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中美貿易談判終於簽署了第一階段協議。結果是中國老百姓罵簽字人賣國,美國高官也罵簽字人賣國。
全世界的政治、經濟人物,都在關注這場貿易談判,其實是在關注中美兩國之間的竟爭及對世界的影響。當前的疫情、石油、股市巨變,更將加劇這中競爭。
老紅不是國際貿易專家,更不是國際問題專家,對中美貿易之爭沒有發言權。對於中美兩國之間的竟爭,國際問題專家喜歡用修昔底德陷阱來解釋,光伏產業旁觀者的老紅喜歡用過去20年中美光伏競爭來解釋。
中美兩國的光伏競爭分為三個階段。
1999年的時候,從技術到生產再到應用市場,全球光伏產業都沒有中國什麼事。那時的中美光伏之間,很像改革開放初期的中美兩國之間,沒有經濟之爭。
2004年開始,歐洲開始推廣高額光伏發電補貼,美國接著實施光伏發電投資稅收抵補,日本則把光伏發電補貼補貼到極致,強大的需求讓最會做加工的中國光伏出場了,美國的資本市場還大力扶持了一把。那時的中美光伏產業之間,很像貿易之爭之前的兩國之間,經濟上相互需求。
2009年開始,中國光伏組件出口第一了,2012年開始,全球光伏產品供大於求了,先是歐洲對中國光伏「雙反」,後是美國對中國光伏「雙反」。後來,歐洲的態度稍有緩和,美國的態度至今不緩和。此時的中美光伏產業之間,很像當前的中美兩國之間,經濟上你領先了我就落後了。
「雙反」初期,從光伏人到媒體人,對中國光伏憂心忡忡,光伏企業也不得不和美國光伏簽署了城下之盟,很像當前的中美貿易談判簽署第一期協議。那時的中國光伏,全行業虧損,龍頭企業率先破產。
也許是無知者無畏,那時的老紅倒是一點都不擔心中國光伏。「雙反」事關國際貿易,老紅不懂國際貿易,無力研究「雙反」,也不屑研究「雙反」,因為老紅懂中國光伏,懂中國加工業。
改革開放以來的一個事實是,中國的加工業,加上強大的供應鏈,打遍天下無敵手,早期的中國光伏同樣是加工業,所以「雙反」同樣難改中國光伏加工業的強大。相信等中國的光伏加工業利用價格優勢先把別人都打敗了,反手一定會進行技術、市場的自我完善。到那時,中國光伏從大到強就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一個必然的過程。所以「雙反」時期的老紅,對中國光伏一點都不擔心。
後來的結果也是如此。到2019年,中國的光伏產品,分別占據了全球不同環節市場的70—90%;中國的光伏電站,占據了全球安裝市場的33%;中國的光伏應用場景,成了全球最豐富的國家;中國的光伏技術專利,早在2016年就是美國的1.6倍、日本的2倍;中國的可再生能源投資,始終占據著全球的1/3強。此時環顧世界,中國之外的光伏加工業幾近不復存在。
不知道中美貿易之爭的結果,會不會像中美光伏之爭的結果?
中美光伏過去的競爭,老紅從來放心,可是說到中美光伏未來的競爭,反倒有些擔心。進而對中美兩國之爭,也有些擔心。
說到光伏產業競爭,總覺得在應用市場方面,中國光伏未來會走在美國光伏的後面。原因很簡單:以前的競爭是加工業的競爭,以後的競爭是應用市場、電力市場的競爭,最終決定一個產業發展的是市場化,在看的見的未來,美國光伏產業的市場化水平一定是領先中國的。既然是市場經濟,就不能不承認市場規律,也就不難推論市場競爭的結果。就像光伏瓦,從創意到產品,中國是始作俑者,但是合大沒能市場化,漢能沒能市場化,特斯拉會不會第一個實現光伏瓦的市場化?
說到中美兩國競爭,如果僅僅以GDP衡量,競爭結果不難得出,但這是在理性的基礎之上。問題是不怕講道理,就怕不講道理,不怕市場競爭,就怕市場競爭不成,出現不理性的競爭。回看過去三十年,凡是挑戰美國老大地位的,蘇聯輸給了市場,日本輸給了強權,現在要看中國的了。就像光伏產業一樣,中國不可能輸,如果美國就是不服輸,當凱撒不歸凱撒,理性不歸理性的時候,基辛格甚至警告說:中美貿易戰可能變成軍事戰爭。
參考資料:
《「雙反」兩周年祭》
《光伏「雙反」:所以敗 所以平》
《光伏「雙反」結果的數字分析》
《中國光伏席捲世界這些原因不可不知》
《特斯拉太陽能屋頂可能即將進入歐洲市場》
《法媒:基辛格警告中美貿易戰可能變成軍事戰爭歷史有先例》
紅煒
2020.1.19.
能融天下紅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xlUt_3ABrZ4kL1VirPQ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