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麼要腳步輕盈:
羽毛球訓練中,教練通常會要求隊員跑動時「腳步輕盈」,羽毛球是個大量運用膝關節和踝關節的運動,只有腳步輕盈才能有效地保護膝關節和踝關節,養成腳步輕盈的習慣才能延長隊員的運動壽命,腳步輕盈也是比賽時快速「小跳--啟動」的必備要素。
二、如何做到腳步輕盈?
1體重不能太大:身高減去105,所得的數字為標準體重的公斤數。例如;一個身高172公分的球員,標準體重應該是172-105=67(公斤)。如果體重超出這個值,就需要減脂,通過控制飲食、增加運動量減重。
2彈跳力強:彈跳力有天生成分和後天訓練的因素。職業運動員之所以能成為職業選手,他們先天的彈跳優勢就很突出。體育生同理。某人的教練能跳起來抓住籃框做引體向上,這種彈跳力不是常人都具備的。
幸虧有句話叫「勤能補拙」。
就是說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普通人可以靠後天的訓練彌補自己的先天硬體不足——跳繩就是很好的解決方案。每天跳繩的數量和持續的時間需要根據個人情況而定,最好諮詢專業的教練。
(我是從每天500個單搖開始的,持續了一年,第二年起每天1000個單搖。)
3虛實步法結合:無論訓練或比賽,在羽毛球場上多數情況不能用全腳掌著地,場上移動時要輕抬後腳跟(虛步),即有利於做到步法輕盈,又有利於保護自己的關節。
仔細看比賽視頻會發現:有些職業選手接發球時的站姿是有一點點上下顫動的。這是他們在用腳前掌著地的緣故,與此同時他們手裡握的球拍也有一點點上下顫動。有些業餘球友喜歡模仿這個動作,但是不得要領:都是用手揮動球拍上下顫動,而絕非是腳下的虛步所致。
另外,業餘球友在互相傳授擊球技巧時,最常見的一種就是「跺腳封網」!我不知道這個跺腳怎麼和手部的封網動作結合到一起去的,但是,「跺腳封網」是特別常見的一種業餘動作,右手持拍選手在封網時會跨步、跺右腳。所謂「跺腳」就是整個腳掌落地,而大跨步時應該是腳後跟先著地,隨後是腳前掌。
在腳掌逐步著地的過程中,實際是一個緩衝跨步衝擊力的過程,而且還伴隨一個膝關節彎曲的過程,這些動作都是緩衝大跨步衝擊力的有效方法。
「腳步輕盈」只是視覺上的一個描述詞彙,而實際上做到輕盈,是整個腿部在運動中各個關節(踝、膝、髖)配合行動,關節的肌肉強勁,韌帶柔韌,然後動作科學的結果。
這一切的前提是要保證體重合格。
所以,凡是體重超標的,都和我一樣先減肥去吧!
來源:塔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