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縣景村鎮農業產業多元化發展成效凸顯

2020-04-15   商洛新聞網

今年以來,洛南縣景村鎮狠抓農業產業發展,該鎮以蟒嶺沿線11個村居為重點,合理規劃、集中連片、規模種植、規範建園,鼓勵群眾,流轉土地,全力推動紅仁核桃、天麻、食用菌等產業發展,同時利用邊角地、撂荒地、閒置房發展中藥材、油菜花、金銀花、黑花生等中短期產業,不斷拓展農民增收渠道。

科學調研,規範布局。景村鎮成立了農業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抽調科級包村領導幹部,深入全鎮25個村居,普遍調研,就農業產業發展現狀以及群眾產業發展願望進行了廣泛走訪。通過群眾會、院落會、談心談話會,聽取群眾呼聲,組織有發展意向的種植大戶去外地學習實用技術、邀請縣上技術人員召開培訓會等方式,堅定廣大群眾發展產業的信心和決心,通過調研,最終形成紅仁核桃、天麻、食用菌種植、中藥材為主打產業的發展思路和產業基地,在何溝、沙坪、建興、板橋、靈官廟等村大面積實施。

集中連片,注重長效。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按照「統一規劃、群眾主體、因地制宜、集中連片、規模種植、提高效益、帶動發展」的思路,在何溝建成紅仁核桃產業園區600餘畝,在沙坪村建成200畝天麻產業園區,發展種植戶133戶,共發展15.1萬窩。在建興、板橋村、靈官廟等村發展袋料香菇30萬袋,產業基地1處30畝。整理撂荒地、邊角地300畝。全鎮發展天麻近300戶50萬窩、食用菌80萬袋、紅仁核桃 1500 畝,新發展中藥材4200畝。

多方聯動,突出扶持。景村鎮制定了班子成員駐村包抓產業機制,採取「大棚承包、政府獎補、部門支持、合作社承載模式,動員有意向的群眾發展產業。村上在流轉土地方面,採取免收、緩收租金的辦法、吸納更多的農戶參與進來,享受政策獎補政策,同時與包扶部門銜接、爭取扶持資金、技術培訓,在設施建設聯繫菌種,籽種和商品銷售渠道方面給予支持,給農戶吃定心丸,使全鎮產業發展後續保障落到實處。

截至目前,景村鎮已逐步形成以天麻、紅仁核桃、食用菌、中藥材等中長期產業為主,洋芋、油菜、黃花菜、金銀花、黑花生、辣椒、連翹等中短期產業為輔的多元化農業產業新格局,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升鄉村振興品質堅定了堅實基礎。(作者:何獻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