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律師網
導讀:跟友人交往少不得聚會,而聚會一般都會喝酒助興,但是有些人酒品不行,酒喝多了上頭,一點小事就可能點燃怒火,導致酒後鬧事,一般的酒後鬧事只要不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害都是不違法的,但是如果喝酒出現打人、砸東西、酒駕或者襲警都是違法的,情節嚴重甚至可能構成犯罪,那麼,警察如何處置酒後鬧事人員?酒後鬧事有可能犯哪些罪?酒後鬧事犯罪怎樣不起訴?
警察如何處置酒後鬧事人員?
【操作規程】
1.制止肇事行為。
2.對本人有危險或者對他人的人身、財產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脅的,立即採取保護性措施,約束至酒醒;能夠聯繫到家屬或所屬單位的,可以通知其家屬或者所屬單位來人將其領回看管。
3.現場有傷員的,立即採取止血措施,並通知120急救中心。
4.及時收集、固定證據;注意收集旁觀者、受害人證明肇事者醉酒狀態、違法經過的證言,固定物品毀損、人身傷害等相關證據。
5.在肇事者酒醒後,及時對其進行詢問查證。
6.調查結束後,構成刑事、行政案件的,按相關程序辦理,並依法追究肇事者的法律責任。
7.填寫、存儲接處警記錄;處警結果需要製作法律文書的,按有關規定辦理。
【注意事項】
1.對行為失控的醉酒人,約束時可以使用約束帶或者警繩,但是不得使用手銬、腳鐐等警械。
2.民警在處置時應儘量避免處於酒醉人的正面位置,防止受到攻擊。
3.對醉酒程度嚴重的,可以通知120急救中心,並在擔架或病床上採取必要的約束措施。
【主要法律、法規依據】
依據一:
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對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秩序或者威脅公共安全的人員,可以強行帶離現場、依法予以拘留或者採取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第8條)
依據二:
醉酒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予處罰。
醉酒的人在醉酒狀態中,對本人有危險或者對他人的人身、財產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脅的,應當對其採取保護性措施約束至酒醒。(《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15條)
依據三:
違法犯罪嫌疑人在醉酒狀態中,對本人有危險或者對他人的人身、財產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脅的,可以對其採取保護性措施約束至酒醒,也可以通知其所屬單位或者家屬將其領回看管。對行為舉止失控的醉酒人,可以使用約束帶或者警繩等進行約束,但是不得使用手銬、腳鐐等警械。(《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第37條1款)
酒後鬧事有可能犯哪些罪?
喝酒之後違法犯罪行為,並不會因為「酒後」這一情節被從寬處罰,酒後鬧事情節嚴重可能會觸犯刑法,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五條 醉酒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應當給予處罰。 醉酒的人在醉酒狀態中,對本人有危險或者對他人的人身、財產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脅的,應當對其採取保護性措施約束至酒醒。對於酒後尋釁滋事等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罰,公安機關和檢察院、法院不會去過多關注嫌疑人主觀惡意性,而是會看行為到底是否構成違法犯罪,或者違法犯罪情節是否嚴重。
酒後鬧事常見犯罪有尋釁滋事罪、妨害公務罪、故意傷害罪、危險駕駛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條 尋釁滋事罪
有下列尋釁滋事行為之一,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隨意毆打他人,情節惡劣的; (二)追逐、攔截、辱罵、恐嚇他人,情節惡劣的; (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占用公私財物,情節嚴重的; (四)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造成公共場所秩序嚴重混亂的。 糾集他人多次實施前款行為,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並處罰金。
第二百七十七條 妨害公務罪
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依法執行代表職務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以暴力、威脅方法阻礙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故意阻礙國家安全機關、公安機關依法執行國家安全工作任務,未使用暴力、威脅方法,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暴力襲擊正在依法執行職務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
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第二百八十九條 故意傷害罪
聚眾「打砸搶」,致人傷殘、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毀壞或者搶走公私財物的,除判令退賠外,對首要分子,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三十三條之一 危險駕駛罪
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拘役,並處罰金: (一)追逐競駛,情節惡劣的; (二)醉酒駕駛機動車的; (三)從事校車業務或者旅客運輸,嚴重超過額定乘員載客,或者嚴重超過規定時速行駛的; (四)違反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運輸危險化學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機動車所有人、管理人對前款第三項、第四項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有前兩款行為,同時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酒後鬧事犯罪怎樣不起訴?
喝酒並不是刑事或者治安管理案件的法定免責事由。不過,基於社會生活的複雜性,檢察機關在自由裁量權內對喝酒鬧事構成犯罪但有賠償、諒解及自首等情節的,可酌情不起訴。
1、酒後鬧事犯尋釁滋事罪,如果犯罪情節輕微或者自首,並且跟受害人達成和解是可以可能不起訴的。
2、酒後鬧事犯妨害公務罪,如果犯罪情節輕微,犯案後能主動投案並且取得諒解,是可能不起訴的。
3、酒後駕車構成危險駕駛罪,如果犯罪情節輕微,測出的酒精含量較低是可能不起訴。
4、酒後鬧事犯故意傷害罪,如果被害人存在過錯、初次犯罪,過往偶爾發生,並且取得受害人諒解,是可能不起訴的。
身為一個成年人,要對過量飲酒可能產生的後果有所預料,對危險性有所認識。向公安機關如實陳述自己的違法行為,並作出賠償和道歉,取得被侵害人諒解,這些都符合《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九條「減輕處罰或者不予處罰」的情形。而根據《刑法》,認罪態度好,家人會通過主動賠償取得受害人諒解,賠禮道歉、賠償損失,都是從寬處罰的條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y-RKj24BMH2_cNUgN_v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