

01-02賽季,基德從菲尼克斯轉投籃網替代馬布里成為主控,身邊的二當家依然是范霍恩、三當家。常規賽,基德率該隊取得52勝30負戰績,獲得大西洋賽區冠軍,平均每場交出14.7分9.9次助攻7.3個籃板2.1搶斷的豪華數據。

在基德加盟前1年,場均21+8的馬布裡帶著籃網打出了是26勝56負的數據,而一年後的籃網完成脫變、甚至連續兩年殺入總決賽,只是把原球隊老大馬布里換成了基德而已。

有馬布里的「毒瘤」反襯,基德很好地向評審團真正地詮釋「最有價值球員」的風範,對拉票起到相當大的作用,這與鳳凰城時期的納什類似,只是基德遇到的是如日中天的石佛鄧肯。

在西部的鄧肯帶領馬刺隊獲得了58勝24負的戰績,其個人的賽季數據為25.5分+12.7個籃板,+3.7次助攻+2.5蓋帽,無可挑剔。

只能說,拿Mvp和打入總決賽都是需要一些機緣的,無緣MVP的基德在生涯末期收穫一枚總冠軍,兩連MVP的風之子納什卻一生未能染指總決賽。

一、04-05賽季 納什VS奧尼爾

納什得票率:32.2%

奧尼爾得票率:31.5%

每每提到史蒂夫-納什的時候,奧尼爾內心都有一些說不出的滋味,他也曾在節目中當眾表示過自己不贊成納什入選NBA歷史50大巨星。

大鯊魚的「意難平」,來自於04-05賽季的MVP爭奪戰,他以史上最微弱的優勢敗北於風之子。

回到04-05賽季,奧尼爾離開湖人,選擇東遊加盟熱火。尚有餘勇的奧尼爾以60%的命中率場均繳出22.9分10.4籃板2.3蓋帽2.7助攻的數據,幫助熱火提升了17個勝場,取得了59勝23負刷新隊史記錄級別的戰績。

至於史蒂夫-納什?這是一段廣為球迷熟知的故事。

庫班誤信團隊的判斷,決定不續約隊伍中30歲的全明星白人控衛,納什選擇加盟太陽出任核心,並連續多季打出了MVP級別的表現。

就像新AE86的引擎一定要跑到17000轉才能在山路發揮最大功力一樣,苦等多時的德安東尼和他手下的那一堆跳跳人,也終於等到了那一台用於跑轟體系的人型發動機。

從29勝到62勝,因為納什一人的到來,上賽季排名西部14名的太陽隊足足提升了33個勝場,躍升到聯盟第一,成為一支全民皆兵的豪強,真正詮釋了何謂「最有價值球員」。

至於為什麼和鯊魚之爭如此激烈?

在筆者看來,一是因為納什的個人數據並不如其他MVP級別球員來得誇張,可是犧牲了一定個人數據與出手權卻成功地激活全隊,這其實同樣也是符合MVP的定義標準;二是因為要認識到一位球員是新籃球時代的先驅,其實也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AoGaG0BJleJMoPM_Fr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