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傳說中,女媧天地開闢以後,天上有了太陽、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有了鳥獸蟲魚,她又掘起黃泥摻和了水,揉團成了一個個娃娃模樣的小東西。這些泥捏的小傢伙們,一接觸地面,就活了起來。女媧給他們取了一個名字,叫做「人」。
今天,我們就像傳說中的女媧娘娘一樣,可以在實驗室和工廠里製造機器,將生命注入鋼鐵和晶片。但是這樣的機器會解放人類或者是束縛我們嗎?如果我們關注一下人工智慧的發展,那麼答案就呼之欲出了:人類很可能將要被我們創造的東西所取代。
人性是否終將滅絕?
人工智慧是21世紀以來,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帶給了人類諸多便利,但是,霍金卻十分擔憂它的隱患。2017年3月,在接受《泰晤士報》採訪時,霍金就曾說,人類需要控制人工智慧,以防止它們在未來可能對人類生存帶來毀滅性的威脅。
如果有一天人工智慧終將取代人類的時候會發生什麼?比如,我們身邊的配偶很可能是一台跟人一樣,甚至是比人還聰明的機器,這將會發生什麼?會有那麼一天,我們創造的機器人會把我們關在動物園裡嗎?或者把我們當作寵物來養嗎?
隨著人工智慧發展,除了那些「掃地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最引人注意的其實是人工智慧武器。2017年11月份的時候,在日內瓦舉辦的聯合國特定常規武器公約會議上,有一段視頻令人驚駭。視頻里,機器殺人蜂,通過面部識別,瞬間殺死了正在上課的學生和老師。
機器人的進化
在現階段,我們必須要區分兩類機器人。第一類是專用機器人,類似掃地機器人、捕食者無人機這種,按照預定的程序工作的機器人。其實這種機器人正在大量進入我們的工廠和家庭,改變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模式。
第一類機器人是專用機器人。由於面向特定任務、需求明確、應用邊界清晰、領域知識豐富、建模相對簡單,形成了人工智慧領域的單點突破,人工智慧程序在大規模圖像識別和人臉識別中達到了超越人類的水平,人工智慧系統診斷皮膚癌達到專業醫生水平。
第二類機器人是通用人工智慧。那種能獨立思考,不需要人工編程,能夠完全自洽工作的機器人,其發展水平尚處於起步階段。
第三種機器人是過渡類型機器人。我們回顧人工智慧60多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人工智慧正在從第一類專用機器人,向第二類機器人艱難過渡的階段。從目前發展上看,在兩類機器人之間有一種過渡類型正在出現,即人機混合型機器人。
這種人機混合型機器人,通過借鑑腦科學的研究成果,將人的作用或者認知模型引入到人工智慧系統中,提升機器人的性能,使得人工智慧稱為人類智能的延伸和拓展,通過人機協同來解決複雜問題。
目前,過渡類型的機器人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深度學習方向,但是深度學習的局限是需要大量人工干預,因此,科研人員正在開始關注,如何減少人工干預的自主智能方法,提高機器智能對環境的自主學習能力。
機器人越來越像人
作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領先國家,中國和日本都推出了自己的女性機器人,這種機器人的特點是,外表酷似真人,擁有著女性美麗的外表,皮膚和真人一樣,甚至手感比女性皮膚還要好,足夠逼真!在數據的支持下,她們都能做出很多的面部表情,會多種語言甚至是方言。
特別要提一下日本的女性機器人,在功能上就像生活中請的一位年輕的保姆,能夠幫你洗衣、煮飯,擦地板,抹桌子等,而且等你下班回來之後,還可以幫你提東西,也可以幫你端茶、倒水。
日本女性機器人還有一大亮點,那就是她能夠和正常人一樣行走,行走步態還是很流暢的,如果走到人群中不仔細分辨的話,很少有人會懷疑這是女性機器人。更令人驚訝的是,日本的女性機器人,具備女友的一切功能,而且內部結構採用了恆溫裝置,跟真人一樣有溫度,不再讓你感覺是一台冷冰冰的機器。
然而事實上是,這種日本女性機器人目前的智力水平還不如一隻螞蟻,所有功能都還需要事先編程,按照指令完成任務。相比之下,一隻螞蟻可以進行物體識別,跨越障礙,尋找食物、躲避捕食者、規劃複雜的逃跑路線,鑽到地縫裡,所有這些都可以在幾秒鐘內完成。
總結
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什麼時候可以超過一隻老鼠、兔子、貓或者是狗,最後超過猴子,達到我們人類的水平,甚至是超越人類的水平,目前還真的無法判斷。如果我們問那些人工智慧專家,人工智慧什麼時候能跟人一樣聰明的時候,他們的答案會從20年到1000年不等。
儘管如此,就像我們前文中提到的,霍金對於人工智慧的擔憂並不是空穴來風,因此,準確把握人工智慧技術和產業發展的狀態,通過制定科學的人工智慧發展戰略、方針和政策,把危險隱患控制在安全的範圍之內,也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