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將他唱進歌里,和北野武同台飆戲,這位日本作曲家讓無數青年瘋狂

2020-06-19   私房藝術

原標題:王菲將他唱進歌里,和北野武同台飆戲,這位日本作曲家讓無數青年瘋狂

提到日本著名的作曲家,你是否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宮崎駿的御用配樂師久石讓?

這位曾經為《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等知名電影創作背景樂,並拿下無數音樂大獎的作曲大師,確實是當今日本知名度最高的音樂家。

但在日本,還有一位比肩久石讓的作曲家令無數粉絲瘋狂。

「天后」王菲曾將他唱進《如果你是假的》,東野圭吾將他寫進書里,甚至著名的服裝品牌Kenzo還曾將他的照片印在服裝上。

他就是 坂本龍一,粉絲們更習慣於喊他「教授」。

坂本龍一

對音樂了解不深的朋友,或許會覺得坂本龍一的名字稍顯生疏,但他曾合作過的電影卻一定不會讓你感到陌生。

從義大利著名導演貝托魯奇的《末代皇帝》,《遮蔽的天空》,《小活佛》到日本著名導演大島渚的《戰場上的聖誕快樂》,再到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的劇情電影《荒野獵人》......

其背後的配樂,都由他一人操刀。

《末代皇帝》

其中,坂本龍一還憑藉《戰場上的聖誕快樂》中的配樂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

憑藉《末代皇帝》拿下1988年的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

甚至有樂評人曾說過: 「頭一次因為一首配樂,而想要去看一部電影。」

《戰場上的聖誕快樂》

《遮蔽的天空》

除了電影配樂,他還曾出過二十餘張個人專輯,且每一張都風格各異,從古典到現代,從電子到搖滾。

他從不將自己的音樂拘泥於任何一個領域,卻能夠將多種音樂風格完美結合。

如今的他,在日本乃至亞洲的先鋒電子樂、爵士樂、實驗搖滾、電影音樂領域,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年輕時的坂本龍一

當然,讓全世界的文藝青年為之瘋狂的坂本龍一,其魅力不僅僅來源於他的成就,更多的是 他對於生活與職業的「不屈服性」

他從不刻意地去規劃創作的風格,而是根據不同時段的心境與生活經歷給予的感受,去創作貼合當下的作品。

並且,他興趣廣泛,才華橫溢,年輕時就有著一張帥氣而憂鬱的臉龐。

直到今日,這份源於骨子裡的典雅氣質仍體現於他的身體力行中。

年少成名,天賦異稟,無數成就於一身,卻又在花甲之年患上癌症。

這樣一位充滿傳奇性的音樂大師,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1952年,坂本龍一出生於東京。

父親是知名出版社的圖書編輯,母親則是自由設計師,熱愛現代音樂。

在這樣的氛圍下,坂本龍一從一出生就深受文化與藝術的薰陶。

三歲開始學習鋼琴,十歲學習作曲,高中畢業順利進入東京藝術大學作曲系。

坂本龍一的音樂之路可以說是非常正統而專業了。

但科班學習古典樂的坂本龍一,內心卻是個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的男孩。

高中與大學時期,他時常逃課,去新宿的爵士咖啡館與當時的學運分子們交談,交女友,泡電影院,研究哲學,參與遊行,還嘗試寫前衛戲劇和小說。

在當時的他看來,音樂並不是一定要去做的事,表達觀點的方式有很多,如果桎梏於一種媒介,就太單調了。

所以坂本龍一總是拒絕確定。

坂本龍一人生的轉折點,應該是在26歲那一年。

剛剛碩士畢業的他,似乎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狀態: 脫離了早年桀驁不馴的性格,逐漸穩重成熟,同時也確立了那一時間段他的人生目標。

他通宵達旦地工作,創作出個人第一張專輯《Thousand Knives》。

同時,還與細野晴臣、高橋幸宏一起組建了自己的樂隊Y.M.O.

「教授」的外號也是源於樂隊成員高橋幸宏,初次相識時,高橋聽說坂本龍一音樂系碩士的身份,非常驚訝。

於是半開玩笑地說: 「你未來一定會當教授吧。」

這個梗後來不斷地被提及,加上坂本龍一自帶儒雅氣質,以至於粉絲們乾脆就直接喊起了坂本龍一「教授」的稱呼。

80年代的日本正發展繁榮,「教授」和細野還有高橋,將風格對準了當時還未發展起來的電子樂。

他們深知西洋古典樂早已落後,未來的趨勢應該是更具現代感的音樂風格。

同時他們也渴望用黃種人電子樂,來向世界展示亞洲音樂文化。

或許優秀的人天生就不平凡。

第一張專輯發售後,本著「玩音樂」的Y.M.O.竟然成為了代表日本音樂的文化潮流。

他們在歐洲巡演,並大獲成功。

而第二張專輯《Solid State Survivor》還未發行,光是預售就達到二十萬張的驚人銷量。

不久後,麥可·傑克遜還填詞翻唱了其中的最著名的《BEHIND THE MASK》。

然而,再優秀的樂隊也終會有解散的一天。

成為巨星後的三人,都有些迷茫和措手不及,加上每個人都個性鮮明,Y.M.O.最終逐漸走向分離。

但毋庸置疑,這個雖然只成立五年的樂隊,卻對亞洲電子樂領域有著不可泯滅的成就。

離開樂隊後的「教授」,並沒有停下前進的步伐。

他參演了著名導演大島渚的電影 《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

這是他第一次演戲,而與他搭戲的是英國搖滾巨星 大衛·鮑伊和日本著名導演、演員 北野武

青澀的演技讓不是科班出生的「教授」對自己感到「丟臉」,但顯然他的音樂成就已經蓋過了演技的不足。

他為電影配樂的插曲《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已經成為了他家喻戶曉的作品之一。

而電影中,他與大衛·鮑伊的跨國同性之戀,至今仍被奉為螢屏經典。

「教授」的傳奇仍在繼續。

《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在坎城參加電影節期間,通過導演的介紹,他認識了貝托魯奇。

當時的坂本龍一隻覺得興奮,卻沒想到,三年後,他竟有幸被邀請拍攝貝托魯奇的最新電影《末代皇帝》。

電影中,坂本飾演的是監視溥儀的日本軍官甘粕正彥。

雖然戲份不多,但坂本龍一還是花了很久的時間去琢磨這個角色。

但萬萬沒想到的是,隨著劇情的發展,臨近在紫禁城拍攝溥儀登基為偽滿洲國皇帝的這場戲時,貝托魯奇突然打來電話,希望坂本可以為之創作一首背景樂。

在此之前,從未了解中國音樂的坂本龍一感到非常突然。

但貝托魯奇卻拿另一位作曲家來激發坂本的潛力:「不管是什麼樣的音樂,埃尼奧可都是當場就立刻寫出的哦。」

《末代皇帝》拍攝片場,貝托魯奇與坂本龍一

無奈之下,當時還在長春拍攝另一場戲的坂本龍一隻能用借來的一架嚴重走音的鋼琴進行創作。

這首登基樂創作結束後的不久,電影的拍攝也逐漸結束了。

坂本龍一前往倫敦準備新的工作,卻突然接到製片人的電話,要求坂本在一星期內幫電影完成所有的配樂。

因為原本合作的作曲家創作的配樂導演不太滿意。

沒有辦法,坂本龍一隻能硬著頭皮接下這個任務,他讓導演將時間放寬至2周,並回到日本的家中潛心創作。

為了解中國傳統樂,坂本龍一跑遍了所有音像店,買下二胡,古箏,琵琶……的CD,反覆地聽,反覆地思考,琢磨,創作。

2周44首曲子,這樣難以想像的任務量,坂本不僅按時完成,還完成得極為出色,完全超出了貝托魯奇的預期。

最終,《末代皇帝》的配樂橫掃奧斯卡獎、格萊美獎以及金球獎。

《末代皇帝》配樂最大的特點,就是有著強烈的代入感。

如果用當代著名音樂評論家田藝苗的話來說,就是: 「將東方韻味融入西方管弦樂隊的技法,營造了一種沉鬱頓挫的感性風格,深深地打動了觀眾。」

這樣的才氣,不得不讓人驚嘆。

接下來的二十年,「教授」一直活躍於日本樂壇,在為電影配樂的同時也堅持創作自己的個人專輯。

「藝術家對自然環境、人類社會的變化是最為敏感的。」

坂本的音樂離不開這些人類無法逃避的問題。這也是作為藝術家應有的態度。

他熱愛和平,在2002年前往非洲肯亞看望戰爭後受傷的難民;

他反對環境污染和核輻射,2008年前往北極,在巨大的冰川世界中,體會到了「人類的渺小」;

2011年,福島核泄漏後,他也曾前往那裡為受傷的人民演奏那首經典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坂本龍一部分個人專輯封面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2014年,62歲的坂本龍一突然患上癌症。

他停下手頭所有的工作,全身心投入治療和康復中。

將近三年的時間,他消失在大眾的視線中。

再次歸來時,他已挺過這場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經歷。

同時,一部以坂本龍一為主題的紀錄片《終章》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映。

這部紀錄片也被《時尚先生》雜誌選為 「2018最佳電影」之一

透過這部紀錄片,我們看到了「教授」更多不為人知的一面。

溫柔,細膩以及沉浸音樂時的專注和孤獨。

在功成名就的背後,坂本龍一其實也是 一個與病魔抗爭的老人,一個追逐內心聲音的孩子,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少年,一個會在雨中漫步的孤獨的藝術家。

與死神擦肩而過是怎樣的感受?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已是滿頭銀髮的坂本龍一引用了電影《遮蔽的天空》中的台詞:

「你還能看到幾次滿月升起?也許二十次,但人們都覺得還有無數次機會。」

說出這句話時,他仍帶著溫潤謙遜的微笑。

時間所賦予我們的,絕不僅僅是容顏的老去和無法逃脫的死亡。

如何優雅地老去?似乎是每個人都需要思考的課題。

在「教授」身上,我們看到了對生命和時間超然的態度。

如今的坂本龍一繼續著音樂的事業,但他也學會了珍惜當下的時光,只有每一天都不辜負,才會在離開的時候不留遺憾。

鮑勃·迪倫的歌中曾唱到:「一個人究竟要經歷多少路,才能稱之為男人?」

四十年的音樂之路,或許坂本龍一的經歷完美詮釋了作為一名偉大的音樂家存在的目的與意義。

也祝願「教授」永遠年輕,永遠熱血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