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副對聯,詮釋了曾國藩和左宗棠之間一輩子的恩怨

2019-09-22   琢磨君

文章作者:琢磨君

曾國藩、左宗棠,兩人有很多相似之處:都是湖南老鄉,晚清中興名臣之一,「晚清三傑」之一,洋務運動的先驅;都憑藉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建立絕世奇功,挽救清廷於危難之際,因此都功名顯赫。

但他們也有許多不同之處:曾國藩是進士出身,左宗棠只是一個舉人;曾國藩會識人,左宗棠會打仗;左宗棠除了鎮壓過太平天國,興辦過洋務,還有平定陝甘、收復新疆的功績。其實,他們兩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性格上面的不同:曾國藩儒緩,左宗棠性烈。因此,他們之間還產生了一些恩與怨!

以下三副對聯,詮釋了曾國藩和左宗棠之間一生的恩怨!

1、季子自稱高,仕不在朝,隱不在山,與人意見輒相左;藩臣當衛國,進不能戰,退不能守,問你經濟有何曾?——曾國藩、左宗棠

曾國藩初創湘軍時,經常打敗仗,所以老是被左宗棠譏諷。而左宗棠是湖南巡撫的首席幕僚,深得賞識和器重,因此權勢和威望也很大。

上聯是曾國藩寫的,意思是說:你季子(左宗棠)自以為才高八斗,但是你既不在朝廷為官,也沒有隱居深山老林,僅僅是常常發表一些與人意見不同的言論罷了。

下聯是左宗棠寫的,意思是說:你藩臣(曾國藩)的職責使命是保衛國家,但是你在行軍打仗方面,既不能向天平軍發起進攻,也不能守住城池,你是否真正有經邦濟世的才能呢?

我們現在看來,這是左宗棠與曾國藩互相開玩笑的一副對聯,還巧妙地篏入了兩人的名字:上面一聯,巧妙地把左季高三字嵌了進去;下聯則把曾國藩三字嵌了進去。實則是:他們兩人真是的意見不合,經常互撕,關係緊張。

左宗棠和曾國藩畫像

2、論兵戰,吾不如左宗棠;為國盡忠,亦以季高為冠。國幸有左宗棠也。——曾國藩

從這番話,我們可見曾國藩對左宗棠又非常欽佩,一是欣賞他的行軍打仗本領,二是他的忠誠之心。為什麼曾國藩會這麼說呢?因為曾國藩自己對捻軍無從下手,但左宗棠技高一籌,成功平定了捻軍起義,穩定了陝甘地區,因此心服口服。

其中,早在之前,他們兩人有一起合作的「蜜月期」,曾國藩就發現左宗棠很會打仗。

1859年(咸豐九年),左宗棠因為「樊燮京控案」,被迫離開湖南巡撫駱秉章的幕府,並以四品京堂候補,隨同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襄辦軍務。

曾國藩對左宗棠很照顧,讓他組建「楚軍」,親自帶兵打仗。左宗棠也不負所望,充分發揮其軍事指揮才能,屢戰屢勝。1861年(咸豐十一年),曾國藩保薦左宗棠任浙江巡撫。之後左宗棠官運亨通,1863年升為閩浙總督,和曾國藩平起平坐。

左宗棠照片

然後,同治三年(1864年),湘軍攻破天京後,曾國藩和左宗棠之間再次爆發了矛盾。起因是:曾國藩奏稱幼天王已在大火中被燒死,但左宗棠從俘虜的口中最先得知了幼天王逃逸的消息,並迅速奏報朝廷,檢舉揭發了曾國藩的「欺君之罪」。之後,兩人斷絕了書信來往,老死不相往來。

兩人雖然不往來,但依舊互相關注對方動態。曾國藩看見左宗棠打了勝仗,打心眼裡佩服左宗棠的才能,因此寫下了以上這封對聯——論兵戰,吾不如左宗棠;為國盡忠,亦以季高為冠!

3、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左宗棠

這副對聯是曾國藩去世後,左宗棠派人送來的輓聯,大概意思是:知人善任的英明,為國謀劃的忠誠,我自愧不如你曾國藩;我們之間像扔石頭那樣不留情面地指出對方錯誤,又能同心協力想黃金一樣堅固,這也不辜負我倆平生的交情 。

由此可見,曾國藩和左宗棠之間是諍言直諫的「直友」關係,也算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左宗棠給朝廷的奏摺中也讚揚曾國藩「謀國之忠,知人之明,非臣所及」,看來他們兩人的恩怨已經在這副對聯中「相忘於江湖」,畫上了完滿的句話。

左宗棠對聯

曾左兩人的交情其實很深、交往也很多:曾國藩提拔過左宗棠,有恩於左宗棠;左宗棠也曾協助過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且在許多方面上,兩人的思想和主張都一致。但是,由於兩人的性格差別很大,導致了互相之間產生了恩怨。而以上三副對聯,就非常好地詮釋了兩人之間一輩子的恩怨!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評論您的觀點!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