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餃子導演執導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36天,取得了46.28億的好成績,距離46.55億的《流浪地球》也就只有三千萬的差距了。
相信經過這個周末之後,應該會毫無懸念的超越《流浪地球》,為中國動畫的發展和繁榮貢獻了舉足輕重的力量。
餃子&郭帆:惺惺相惜
8月29日,《流浪地球》的導演郭帆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發表了對於《哪吒》的祝福,他配文:「距離超越小破球還有半步之遙!小哪吒,戴上頭盔繼續沖!」
還配了一張自己在8月13日就繪製好的小哪吒戴著中國太空人頭盔的圖片,活波可愛,畫面中頗有喜感,看來郭導演很有心。
雖然只有短短數語,但是也難掩自己對於《哪吒》的偏愛之情。
其實,說到郭帆導演,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微博上為哪吒助威加油了。
在7月29日到8月29日這一個月的時間裡,他四次發微博,均表示了自己對於這部動畫的喜愛和對餃子導演的祝福,還數次祝福希望《哪吒》超越自己的「小破球」,
7月29日,郭導在看完《哪吒》之後第一時間在微博上發表了自己的感受,難掩激動之情:「好看到炸裂!恭喜餃子!PS:第一次看動畫片哭成狗……」
他的評論也得到了餃子導演的回應和感謝,可謂是惺惺相惜啊!看來好的作品不管走到哪裡,都是備受推崇的。
一萬小時定律
今年,《流浪地球》和《哪吒之魔童降世》兩部作品算是票房口碑雙高的閃光之作,屢破紀錄躍居到了中國票房史的老二和老三。
這也讓餃子和郭帆兩位優秀的導演名利雙收,成為最大的贏家。
曾經聽郭帆導演講過,從平凡人到大師的必經之路在於一萬小時定律。
「需要一部部的國產電影引領行業走出一萬小時之路,將本土的經驗轉化為教科書一樣的參考方法,並將進一步更大規模的被行業應用,從而成為我們自己行業內的『空氣』。」
這段話說的很好,《流浪地球》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它帶給國產電影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一部電影這樣簡單了。
國人在科幻工業化程度方面偏低於美國,在對科幻領域的探索中,艱巨性和困難性也非一般電影可比。而《流浪地球》的出現,點燃了國人在科幻題材中的信心,大大的縮小了和歐美電影之間的差異。
不僅如此,創作團隊大膽的探索精神和勇於奉獻的熱情也非尋常電影可比擬的,我們在郭帆導演身上,能夠看到80後年輕導演那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創作熱情,這才是中國科幻電影可以期待的未來所在。
對於餃子導演來說,也是一樣的,為了專心創作電影,他整整花費了五年的時間,製作周期將近3年,劇本疊代了66次。
因為這部電影前期沒有錢,所以餃子導演幾乎是承擔了影片中的所有工作,從劇本,人物形象,角色,場景布置,三維效果等方面,他都精摳細磨,才交出了這一份很多導演一輩子都做不出來的成績單。
在同事的印象中,他「過於追求完美」「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很多哪吒「欠揍」、「賤賤」的表情和動作(包括反面人物申公豹的動作),都是他自己無數次的揣摩和反覆示範才做出來的。
在一次採訪中,餃子導演說,如果自己做不好,都不好意思跑出去路演,很尷尬。
正是因為這樣的不服輸和對命運的不妥協,才成就了《哪吒》和《流浪地球》的偉大,我們也能夠從郭帆和餃子兩位導演身上看到,什麼才是一個優秀導演應該去秉承和遵守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