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睡不醒,晚上睡不著?中醫專家給你支招!

2020-03-31   大醫本草堂

雖然失眠的影響因素較多,但大部分失眠者存在睡眠衛生不良與睡眠心理行為不當。這些既可能是失眠的誘因,也可能參與或促進了失眠的慢性化過程。因此,向失眠患者普及正確的睡眠衛生知識,使其對睡眠和失眠有正確的認識,糾正不良睡眠衛生習慣顯得十分有意義。

首先讓我們學習下失眠的基本常識吧!

什麼是失眠?

對失眠的定義,目前主要是根據患者的主觀感受,還沒有一個像高血壓、高血糖那樣的客觀指標作為判斷標準。失眠是在有充分睡眠機會和良好睡眠環境的情況下,出現睡眠始動(表現為入睡困難)、維持(表現為睡眠淺、易醒、多夢、早醒)困難,或睡眠後不能恢復精力、質量令人不滿意,伴隨明顯的苦惱或影響到日間的社會、職業功能。

符合這三條標準,就可以說存在失眠症狀。但臨床要做出失眠障礙診斷,還需要病程要達到一定標準,一般是每周多數晚上出現並持續4周或以上。

人每天睡多長時間合適?

健康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時間平均在7.5小時。在人的一生中,睡眠時間有隨著年齡增加而逐漸減少的趨勢,新生兒每天的睡眠時間可達16小時以上,學齡期兒童不少於9個小時,到了老年期,每天的平均睡眠就只有5-6個小時了。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睡眠時間「標準」只是健康人群中表現出來的一般規律;實際上並不存在適合所有人的「正常」睡眠時間客觀標準。對每個人而言,不同人的睡眠時間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有一部分人可能生來就比多數人的睡眠時間少,而另一部分人可能需要更長一些時間的睡眠。

不論睡眠時間的長短,只要在睡醒後感到輕鬆、舒適,頭腦清醒,日間活動警覺水平適當,效率高,就是正常的睡眠。每個人睡眠的

對失眠的錯誤認識

1、「我躺在床上,越是努力入睡越是睡不著!」

很多失眠患者都有「睡不著」的經歷,總以為此時應該躺在床上去努力入睡,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合理的認知應該是讓由原來總想儘快入睡改為順其自然,允許保持覺醒,如果患者放棄了入睡的努力,實際地代之以允許保持覺醒,結果焦慮會得到緩解,入睡便易於進行。

2、「我昨晚沒睡好,今天我需要補睡下了,不然會影響工作的!」

患者往往認為當一個晚上沒有睡到足夠的時間,就需要第二天午睡或打盹,或晚上睡更長的時間來彌補前一晚的不足,不然就會影響接下的工作效率。其實這是一個錯誤觀念。實際情況是睡眠屬於自主神經系統調節的一類生理活動,並非每天都必需固定的時間才夠,這也就是許多人由於工作學習任務重,幾天幾夜不睡覺都很精神的原因。

認為「如果晚上休息不好,肯定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這是過分誇大和錯誤估計失眠的後果,會產生很多預期性焦慮,反而不利於入睡。事實表明有些人雖然在考試前失眠,但第二天考試仍然可以正常發揮甚至超常發揮。

3、「我今晚會睡不著,我會生大病的!」

失眠,尤其是持續較久的慢性失眠,與一些軀體和精神疾病確實存在比較密切的聯繫,但這種聯繫是「互為因果」的,人們往往不易清晰地對這種關係加以確定而對失眠感到過分恐懼,誤以為一切後果都是失眠所造成的,因而每當臨近睡覺時就感到緊張、恐懼,擔心睡不著;而失眠又反過來「證實」其擔心的正確性,這樣不斷的暗示,日久失眠便成為自己生活的中心問題。

告訴您,人體自身調節能力很強,如果大腦認為休息不夠,會自動補充睡眠。仔細想一想,許多人即使在休息日通宵達旦地玩牌、娛樂,又何嘗有「失眠」的困擾呢?因此,沒必要對自己的失眠太過擔憂。

記住:「失眠不可怕,可怕的是怕失眠!

4、「我晚上夢多,簡直沒有睡著!」

經常聽到人們抱怨「昨晚沒有休息好,做了一夜的夢」 於是,這一天學習、工作起來似乎還真感到有點精神不振、精力不足,仿佛做夢真的耽誤了休息。其實,這種舊觀念是不對的。因為做夢是人們睡眠期出現的一種固有生理現象。根據現代睡眠儀器檢測,每個人睡眠期間必定會做4-5個夢,不同是有的人對夢有回憶,有的人則沒有,有的人做夢時會覺醒或驚醒。作為患者要正確看待多夢,應避免對多夢過分的焦慮不安,否則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還會進一步促使睡眠質量惡化,並加重白天的種種症狀。

5、「我的失眠怎麼也治不好!」

很多人在治療過程中,往往對自己的睡眠時間預期值人為設定過高,這主要是源於對「睡眠時間要求」錯誤認識而造成的。正確理解自己的睡眠模式和次日的工作生活質量才是衡量睡眠質量的標準。

如果您覺得對睡眠有恐懼緊張心理,那麼採用您所能採用的簡便方法讓自己身心放鬆,現在我們介紹幾個常用的方法,您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和家庭環境條件靈活選擇自己的方式。

1、每日睡前燙足揉湧泉穴

有一句俗話說「睡前燙燙腳,勝似安眠藥」,燙腳時隨時加熱水,先溫後熱,使足部燙得發紅但又可以忍受為度。搓腳心,腳心有人字紋處(約足底中線前1/3處)為湧泉穴,屬腎經,先以右腳足趾著盆底,使足跟露在水上,用左足心搓右足後跟,起到擦搓左足湧泉的作用。這樣左右足交叉擦搓各一百下,可以加快入睡過程。

2、自我鍛鍊,心身調節

失眠患者總是或多或少地對失眠過度關注,從而產生焦慮和恐懼心理,反過來加重失眠,形成惡性循環。為此我們可以採用一些調節性措施:

適當增加白天工作量和活動:以增加白天活動量和疲勞感。

行為調節:定期定時安排自己的特長、興趣愛好等活動,堅持不懈,參加自己有興趣的社交活動。

呼吸屏氣放鬆訓練法:具體方法是,開始時作緩慢的深吸氣,然後作緩慢的呼氣,如此有規律地進行數次之後,改為在每次深呼吸時,於吸氣末屏氣片刻,然後再緩慢呼氣。屏氣時間因人而宜,但每次至少需要5-10秒鐘。如此反覆訓練,不知不覺您就能酣然入睡了。


如果您什麼方法都試過了,總是不管用,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頭暈眼花,記憶力下降,工作效率低,長斑長痘,臉色越來越難看,小編推薦你看看下面這門課程。

這次,我們把幫助了10000+人解決失眠問題的莊慧魁主任請來,他將把驗證有效的線下中醫調理失眠經驗,首次運用在線上,為你帶來《中醫專家教你調理失眠妙招》課程,期望能幫助失眠的人。

一次購買,永久回聽,全家受益!

點擊下方免費試聽課程



這門課程,除了適合所有失眠的人,還適合有壓力大睡不好、多夢易醒、睡醒後疲憊等睡眠質量不高,或是希望擁有更好睡眠的人。

課程濃縮了中醫調理秘方、失眠建議、食療調理、穴位按摩、催眠奧秘,煉成對抗失眠超有效的方法,幫助我們放鬆,釋放情緒,舒緩身心,從而提高睡眠質量。

課程大綱

第二天早上醒來覺得精神很好,不會覺得頭重發昏,也不會想賴床,睡眠質量真的比以前好了很多!

莊慧魁主任的課程給我最大的收穫除了睡眠質量改善,還有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

深度休息,改變呼吸,促進新陳代謝;

提高免疫系統,改善身體健康;

減輕焦慮、沮喪,恢復活力;

增強情緒穩定,回歸積極心態;

轉化負面情緒,緩解抑鬱,促進身心健康……

小編第一次覺得:睡覺真的不是那麼痛苦的事!睡醒後容光煥發、心滿意足確實是特別舒服!

如果你也有睡不好睡不夠的煩惱,想改善睡眠質量、皮膚狀況,不再像「更年期」一樣情緒不穩定,可以跟著專家一起調養自己的身體,讓自己每一天重新充滿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