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國內期市早盤大面積上漲,能化板塊漲幅居前,LPG漲近8%,瀝青漲逾6%,塑料、原油、燃油、甲醇漲逾3%;貴金屬大漲,滬銀漲逾5%,滬金漲近3%;基本金屬全線上漲,滬鋅、滬銅漲逾2%,滬鋁漲逾1%;農產品中,雞蛋漲逾5%,鄭棉漲逾2%;黑色系表現平平,焦煤跌逾1%。
雞蛋現貨假期期間走強,盤面早間大漲
雞蛋主力2005合約今日高開逾3%,隨後漲幅進一步拉大。清明假期期間現貨的走強為雞蛋盤面注入樂觀情緒,此外宏觀整體偏暖給予期價進一步提振。
此前蛋價一度降至低谷,但隨著國內疫情好轉,餐飲業陸續復工,加之清明節因素刺激,現貨漲價明顯。同時,近日蛋雞淘汰增多,且後期五一、端午存在備貨需求,市場預期向好,合約估值提升。但目前蛋雞存欄壓力仍大,還需謹慎看待盤面暴漲行情。
多大力度減產才足夠?聚焦周四、周五會議
上周,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OPEC 減產力度或達到約1,000萬桶/日,約占全球產量的10%。俄羅斯3月的石油產量達到1,129萬桶/日。
一位不具名政府和行業消息人士還表示,鑒於為遏制新冠病毒擴散實施封鎖措施導致需求驟降,迄今提議的總計1,000萬桶/日的減產力度可能不足以穩定全球石油市場。
特朗普曾表示,沙特和俄羅斯達成的協議的減產幅度可能相當於全球供應的10%-15%。
長期以來,OPEC和其他產油國聯合減產削減的供應被美國頁岩油生產商所填補,美國成了全球最大產油國。俄羅斯和沙特早就對此感到很沮喪。
產油國在應該實施多大力度的減產方面也存在分歧。擁有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額外產能儲備的沙特堅稱,將不再承擔它認為不公平的減產配額。
普京曾表示,應該以第一季的產量水平作為基準。
在OPEC 減產同盟於3月瓦解後,沙特立即採取行動擴大市場份額,從4月1日起將原油產量提高至1,230萬桶/日,並表示計劃將出口提升至逾1,000萬桶/日。
一位OPEC消息人士稱,減產基準是可以協商的,並稱每個產油國都面臨同樣的問題,即全球儲油能力將很快見頂。
這位消息人士補充稱,「每個人都看到懸崖就在前面。」
OPEC成員國伊拉克周日表示,任何新協議都需要來自OPEC 以外的主要產油國的支持,如加拿大、挪威和美國。
美國反壟斷法禁止美國石油生產商採取措施推高油價。但反壟斷專家表示,如果州監管機構或聯邦政府設定較低的產量水平,限產將合法。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日稱,如果油價還保持原樣,他將「徵收非常高的關稅」,不過他還補充稱,他認為目前還無需這麼做。
加拿大和挪威罕見地表示願意減產。
一位俄羅斯高級消息人士稱,作為讓美國參與新減產協議努力的一部分,在周四的OPEC 磋商結束後,20國集團(G 20)能源部長和其他一些國際組織的成員將於周五舉行視頻會議,會議將由沙特主持。
本文來源於:新浪財經,未獲授權請勿轉載。